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针对合肥教育设“暑假作业缓交期”,《工人日报》撰文称,此举让教育更人性化。(8月29日 工人日报)
暑期即将结束,新学期的序幕又将拉开;在此特殊时期,虽大多孩子是满心欢喜,盼望早点开学;然个别孩子则希望时光停滞不前,或干脆倒流,因为他们的“暑期作业”尚未完成,开学则意味着“受批评”。
三天不练手生,学习需要延续,暑期较长,如不看书、不做作业,很可能将学到的知识遗忘,从而影响新学期的学习;在放暑假之际,教师布置一定的暑期作业,为的是让孩子在玩耍过程中,不忘巩固学习成果,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现实中,虽大多孩子能谨遵师言,玩与学结合,合理安排时间,坚持每天做一些作业;然那些因贪玩好耍的孩子,则一放假就将“作业”的事忘在了“九宵云外”,眼看开学日子逼近,本该完成的作业,还有许多尚未做。
国有国法,校有校规,没完成暑期作业,理应是一种“违纪”的行为、不光彩的事,不仅在教师面前交不差,而且还可能“入不了学”,更可怕的是还可能受到老师的批评与责骂,从而心生焦虑、寝食难安。
为消除“未完成暑期作业”孩子的心中的忧虑,让每个孩子都能高高兴兴地开始新学习,该市教育主管部门及时提出了此要求;从表面看来,此举措尊重了学生的个体的差异,给了学生以改正“错误”的时空,体现了教育的人性化。
总体而言,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按正常思维推断,每个学生都能按期完成;为此,从此角度讲,没完成“暑期作业”,并非是老师的错,而是学生的错;既是学生的错,那么理应让其为之受到处罚。
设立“暑期作业缓交期”,让其开学后补齐,虽可能受到那些未完成作业孩子“拍手欢呼”,虽展示了所谓的“人性”,但冷静思之,背离了教育的初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存在着明显的不妥之处。
一是不利新的学习。学习如爬楼梯,每个阶段都有新任务。说句不好听的话,这些未完成“暑期作业”的孩子,大多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习惯相对不太好;给其“缓慢期”,虽能将欠下的“学习账”补上,但新的问题又将浮出水面。
新学期,有新的学习任务,“补暑期作业”,势必分散精力,耗费时间;在时间总量一定的决胜前提下。此问题就是很可能影响新学期的学习,很可能再次拉开与其它同学在学习上的差距,从而在学习上陷入“恶性”循环。
二是助长其“拖沓”怪毛病。未按时完成作业,虽理由有一“大筐”,但总体而言,则是做作业精力投入不够、心不在焉、做事拖沓;设立“暑期作业缓交期”,虽解决了个别孩子的“燃眉之急”,却传递出了不良之信号,于无形之中助长了孩子“拖沓”毛病。
做事认真、效率高,不仅是学习优秀者的显著品质,更是事业有成者必备要素;孩子正处习惯、品质形成期,理应注重培育其良好习惯与品质,因此,对此种可能助长孩子“拖沓”毛病的创举,不宜点赞。(尚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