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鹏华基金权益类产品二季报已悉数披露完毕。面对今年以来起伏分化剧烈的资本市场,鹏华基金数位主动权益基本面投资专家在季报中分享了相应的运作思路和投资策略,并对后市进行了展望,下文节选了部分精华观点,以便为投资者布局后市提供参考和借鉴。
梁浩:结合中长期产业趋势,布局医药、化工、航天领域
二季度,市场围绕AI相关行业展开行情,其余多数行业的股票处于下跌状态。在一季度的时候,我们认为疫后复苏会有一定持续性,因此在消费领域有所布局。4月份以后,我们意识到消费数据出现下行状态后,及时对组合进行调整,清仓了部分一季度布局的公司,但对于经营端仍处于上行态势中的一些消费类公司仍有所增持。同时,结合中长期的产业趋势及短期的经营状态,在一季报出来后,我们在医药、化工、航空领域进行了布局。
闫思倩:重点布局新能源行业,未来看好三大投资主线
二季度开始,国内基本面超预期转弱而海外经济保持韧性,美联储加息而中国央行降息,还有内需供需关系影响。年内稳增长是市场关注焦点,对增量稳增长政策的担忧,7月政治局会议或是破局的关键点,在政策明朗以前,长端大概率维持震荡。我们认为中长期不必过度悲观,国内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压力不大,但长期空间需要更多的新旧动能转换来拉动需求。
在此期间,组合重点配置了新能源板块,新能源行业基本面增长较好,带有科技属性,很多细分领域技术创新快、空间大。美国新能源汽车龙头公司也将为行业带来智能驾驶、机器人等新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打开行业成长空间。
展望后市投资机会,我们看好三条主线:一是数字中国的科技主线,包括信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二是高端制造业与能源转型的新能源碳中和板块,包括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电力设备,以及智能驾驶,机器人,钠电池、PET铜箔,光伏钙钛矿,异质结、铜电镀等新技术,制造业升级与科技创新有望成为未来新旧动能转换的主力;三是低估值受益于传统经济触底修复的中特估龙头,包括能源、基建产业链、一带一路等。
孟昊:优化个股结构,聚焦新技术放量带来的设备、材料机会
二季度,宏观经济逐月走弱,市场对复苏链逐渐认清现实,复苏或许是疫情后的一次反弹,增长的下台阶是未来投资要长期面临的事实。在组合结构上,我们仍然保持比较高的光伏、储能的仓位。从长期来看,部分环节的产能过剩是一个产业长期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问题,随着成本下降,刺激出更多需求,产能过剩问题会得到解决。二季度,组合在个股结构上做了一定优化,更聚焦于TOPCon新技术放量所带来的设备和材料的机会。
陈璇淼:以合理偏低估值买入基本面强劲的个股,力求获得绝对回报
2023年的二季度,宏观经济逐步走弱,地产销售数据逐步下台阶,地产产业链在整个宏观经济占比太大而经济暂时找不到其他增长点,土地收入的减少导致地方政府财政困难,因此微观产业调研下来大部分经济相关行业景气并不乐观。因此A股市场与经济相关的行业和个股持续下跌,资金在各个机构持仓低的板块中快速轮动。主题的轮动从AI到中特估,到机器人再到智能驾驶,本质是对经济的看空。
尽管经济周期偏弱,但大量的个股已经跌到估值偏低的位置,反弹尚待时日,但下跌空间已经不大。我们积极地在跌幅比较明显中的行业中寻找强基本面的个股,以合理偏低的估值买入,期待获得绝对回报。
蒋鑫:市场处于底部位置,下半年或出现新的胜负手
从市场整体看,经过去年一年的熊市,和今年上半年的调整,市场整体估值又回到极低水平,整体市场的股息率处于高位,因此我们认为市场处在底部的位置。
AI相关股票多数已经泡沫化,AI调整之后,我们认为下半年会有新的胜负手走出来,新方向的基本面会显著强于其他方向,我们也会对各行业保持密切的跟踪。从各个行业的情况来看,上半年国内经济从快速修复到边际走弱,顺周期的方向表现普遍较差,但这类资产处于低供给弹性、低库存、低价格的状态,我们也会密切跟踪需求的变化。消费、医药是今年表现比较差的行业,但经过三年调整,我们认为也处于底部,且今年上半年预计机构大幅出清,在目前深度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长期需求的确定性高,今年医院常规诊疗恢复明显,集采降费的幅度明显缓解,压力最大的时候已过,在此过程中,促进了医药产业的升级,中国的创新产品在过去几年大幅提升,一大批品种在这两年具备了出海的竞争力。消费品行业在三年疫情影响下,竞争格局出现改善,盈利在今年也有所改善,竞争放缓、原材料降价、折扣减少等在个别消费品行业中已经有所体现。
未来我们仍会努力做出前瞻的研究,在具备较高性价比的行业和企业中挖掘超额收益的机会,力争为持有人创造超额回报。
王海青:选股聚焦于企业竞争力、长期业绩的确定性、估值的安全边际
选股策略是权益基金投资运作中的核心,组合在选股中重点聚焦企业的竞争力、聚焦长期业绩的确定性、聚焦估值的安全边际,相对淡化的是短期业绩波动,二季度,组合的选股策略和持仓风格总体保持稳定,期末持仓主要分布在家电、机械、食品饮料等板块。
杨飞:三季度,数字经济或仍是市场中长期主线
市场二季度的超额收益来源是代表数字经济中长期受益的人工智能产业链以及受益国企改革的中特估主题。总体来看,二季度是新产业崛起的分水岭。分行业看,表现最好的行业为通信、石油石化、传媒;表现最差的行业集中在与宏观经济关联度比较高的泛消费领域,分别为商贸零售、农林牧渔、美容护理。
二季度组合继续在数字经济板块中进行调结构,围绕着数据要素以及人工智能核心主线来选择方向以及个股。组合布局的数字经济资产主要集中在传媒、计算机、通信、电子等行业方向,二季度组合的主要工作有四个方面:一是大幅加仓传媒板块,主要是集中在游戏方向,加仓的主要原因是组合看好人工智能应用方向,最快落地的方向就是游戏,而游戏板块的业绩处在逐渐加速的的通道中,估值也非常有吸引力,未来两年将会迎来戴维斯双击;二是在计算机板块内部进行结构调整,减持了ERP方向,加仓了数据要素产业链的核心资产,从长期成长空间以及确定性看,数据要素产业链的吸引力非常大;三是在通信板块内部也做出了一些调整,加仓了运营商的头部公司;四是在电子方向加仓了国产高端半导体与高端陶瓷材料的平台型公司。组合整体围绕数据要素以及AI产业链,寻找基本面确定且业绩已经开始兑现的产业方向。
展望三季度,国内宏观经济将继续保持弱复苏的趋势,可能会有一些局部稳增长政策出台,但很难出台强刺激政策,市场主线将依旧围绕数字经济的中长期主线进行演绎。短期数字经济方向可能会有波动,但从整个三季度来看,数字经济依旧是市场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海外经济衰退明显,三季度可能会见到海外流动性宽松的拐点,这对国内市场成长股的投资也是非常有利的。因此三季度组合将继续聚焦数字经济的主线——数据要素与AI,行业配置集中在传媒、计算机、通信、电子等方向,其中传媒主要投资于游戏等方向;计算机主要投资于AI+办公应用、数据要素、工业软件等方向;通信主要投资于运营商等方向;电子主要投资于AI算力产业链等方向,三季度投资组合将继续保持较高的仓位。
张鹏:一以贯之保持泛制造业的核心持仓
二季度市场剧烈震荡,结构分化剧烈。同时又有新的线索,一是临近中报季,对业绩好甚至有超预期可能得个股和板块的挖掘逐步加深,二是在算力链和应用端预期挖掘比较充分的情况下,海外公司进展和产业政策,催化拓展出了人形机器人和智能驾驶等泛AI线上的新线索。
在产品操作上的核心思路,一以贯之的保持了泛制造业的核心持仓的基础上,一是愿意容纳和学习AI线索等新兴前沿产业的变化,二是结合各类资产价格周期所处的位置进行一定的边际轮动,控制回撤。
总体仓位水平保持90%左右未做择时,边际结构上,增加数据要素链条上进展较快的公司的仓位和泛AI线索上的智能驾驶板块的仓位,减仓如算力链等预期比较充分甚至有泡沫化迹象的公司,增仓如出口链等景气趋势向上的标的,减仓复苏节奏明显低于预期的相关板块,增仓新能源等处于相对较低位置的优质公司。
整体上,2023年是疫情放开后的第一年,市场对复苏普遍抱有较高预期,与政府保持高质量增长的定力和指向,存在一定的预期差。我们认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政策的指向,是强于总量逻辑的投资线索,因此后续的研究和关注重点依然是产业结构的变化,例如智能驾驶、数据要素闭环的推进等,以及部分不依赖于经济强复苏的线索,例如自主可控、新能源新技术以及通胀线等方向。
王云鹏:立足制造业,重点挖掘基础化工/机械领域机会
在二季度的操作中,我们仍然立足于制造业,重点挖掘了几个细分行业的机会,这些机会主要分布在基础化工/机械中。这些机会总结起来有3个方向:第一是源于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要,重点在自主可控和进口替代;第二是源于全球供应链的再分配给中国企业带来的份额扩张机遇;第三是源于部分资源国进行工业化尝试给中国企业带来的蛋糕扩大机遇,重点在“一带一路”国家。这些机会的挖掘在5-6月的市场调整中,给组合带来了明显的正向贡献。
从投资策略来看,整体上看属于成长股投资。从投资方向来看,任何具备内生扩张能力和持续发展空间的企业都属于潜在的投资标的。从投资方法来看,我们不断完善自下而上成长视角的个股静态挖掘和自上而下周期视角的市场动态匹配。从投资属性来看,我们追求的是逻辑主导的中长期投资收益,尽量避免结果主导的短期投机博弈。
市场波谲云诡,但随着投资视野的扩大,我们对于组合的把控能力在逐渐提升,基于产业视角挖掘超额机会的信心也在不断增强。
柳黎:深耕投研,坚信估值回归和价值发现的力量
二季度市场主线清晰:一方面,年初预期的顺周期复苏遭遇波折,PMI维持在荣枯线以下而政策立足高质量发展、保持定力,因此地产链和消费链表现靠后;另一方面,两大主线AI、中特估逐步向AI聚焦,且更多集中到产业链变化积极的光模块、网络设备等,应用层面走向分化、部分预期透支标的大幅回调。此外,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等板块迎来主题型表现,也可以视为对AI应用的延伸。
今年市场一波三折,我们的组合表现也是。对真实世界与股票世界之间差异的理解,体现出基金管理人的认知。庆幸的是,在高波动、快速轮动的行情下,相对于持续追逐热点,我们的研究和翻石头工作依然以高强度开展,也已经积累了一批有潜力的新标的,这些标的也将逐步体现在我们的持仓中,我们坚信估值回归和价值发现的力量。
朱睿:资本市场有望进入新一轮投资周期
我们在2022年度报告中曾经写道:“展望2023年,权益市场有望迎来积极的变化,我们有预感这有可能是新一轮市场周期的起点。所以,我们在心态上更加开放和积极。”因此,在2023年市场开局的阶段,我们布局了较多受益疫后修复的行业和公司。实际过程中,宏观经济和权益市场的修复一波三折,一方面,基本面的复苏需要时间和信心的循序修复,另一方面,在过去几年赚钱不佳、增量资金有限的背景下,权益市场呈现出热点较多、轮动加快、博弈现象加重的特征。在这种背景下,主流权益基金普遍表现不佳。
我们的组合表现在上半年也经受了挑战,因此针对宏观环境的变化、市场风格的理解,对持仓结构进行了一定的优化,在汽车零部件上增持和集中了看好的标的,增加了医药、机械等行业内业绩趋势向好的品种,同时在化工等顺周期资产上更加注重自下而上、聚焦个股成长性和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站在当前,我们判断上半年相对极致的市场风格有望得到平衡,许多我们长期看好的公司,已经逐渐进入可投资的性价比阶段,我们仍然维持对资本市场有望进入新一轮投资周期的判断。我们将积极的在此过程中,修复业绩曲线,取得让持有人满意的回报。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