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小鹏汽车与滴滴出行共同宣布,双方将达成战略合作。滴滴将向小鹏出售智能电动汽车项目相关资产和研发能力,小鹏汽车将获得滴滴生态系统全力支持。根据公告,小鹏汽车将以最高对价58.35亿港元,收购滴滴旗下智能电动汽车项目相关资产和研发能力。
对此,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合作双方,小鹏汽车副董事长兼总裁顾宏地表示:“此次合作的核心在于滴滴有一个完成度非常高的准量产A级电动轿车车型,这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资产。同时我们还会收购与该车型相关的所有研发的测试、设备等资产,包括一些核心的团队人员也会加入小鹏。”
滴滴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此次出售的资产是滴滴内部代号为“达芬奇”的项目,这一项目在滴滴内部一直处于保密状态,即使内部员工也少有听说。此外,并不是所有跟车相关的业务都转让出去,“达芬奇”项目与滴滴自动驾驶业务是不同的业务,自动驾驶是另一个独立的业务。
受此利好消息影响,当日小鹏汽车港股开盘大涨,截至收盘涨10.91%,报收72.2港元/股,总市值达1250亿港元。
小鹏收购
滴滴智能汽车业务
公告显示,小鹏汽车将发行占交易完成后总股本3.25%的A类普通股,收购滴滴旗下智能电动汽车项目相关资产和研发能力。作为此次战略合作的核心,小鹏将推出一个全新电动车品牌,项目代号“MONA”,首款产品预计于2024年开始量产。
值得注意的是,小鹏与滴滴的合作中有对赌协议。对此,顾宏地解释称,MONA的销量能够达到10万辆,滴滴才能获得更多的股份。如果连续两年能达到18万辆的年销量目标,就能拿到最高激励股份,拿到5%的总对价。
作为小鹏汽车打造的第二个品牌,新品牌车型将与小鹏现有品牌产品形成差异化定位,聚焦15万元价格区间。在此前二季度业绩会上,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就对外透露,将在主流的15万元级市场推出全自动驾驶汽车,以推动汽车智能化方面的普及。
据了解,小鹏会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继续完成MONA全部的量产研发以及部分销售。在销售端,滴滴主要是从生态上支持出行业务的销售和运营,而小鹏会从智能TOC的领域继续进行销售。同时,小鹏汽车预计MONA车型的年销量目标能够达到10万辆。
在8月28日举行的媒体沟通会上,何小鹏对记者表示,MONA对小鹏来说是第二品牌甚至第三品牌的开始,将以TOC为主,同时兼顾TOB的网约车市场。“我们会在全新的MONA品牌推出少数的SKU,部分SKU主要针对整个共享出行相关的领域。”
除了前述合作之外,双方还将围绕汽车运营、品牌营销、金融保险服务、充电设施、国际市场等方面进行合作。
记者观察到,近期小鹏汽车凭借多次合纵连横,正迎来“触底反弹”。数据显示,小鹏汽车2023年7月份交付量11008辆。截至2023年7月31日,年内累计总交付量达52443辆。对于三季度业绩,小鹏汽车预期交付3.9万辆至4.1万辆,营收达到约85亿元至90亿元,环比增长67.9%至77.8%。
双方能否
合作共赢?
事实上,身处竞争愈发激烈的汽车产业,车企与上下游企业合作共赢,正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滴滴出行方面,在过往与车企合作的相关项目中,常以整车解决方案的技术支持形象出现。早在2018年4月份,滴滴出行就和31家汽车产业链企业联合发起成立行业服务平台“洪流联盟”;2020年11月份,滴滴与比亚迪深度合作发布了全球首款定制网约车D1。今年4月份,滴滴发布首款无人驾驶概念车DiDiNeuron。5月份,滴滴自动驾驶公司与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深化合作协议,共同发布无人驾驶新能源量产车项目——“AIDI计划”,并宣布成立合资公司。
小鹏汽车方面,今年7月份,公司与大众汽车签署一项协议。根据协议,大众汽车计划向小鹏汽车投资约7亿美元,持股4.99%。双方计划面向中国的中型车市场,共同开发2款大众汽车品牌的电动车型,计划于2026年推出。如今,小鹏汽车与滴滴的合作更有助于小鹏在15万元级价格区间打造爆款车型。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对记者表示,滴滴和小鹏的合作是各取所需,强强联合。滴滴作为我国最大的出行平台,在共享出行领域市场占有率规模最大,在新一代交通领域智能网联汽车、道路车辆大数据方面提前布局,有相关的技术研发基础,在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的设计、座舱等领域具备技术储备,同时拥有大量的行业数据。出售相关业务更多是其对自身做平台的定位,突出主营主业。
“滴滴智能电动汽车的核心其实不是智能系统,而是滴滴海量的实时路面数据,这才是驱动自动驾驶真正成为现实的车云路基础构架所在,也是小鹏汽车自己难以创造的内容。”互联网时评人张书乐认为,收购滴滴智能电动汽车项目,或将让小鹏汽车在自动驾驶领域得到快速发展,从而超越其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