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小学堂
给孩子受益终生的人文底色
文 | 蔡朝阳
教育学者 独立语文名师
教了20年语文的蔡朝阳老师说:“讲好一个故事,其实也很简单,所谓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拍电影也是讲故事,也需要三要素。《长安三万里》这个电影,用作文三要素来衡量,怕都是不及格的。 ”李白的塑造、情节的问题到底在哪儿呢?
靠谱教育名家、新闻解读、家庭心理干货,点击星标
要尊重自己的观感。整部电影3个小时,有几个瞬间,我也有点眼眶发热。但更多的时间,是如坐针毡,一个字:尬。考虑到“若不看完,就没有发言权”,我还是完整地坐满了三个小时。反思了一下,为什么也会有眼眶发热的瞬间,不是因为我的干眼症被治愈了,而是,唐诗,本身的那种动人的力量,在这个瞬间由击中了你。
所以看这个电影特别容易上当。我的朋友西木老师就说这个电影把他看哭了。西木老师当然是个心里有大爱的人。但我们还是要区分一下:是诗歌给了你感动,还是电影给了你感动。
其实我们单纯读诗歌,也会被感动。我30岁出头读杜甫,感同身受了一下,当时还在教书,差点在课堂上嚎啕大哭。这并不需要电影来表现,诗歌本身的力量足够了。后人讲诗歌,也会有自己的情感投射。比如戴建业老师一口湖南腔,让人发笑;而顾随老师老病有孤舟,让你深思,生出很多家国忧患来。唐诗让读者热泪盈眶,是正常的。
这个电影,成也李白,败也唐诗。这是一把双刃剑,因为把每个中国人都会的唐诗做进了动画片,观众自然就引起了注意。但这不是因为电影的艺术魅力,而是因为唐诗本身,唐诗这个东西,已经长在了中国人的精神骨子里了。就这一点而言,追光动画有一定的选材成功之处。
但问题也恰恰在这里。你不能因为谈了唐诗,就觉得你本身就是唐诗。你也不能因为讲了盛唐,就觉得自己就是一团锦绣。
其实做一个电影,跟写一篇作文,是有相似之处的。主创人员,也算是艺术家,要在这个时间长度之内,这个篇幅体系之内,把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尽量表达完整。
但更重要的是,要用好的方式,去表达这个内容。这种好的方式,就是技术。越是电影这样需要炫技的艺术,更需要讲故事的能力。用写作来类比,就是写作的技巧。为什么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句话就能说明白的事,他偏生要用好几个章节的巨大篇幅来表现,这就是讲故事的技巧之一。
当然讲好一个故事,其实也很简单,所谓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不过可惜,因为我们教育极其成功的原因,但凡经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三好学生,都写不出好作文。拍电影也是讲故事,也需要三要素。《长安三万里》这个电影,用作文三要素来衡量,怕都是不及格的。
首先讲人物。
当然主人公就是李白。但电影其实在这里卖弄了一个技巧,通过高适的讲述,来呈现李白。其实这在写作中很常见,就是通过一个叙述者,用第三人称的写法,用另外的角度去表现主人公。比如鲁迅的《孔乙己》就是这种写法。主人公是孔乙己,但通过店小二的视角去看他。这很常见。问题就出在,高适这什么毛病,把李白活脱脱描述成了一个疯疯癫癫的家伙。
李白,但凡学过汉语,都知道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这相当于也是我们国人对李白的一个刻板认识。但民众可以这样,艺术的创造者不可以这样,需要尽量去表达一个人的复杂层次。不要脸谱化,尽量给与李白同情的理解。至少这样去尝试一下不行吗?
因为,每一个人的身份,都是多元的,是有丰富层面的。尤其是李白这样的人,一方面很世俗,很功利;一方面又很超拔,特别不食人间烟火。要把这种性格表现出来,确实有点难,但至少你要有这个努力,但决不能欲迎还拒,浅尝辄止。
比如李白为什么那么爱喝酒。很多小朋友都在问这个问题。酒是李白才华的来处,又是用来消除他的痛苦的工具,又是他麻醉自己的仙药,还是他寻求顿悟的琼浆。不是说喝了酒,李白就一定神采飞扬,李白也会有痛苦,李白的痛苦非常之大。
痛苦在哪里呢?你看,关于李白的选择,无论是入赘,还是入幕,还是入翰林,都不得志,“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那种痛苦,电影的表现都是远远不够的。
再比如,我们都知道李白才华很大。那么,李白是怎么样拥有这些才华的呢?我们根据文学史,默认李白天纵英才,可是电影没交代啊。为什么他能写出这样的好句子?这种才华是不是无缘无故降临到李白身上的?电影里完全没有涉及。
也就是说,描写人物,你可以把别人都作为陪衬,但是这个主人公,需要有一定的人性的厚度,和人性的丰富程度。对这个李白的才华,也应该有所交代,到底是太白金星入怀带来的,还是铁棒磨成针带来的。对他的痛苦,也应该有所交代,而不是敲权贵门不应之后,一扭头又喝酒,又开心了——这不是豁达,叫做浑不吝。
人物的脸谱化和扁平化,是这个电影最失败的地方。
我看完出来,第一个感觉就是很生气,想不通,李白不拘一格的才华横溢,为什么表现成疯疯癫癫的样子,活脱脱成了济公。表现潇洒,就一定要不停地晃动肩膀吗?这是当年李亚鹏演的令狐冲吧。
然后我们来讲第二个要素,情节。
电影里,故事情节都需要有根据,有电影本身的逻辑。但遗憾的是,这部电影就是一篇我们常说的“流水账”式的小学生作文,讲故事,面面俱到,但都蜻蜓点水,点到即止。没有详略之分,没有细节刻画,没有突出重点,完全就是平铺直叙。
我们说,电影也是时间的艺术,如何起承转合,让观众在这个时间长度内得到愉悦,这就要看这个导演的功力了。但《长安三万里》有个野心,也他要表达整个盛唐到安史之乱的全部节点,但是能力又配不上这个野心,于是每个节点,每一件事,都安排10分钟,然后匀速前进。这就说到一个结构能力了。我建议导演看看《杀死比尔》这个电影,是怎么推进故事的。
以及,电影还是用画面和镜头来讲故事的。这是电影本身的特质。比如前戏出现过的一个物事,后续要给一个交代。如果特写出现了一把枪,这把枪之后肯定要打响。最近80岁老头福特哈里森演了一个《夺宝奇兵》,这个电影就很好,起码有电影本身的逻辑,草蛇灰线,前后呼应。前面镜头扫到一个雷管,后面老福特就用这个炸药来逃命。船上女主角玩了一个“迫牌游戏”,最后发现,阿基米德玩的才是最高级的“迫牌游戏”。这才叫做结构。
那《长安三万里》的蹩脚在哪里呢?前面出现了高适跟一个歌女的两次巧遇,我以为他俩会发生什么。可是三个小时看完,那个歌女不见了,完全没有交代。那你安排这一个枝丫干嘛用?
再比如,在扬州,有个女扮男装的裴十二,义正词严说了一大段。我以为她不爱红装爱武装,之后去平定安史之乱呢。可是镜头一转,这姑娘又不见了。
还有李白要去抢的那个绝色歌女,在船上转了几个圈圈,又不见了。这都是什么鬼?
第三个要素是环境。
这个大概是整个电影唯一可以得分的地方了。在舞美上,是可以的。在服装设计上,是可以的。人物的衣着,长安的建筑,人们见面的礼节,以及对历史本身的一定的尊重,都还是值得赞赏的。
这里呢,也必须说,近年来国产动画片的进步,我们还是看得到,动画技术有进步,体现在很多细节上——国产动画片也能有很多基于细节的绝美画面。
但要是仅止于此,那还不如做成PPT。还记得你们当时是怎么批评郭小四的。关键是要用好的方式去讲一个好的故事。
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长安三万里》是一个良好的尝试。只不过,主创团队在面对盛唐、唐诗……这样一个史诗性的大ip的时候,力有不逮而已。
博雅暑期人文思辨读写营
《记忆传授人》
时间:8月21/23/25/27
19:30-21:00
适合:10-15岁青少年
直播互动主题
阅读写作技巧
箭靶:故事如何有效推进
暗示:故事中如何隐藏信息
主题探讨
被安排的生活
完美的定义
20讲逐章精讲音频4讲主题直播
5个思辨写作 1对1写作批复
点击扫码立即参与
点亮“ 在看”,分享更多人
点击原文,进入暑假好课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