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速天气 资讯 父母越付出,孩子越优秀?美国积极心理学教授:养娃,“避坑”比“培优”重要

父母越付出,孩子越优秀?美国积极心理学教授:养娃,“避坑”比“培优”重要

看点 出于对孩子未来的忧虑,父母总是担心自己的培养是不是不够。但是,在国际积极心理学协会候任主席罗伊·鲍迈斯特教授和前《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约翰·蒂尔尼看来, 对“坏”结果的过度关注,让父母们都忙于拔苗,却忽略了避坑更重要。

文丨周岁

编丨Luna

来源 | 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

最近,很多父母都被“x年级的暑假是最可怕的”这类耸人听闻的标题刷过屏。尽管这些视频很快就被一网打尽,但是教育焦虑并未消失。

很多时候,父母可能陷入了负面偏差,因为“Bad is stronger than good”,人们总是会更关注坏消息,记住更多坏的影响。这也是国际积极心理学协会候任主席、昆士兰大学心理学教授罗伊·鲍迈斯特的观点。

不过,他和曼哈顿研究所特约编辑、前《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约翰·蒂尔尼也找到了一条解决之道。在他们合著的《会好的》一书中,他们提出,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避坑”比“培优”更重要

左:罗伊·鲍迈斯特 右:约翰·蒂尔尼

网络时代,标题党们用坏消息夺人眼球;负面偏差让父母过于担心某些育儿“危机”,夸大它们的影响。

如果父母不知道如何克服“坏”产生的过度影响,那么“坏”就会一直扭曲父母的情绪和世界观,甚至让父母在不知不觉中为孩子的未来挖坑。

01

为“坏”而生的大脑,

让我们天生对“坏”消息敏感

大脑总是更关注“坏”消息。科学家也曾做过很多有趣的实验,比如:

年仅8个月的婴儿会更快地转头看蛇的图片,而不是看青蛙;

成年人戴上两只眼睛显示不同图像的眼镜时,大脑会用更长时间专注引起恐惧或厌恶的图像……

这样的机制很好理解。我们的祖先在凶险的环境中生存,大脑灵敏的威胁预警系统甚至能在我们意识到危险之前,就让身体做出自动的战或逃反应。

今天,尽管环境已经比当初安全很多,但大脑的威胁预警仍然运行着以前的规则:虚惊一场总好过追悔莫及。 可是,很多时候,这导致我们反应过度,反而做出非理性的决策。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素质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执行主任宋少卫就见过这么一位特别焦虑的妈妈。

林林妈妈一直担心儿子年纪小,跟不上,一年级前就给儿子报了识字班和幼小衔接班。

老师反应孩子字写得不好,就报书法班;期末没考好,就报假期补习和先行班;担心语文积累不够,又报了语文班;儿子喜欢数学,就加上了数学思维和奥数;得知已经有同学考过了剑桥,又犹豫要不要学剑桥英语……

儿子才上三年级,就已经在996上“学”了。

更夸张一点,有时候大脑对危机过于警觉,甚至不相信情况在变好,执着地寻找不存在的问题。

2018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吉尔伯特和同事进行了这么一项研究:

受试者们要判断自己看到的彩色圆点是不是蓝色,随着实验推进,蓝点出现的概率渐渐下降。但受试者们铁了心要看出跟之前数量相同的蓝点,开始错误地将紫点判断为蓝点。

即便研究人员事先明确提醒受试者,目标选项的出现概率会下降,还为准确回答提供现金奖励,受试者还是执着地在正常中寻找异常。

在1000次辨认中,A组蓝点出现概率始终相同,B组蓝点出现概率越来越低,受试者开始把紫色也辨认为蓝色

吉尔伯特在实验后说道: “当世界变好时,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会更加苛刻,这可能导致我们错误地得出结论,认为世界没有变好。”同样的情况也可能发生在父母身上。

孩子某些不如父母所愿的失利,远远称不上人生的失败。反倒是父母不稳定的情绪,可能会给孩子的心理和未来的学习带来更大的伤害。

02

关键不在于做了什么,

而在于不做什么

大脑对“坏”消息如此灵敏,父母还有办法走出负面偏差带来的影响吗?

作者罗伊·鲍迈斯特和约翰·蒂尔尼提出了一项 “负面黄金法则”——记住“关键不在于你为别人做了什么,而在于没有对别人做什么”,这样就可以避免悲伤,并节省精力。

这个法则对父母来说,还挺有挑战的。

不妨看看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桑德拉·斯卡尔的一个发现:父母只要避免暴力、虐待,不要漠不关心就可以了,除此以外,父母做的任何事情都不会产生显著影响。

作为父母,我们总是觉得自己对孩子的付出,是有回报的,付出越多,孩子成长得也越好。但事实是, 差劲的教养方式无疑会伤害孩子,可是极其认真负责也未必就能让孩子更快乐更健康。

是不是觉得这很颠覆我们对养育的认知?类似的研究还有很多。

有好几项研究都表明, 恶劣的环境会压制优秀的基因,比如孩子如果生活在低收入家庭,父母也都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没有成功的事业,那么孩子就不太可能充分实现智力潜力。

但是反过来,生活在经济状况良好的家庭中的孩子,智力几乎完全取决于基因。 只要养育中没有低于阈值的明显短板,不管父母是什么学历,是中产还是富人,事业是马马虎虎还是风生水起, 都不会对孩子的智力产生明显的影响。

一部分心理学家认为,父母们可以不用一直把教育的弦绷得太紧,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不是非得参加学校的每个活动,只要“足够好”就行了。

回过头再想想那些充斥着网络的教育焦虑,就会发现,我们常踏入一种逻辑的误区: 研究表明,缺少xx条件,会对孩子有负面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给孩子越多xx条件,他们就发展得越好。

就像很多人知道,婴儿出生后,需要和母亲有大量的身体接触。但是如果妈妈很忙,一天只能抱三个小时,是不是不够?这就是在追求完美了,三小时可以了,虽然久一点更好,但是不会好很多,妈妈把这些时间用在自身康复和其他事情上更好。

图源:《会好的》

这个逻辑放到孩子学习上也是一样的。孩子有薄弱的学科,想补习,没问题;孩子特别有兴趣的爱好,多投入,也没问题,这些都是根据孩子和家庭的情况来的。

但如果一心抓孩子的学习,不惜牺牲掉孩子的玩耍、社交、锻炼,那与此相关的独立性、人际交往能力、运动意识和能力,一旦降到必要的范围以下, 那负面影响就很大了。缺失某方面的养育,影响远比支持大。

03

表扬有诚意,批评有技巧,

孩子更听得进

很多父母都感到困惑的是,如果直白地批评孩子学得不好,是不是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呢?孩子的心理和情绪,要怎么照顾呢?

已经有心理学研究发现,言语攻击对大脑的杀伤力跟遭到殴打是一样的,心理上的疼和身体上的疼一样。

这就涉及到运用“坏”的力量了—— 有技巧地表扬和批评,能让孩子更听得进批评,更愿意去改正

批评并不是一味的指责,孩子仅仅只是记住那些批评自己的词汇,并不能帮他们下次做得更好。这里给父母几个很有参考意义的步骤:

先听到“坏”话再听到“好”话,受试者会以较好的心情结束实验; 先听到“好”话再听到“坏”话,受试者充满忧虑,但同时也更想要自我完善

这就意味着,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能行动起来去改变,那么在表扬之后,可以明确地提醒孩子,哪里有问题,可以怎么改正。

虽然批评和改正是首要目标,但是前面该有的表扬也不能漏掉,毕竟批评这样的“坏”消息对大脑的刺激非常显著。

心理学家已经发现,差不多要4个“好”消息才能压倒1个“坏”消息带来的影响。这就产生了 “四比一定律”——要抵消一件坏事,需要有四件好事

斯坦福大学的社会学家克里福德·纳斯也提出,要平衡一些负面评论,应该准备一长串正面评论。 他鼓励大家成为一位“金牌推销员”,多开发一些有新意的表扬,花式夸人。

最后的重点,肯定是怎么让孩子行动起来,去改正错误,去做得更好,这就特别考验说话的技巧。

威斯康星大学的社会学家道格拉斯·梅纳德在研究医生和患者的对话的时候,发现“病床礼仪”最好的医生和患者沟通很有一套方法。

他们不是单向地告知患者,今天情况怎么样,应该怎么做,而是会让患者参与进来。让患者说说自己的感觉,对病情的了解和看法,和患者一起看检验报告。

在告诉患者坏消息后,医生也会用语言循循善诱,了解患者最想怎么做,鼓励他们接受应该接受的治疗,而不是生硬地给患者下达指令。

这样的方法放在孩子身上同样有效。如果有成绩单、作业,完全可以和孩子一起看,让孩子先评价一下自己的学习状态,看看是哪里出了问题。当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后,父母也可以跟着分享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当然,最重要的是怎么补救。如果是孩子时间观念比较弱,经常拖延,那么接下来可以试着树立几个小目标,把时间管理能力提一提;如果是某个知识点没掌握好,可以看看怎么弥补上来……

来源 | 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聚焦中国K12国际化教育。我们致力于专业、前沿、有高度、有温度的内容。帮助学校和家长实现融合、创新、有效、以人为本的教育。

参考资料:

END

“京城教育圈”

政策解析,升学指南

发现价值,分享新知

关注更多教育信息

欢迎大家扫码加入圈友群:

今日推荐视频

欢迎扫码加入

京教圈中招学习交流群

注意!微信算法改版了!

圈友们要是不给京城教育圈加星标,

可能就收不到京城教育圈的推文了,

所以,亲们一定一定一定要加星标!

重要的话说三遍!

然后,多点在看、多点赞、多分享,

不然我们就要失去彼此了……

亲们,快加星标,风里雨里,

京教君在这里等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su173.com/alarm/a84745.html

美国,大脑,心理学,影响,父母,受试者,罗伊·鲍迈斯特,孩子,约翰·蒂尔尼,研究,父母,受试者,孩子,约翰·蒂尔尼,蓝点

极速天气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美国,大脑,心理学,影响,父母,受试者,罗伊·鲍迈斯特,孩子,约翰·蒂尔尼,研究,父母,受试者,孩子,约翰·蒂尔尼,蓝点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美国,大脑,心理学,影响,父母,受试者,罗伊·鲍迈斯特,孩子,约翰·蒂尔尼,研究,父母,受试者,孩子,约翰·蒂尔尼,蓝点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