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在育儿上,我们这届家长着实有些不容易。家长们有时费心费力,却没能培养出孩子的某些“一技之长”。“抱憾”之余,家长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往里“砸钱”……那么这样“打水漂”式育儿,究竟值不值?在孩子兴趣培养上,父母到底要花多少钱才算合理呢?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阅读第一 (ID: Readfirst)
文丨静思 编丨Lulu
我认识的一位妈妈,最近如释重负——她终于把孩子的课外兴趣班花样滑冰和大提琴停掉了。
儿子学大提琴,算上买装备和学费,一年开销接近4万元;花滑更贵了,装备、学费、制装费、去外地参加友谊赛等费用,一年六、七万了。两项兴趣班一年加起来扔进去10万元。
她儿子学了两年,在大人小孩斗智斗勇花了近20万元后,她终于承认了一件事:在这两个项目上,儿子既没有天赋、也没有兴趣。20万元打了水漂,或者说帮她看清了现实。
像我这样家里没矿、自己也没什么高超赚钱技能的普通人,光是听20万元最后买个了“不行”,都心疼。普通家庭,虽然不会像那位妈妈一样,一年白扔10万元打水漂,但几千到小几万还是有的,而且不在少数!
也许我们这届家长,在育儿上,对于“打水漂”育儿这件事已经能做到既保持心疼、又义无反顾扔钱的状态了。
养孩子碎钞是必然,但花多少钱才算合理,不至于让我们成为冤种父母?
育儿上,中产家长们打了多少水漂?
为了孩子有一个过得去的未来,在育儿开销这件事上,虽说每个家庭没有一个固定标准可言,但多数父母在孩子身上投入的成本,基本上都是家庭收入可支配的上限,可谓下血本。
根据《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2版》数据,在我国:
一个家庭把一个孩子养到17岁,成本平均为48.5万元,
城镇家庭约为63万元,
农村家庭约为30万元;
养育费用最高的是上海,高达103万元、其次是北京96万元。
如果算上孩子读完大学的费用,总开销还要再多15万元,约62.7万元。
花销总额除以人均GDP,中国家庭育儿付出金额达到6.9倍,几乎是全球最高的。
48.5万元除以17年,平摊下来每年孩子的育儿支出2.9万元,看上去也还好。但对于城市的中产家庭来说,2.9万元有可能只是一个孩子一个月的育儿开销。
之前我看到一位UP主上传了自己总结的一年养娃消费,仅仅是一个5岁孩子的花费,一年算下来就需要24万:
上述费用还没有算上请晚班阿姨的钱。因为夫妻二人都是北漂,需要请阿姨帮忙接送孩子上下学,每个月的费用是4500元。
算下来,养娃一个月的消费就在2万元。2万元里,兴趣班占比1/10,2000元。
如果你认为一个5岁的孩子每月花销2万“过分了”。再来看看前两天好友发给我的一个夏令营活动:针对5-12岁孩子进行的某环球艺术创作活动。其实就是到欧洲某国游玩14天(包括来回两天在路上的时间)。
一开始我以为是8000元,
再往下翻,才发现8000元只是订金。真正的价格打折后11万元(一名家长和一名孩子)
而且11万元里不包来回的四张机票。如此昂贵还需要需面试。
果然,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顶级贵族的那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自掏腰包、出钱出力的那种。
这趟行程算下来,15-20万元起步。咱们算得简单粗暴点,孩子开销占比一半,培养个艺术情操也要10万元起了。
像上面两个家庭,孩子上着200元一节的足球课(越大、越专业只会越贵)、花十几万元去搞“艺术创作”,这些开销,如果以后没有成为体育健儿、艺术家,甚至长大后不爱运动、对艺术不感兴趣、美学方面也没有培养出什么情操,银子是不是就算打水漂了?
有些家长愿意心甘情愿承认自己白花钱了,但我们都是第一次养孩子,大家都没经验,百花一些钱算是必经之路吧;而有些家长则认为,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这些经历或多或少都会对孩子的未来产生影响,
正如一位网友留言说的:“女儿学过五年钢琴,现在不弹了,但是我觉得不浪费,学琴锻炼孩子的手指和乐感还有识谱能力,学别的乐器很方便,我闺女尤克里里和吉他都是自学的,唱歌音准特好。钱白花也是表面看着像白花,内里肯定不白花,就像长大后的我们受过的挫折,都不是白受的。”
在培养孩子长大、成才这条路上,家长们不仅没有捷径和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清晰的账目。
唯一的那杆秤就是:竭尽所能。
“打水漂”型育儿存在的根本,
还是爹妈不死心!
只可惜,从结果导向来看,多数时候,家长们终究是错付了。
我看到一位博主发言,大意是从小给儿子报过各种各样的兴趣班,等三年级以后,只保留了一样,其他都放弃了,妥妥的白扔银子。
网友们纷纷留言:说的就是自己。
乐器、练字、思维、英语班、体操……曾经花出去的时间、掏出去的钱,最后连个美好的念想都没留下,回想起来只有把自己累死、把孩子卷死的苦惨记忆。
即使勉强长期坚持的一两个项目,随着年级升高后,发现孩子能跟上学校的课程都不错了,还学啥特长和兴趣。
不少家长会说,自己给孩子报那么多兴趣班,其实就是为了打发时间、腾出父母,让自己能逍遥自在一会。就像我好友说的,掏钱的时候就做好这笔钱打水漂的准备。
但对更多父母来说,背后真正的原因是自己“不死心”。这种“不死心”包含两方面:
一方面,是育儿竞争引发的焦虑。
当你得知周围的孩子都在学这学那,自己的孩子天天“放羊”。那种逼迫感就像潮水一样向你袭来,追着你不得不上岸。
另一方面,万一我的孩子天赋异禀呢?
当代爹妈,你不大手笔白扔些钱,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养了娃。
我认识的一位家长,给孩子很早报名了机械动力思维课。一开始孩子上得津津有味,对那些科学原理、实验甚至颇入迷,不仅上课积极、课下还缠着爹妈问东问西。这让朋友一度产生了某种错觉:自己的女儿未来也许能是个伟大的发明家、或者问鼎诺贝尔奖。
后来因为家里有变故,临时停了两个月。停课的这些时日里,女儿不仅对那些科学实验和原理再无兴趣,买的书、实验道具碰都不碰,还像得了失忆症似的把之前学的东西忘得精光。
“打水漂”型育儿逻辑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不给孩子砸几次重金,万一我毁了人中龙凤怎么办?
第二阶段:哦,是自己多虑了。银子扔了、时间花了、我安心了、对得起自己和娃了。
纯扔银子的班VS性价比最高的班
不过,有些银子扔得还是能听见一点儿响声。
在我们给孩子报过的兴趣班里,哪个班最值得报?哪个班纯打水漂?在我问过周围的家长、翻了诸多网友的答复后,有了一些非官方、非科学的答案。
让父母容易一时上头、后知后觉发现白花钱的班有这样两类:提前学的学科类课程、小众体育项目。
“提前学”是一种自我选择,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自由安排孩子提前学的权利。但这种“自由”也只对少数智商上有明显优势、或者学习意愿特别强烈的孩子奏效。
对更多正常孩子来说,“提前学”只是拔苗助长,它带来的短暂优势与持久危害已经被频频证实。
所以,那些曾经带着“普娃”拼命抢跑的家长,可谓破财又伤神。
小众体育项目有不少,马术、高尔夫、冰球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极度烧钱,吞银子的速度与游泳、足球、乒乓球这类普及性高的体育项目完全不再一个等级。
在韩剧《我们的蓝调》中,男主之一是银行分行经理,看似事业有成、家庭和乐,在老朋友眼中更是家乡的骄傲,但他的家庭为了让女儿学高尔夫球,已经负债累累、几近分崩离析。
因为女儿说打高尔夫球会幸福,于是为了培养她,夫妻俩不惜卖房借钱送女儿去美国训练、打比赛。母女俩在国外过得很辛苦、甚至老婆遭遇强盗受了伤。女儿还因为易普症影响比赛,需要再花2亿韩元(约105万人民币)训练一年才有可能晋级。
于是男主只能开口再次向身边所有的朋友借钱,向靠打鱼过日子的妹妹借钱,甚至差点用男色去欺骗有钱的初恋对象。故事的最后,男主终于承认,七年的坚持没有开花结果,这笔教育投资以失败告终。
这类小众体育项目,不仅烧钱,在国内也缺乏环境。如果普通家庭的父母一开始图新鲜,让孩子试试尚可,真要全情投入,要做好消耗整个家庭的准备。
那么,哪些项目父母认为花钱花得最值得呢?
为大众体育类付费得到了家长们的普遍认同。
大众类体育的好处——咱就不起培养团队意识、磨练心志这么高端的调子了——强身健体、身型好看。
在孩子普遍没有时间运动、近视早龄化、肥胖症、脊柱侧弯等病症越来越多的今天,就冲体育运动带来的这两点好处,家长也愿意买单(价格适中也能负担得起)。
总结
教育这件事,虽说是出于生存需求、父母对孩子的关切所为之的事情。但究其根本,是一道经济议题,而经济学是一门决策科学,晋升为父母后就意味着要不断做出决定。
对于普通家庭的父母来说,即便不懂经济学,我们要做的起码能在育儿上理性消费。
因为培养孩子是一个长期工程——就像布朗大学经济学教授艾米丽·奥斯特在其著作《一个经济学家的怀孕指南》里说的——孩子还小意味着大多数时候不会遇到太严重的问题。
而当他们越来越大,你担心的事情在慢慢减少,但每件事的重要性却越来越高。比如:孩子学习成绩足够好吗?他们社交有问题吗?能和别人玩到一块吗?更重要的是,他们过得开心吗?
把孩子培养“好”是无止境的,量体裁衣、守住下限才是重点。
而且,为人父母是一项劳心劳力的终身事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别忘了告诉自己:有时候我需要放手。
虽然我希望为孩子和自己做出最好的选择,但很多时候我只需要相信自己已经尽力了,那就够了。和孩子待在一起享受快乐的时光,比整天担心他错过了什么而导致可能前途堪忧更为重要。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