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2002年之后,中国球迷已经很久没有在“国足”二字上感受过快乐。五里河的定向爆破像是炸断了中国足球的龙脉,从那之后,上帝关上了一扇门,但却并没有再打开任何一扇窗。
去年,女足姑娘在亚洲杯决赛上以一场酣畅淋漓的让二追三带来了一个梦幻般的夜晚,让中国球迷再一次享受到“那种无可挑剔的祖国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所以,大家对女足本次出征世界杯抱有相当大的关注。
不过,中国队想要小组出线并不容易。因为同组的英格兰女足是新科欧洲冠军,海地女足是神秘之师,这两支球队在中国队之前率先开打,看完之后的感觉是……好吧,我们可能谁都打不过。所以,中国队首战打丹麦,其实就是决战。
这一点水指导当然也明白。于是,中国队选择了稳妥到有些保守的排兵布阵:王珊珊打中卫,王霜、唐佳丽从替补席打起,首发的球员可能不是最犀利的,但身上个个都挂着防守技能点。
这样的打法有两点好处。一是中后场扎紧了篱笆,丹麦只能靠长传直接找大中锋去撞大运,但她们中后场的长传也就能提供个飞行模式下的信号强度。二是前场积极反抢出不少第二点,让我们有了就地反击的空间。
的确,这种安排把丹麦的失误率都敲打出来了,中国队在中前场的各种小配合和小撞墙显得丹麦球员格外笨重,甚至让我们产生了技术流吊打的优越感。然而,这种安排的缺点在于锋线无爆点、中路都工兵,导致故事每次到了禁区前沿就讲不下去了。于是,中国队的进攻基本以两个画面结尾:
A.一通操作猛于虎,回头一看原地杵。
B.边路轻拢慢捻抹复挑,然后来一脚长传冲吊。
要知道,丹麦防守可是硬度和身高齐备,所以中国队这种“中场拿技术控场,锋线和对手拼高度”的打法,把自己的优点都埋没了。在这种情况下,张琳艳就承担了上半场的主要戏份。因为身高只有155cm的她打法更加极致:爆发力强、转向灵活,看见比我壮的我就抹过去,看见比我高的我就直接速度碾压。
然而,除了张琳艳的其他球员面对丹麦女足却很难发挥出爆点作用。一是技术上没有足够的优势,二来身体上有着明显的劣势,三来裁判的哨子也偏向于鼓励对抗,这样一来,中国队的进攻开展就变成了很大的问题。
整个上半场,中国队的打法就像熬夜——能够产生快感,假装抓住了时间,但实际的结果却是身体被抽空。
但经过前45分钟的适应,丹麦女足也试探出了中国女足在身体层面的劣势,只要她们能冲起来,把皮球传到禁区里,中国女足就会很难招架。在上半场还能在中场区域体现优势的中国女足,很轻易地就被丹麦队压到了后场,在禁区内已经风声鹤唳的情况下,前场有能拿球的球员就变得更为关键了。
按照常理来说,这一点应该是王珊珊,然而主力中卫王晓雪的受伤,让王珊珊只能出现在后场,这一点也应该是唐佳丽,然而她一直坐在替补席上。
首发名单出炉的时候,大家都觉得王霜和唐佳丽替补意味着水指导要学习卡塔尔世界杯上的森保一。然而如果你仔细分析,会发现森保一战术的关键点其实有两个。
表面上看,他主打的是下半场的冲击性战术。堂安律和三笘薫替补出场,表面上打在了两个边后卫,但技术特点足以随时变成真正的边翼卫。但这种战术建立的基础,是他上半场那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装死技术……
是的,如果要践行装死流大师森保一的战术,首先要在上半场保持摸鱼,节省体力。但是中国队前场逼抢、二点必争的战术安排,已经把体力提前透支了。
所以,即便王霜下半场开始就替补上场,队友们却已经无法像上半场那样给她提供足够的奔跑和抢断支持。跑动下降之后,上半场一些运行良好撞墙配合总是差之毫厘或者停球千里,这样的撞墙结果,就是原本的一脚出球变成了两脚丢球。
不学森保一,上半场付出的体力就成为了李云龙所说的添油战术。而且,下半场水指导并没有在短时间连续换人瞬时提高强度。这一切,都导致丹麦的身体优势越来越明显。
她们可以打出这样的身后球。
也可以打出这样的冲击力。
这种情况下,如果赢不了球,一场平局的结果也是勉强可以接受的,然而在第89分钟,中国队还是丢球了。一次左侧的角球,丹麦球员旺斯高高高跃起,徐欢没能扑住皮球,中国女足0-1落后。
要知道,进球的这位大巴黎女足前锋,全场一共7次触球,其中就包括3次传球和4次丢失球权……可以说,这一进球是丹麦无限强化自己优势点的最佳写照。
总体来说,中国女足整场比赛并没有利用好自己的技术优势;而丹麦女足在立足防守的基础上,用自己的强点反复打击中国队的软肋。正反之间的差距,便是比赛的胜负之匙。
最终,中国女足迎来了最为苦涩的结果。首战即输球,让中国女足的出线前景立刻变得黯淡了许多。英格兰女足虽然失去了一些主力球员,但硬实力尚在,不说夺冠,四强的实力还是具备的。而海地女足初次亮相就震惊了世人,她们的确神秘,但那个身体素质,我滴个乖乖。
虽然中国女足并不缺乏死磕的热情和创造奇迹的勇气,但回头看看,我们或许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形势,因为我们所处的小组其实是:
A.欧洲杯冠军。
B.亚洲杯冠军。
C.北欧劲旅。
D.法国二队。
死亡之组实锤了,大家淡定观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