极速天气 资讯 武汉汽车补贴惹争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只补贴本地生产品牌,有失公允

武汉汽车补贴惹争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只补贴本地生产品牌,有失公允

湖北武汉对汽车的灵魂砍价最近引发了争议。

3月1日,武汉市、区政府联合车企对在当地生产的汽车品牌推出力度较大的购车补贴活动,主要针对东风风神、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等品牌,优惠金额最高达到9万元,让汽车行业的价格战走向了白热化。

3月17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官方公众号发布了一篇文章,对该事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称:只对本地生产的汽车品牌补贴有失公允,这种选择性的做法有明显的地方保护色彩,对非本地生产的汽车品牌不公平。

同时该文章还表示,此类补贴实施后汽车销量不增反降,任其发展将对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造成极大伤害。

武汉最强补贴有哪些问题?

在《武汉市汽车降价事件对汽车市场的影响》一文中,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表示:汽车生产企业为清理库存的降价促销、回笼资金是常见的市场行为,政府拿出资金鼓励汽车消费也是非常值得提倡的。但此次武汉市、区政府的资金补贴只定向本地生产的汽车品牌,这种做法引起争议,同时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影响汽车市场有序发展的问题。

具体来看,这会引发哪些问题?上述文章认为有三点:

一、只对本地生产的汽车品牌补贴有失公允,这种选择性的做法有明显的地方保护色彩,对非本地生产的汽车品牌不公平;

二、造成广大消费者持币待购,并没有起到促销效果。据协会调研,除武汉外全国各地4S店到店客流量大幅增长,成交量却显著下降,部分消费者开始持币待购、等待降价补贴政策;

三、近期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促销政策,如果都效仿武汉,即只对所在地生产的汽车品牌进行补贴,这势必造成汽车市场的分割和市场秩序的混乱,有悖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的精神。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3月1日-12日乘用车市场零售41.4万辆,同比去年下降17%,较上月同期下降11%,今年以来累计零售309.4万辆,同比去年下降19%。因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认为,此类补贴实施后,汽车销量不增反降,如果任其发展,将对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造成极大损害。

汽车补贴该不该地区保护?

和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观点不同,有观点认为:扶持本地车企正是地方政府推出汽车补贴的核心动力。

中欧协会智能网联汽车秘书长林示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汽车产业是地方的纳税大户,湖北出手搞汽车补贴,实际上也是为了扶持地方的纳税大户。

林示表示,湖北当地政府给东风、别克等车企补贴,因为东风和上汽通用都是在武汉有工厂的企业,这种政企联合补贴的模式,更多的也是为了回馈企业,帮它们消化库存。

3月17日,成都也推出了最高15万元的汽车补贴活动,补贴的主要对象同样是当地的汽车产业。

据成都发布公众号发文称,3月17日成都经开区产销联动汽车消费活动正式启动,发放补贴总金额高达1亿元,单车累计补贴最高达15万,持续时间到6月30日。

具体来看,成都经开区此次补贴的范围包括一汽-大众、一汽丰田、沃尔沃、神龙汽车、大运汽车、领克、红旗等企业的指定车型。据了解,成都经开区是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之一,汇聚了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东风神龙、沃尔沃、吉利等10家整车企业,2022年全区整车产量达到了98万辆。

如果补贴对象不局限于当地生产的汽车品牌,那么当地政府是否还有推出补贴活动的动力?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那补贴是否会加剧持币观望的态势,让汽车消费受到影响呢?

据统计,目前已经有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山东省、吉林省、湖南省等在内的十多个省市发放了购车大礼包,不过不少省市的相关活动都只持续到3月底。如河南省对在省内新购汽车按购车价格的5%给予消费者补贴,活动延续到3月31日。

同时比亚迪在内的超过30个汽车品牌都推出了限时降价活动,同样持续时间大多为1个月。如比亚迪,3月9日对比亚迪海洋网两大主力车型宋PLUS和海豹开启专项限时营销活动,其中宋PLUS车系下订可享88元抵扣6888元购车款,海豹下订可享88元抵扣8888元购车款,活动时间持续到3月31日。

在优惠时间被限定的背景下,这种持币观望的态势或许难以长期维持。

财信证券研报认为,进入3月份以来,湖北省联合多家车企推出了湖北史上最大规模的汽车补贴政策,此外多个省份也继续通过消费券发放的形式以提振汽车消费,后续汽车消费或将继续环比改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su173.com/alarm/a9959.html

武汉汽车补贴惹争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只补贴本地生产品牌,有失公允

极速天气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武汉汽车补贴惹争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只补贴本地生产品牌,有失公允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武汉汽车补贴惹争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只补贴本地生产品牌,有失公允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