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平/文
打开“幼教概念包”我们发现,“以儿童为中心”、“儿童立场”、“以儿童为本”、“童本主义”、“以儿童为主体”,还有“一切为了儿童和为了儿童一切”等等概念,即便不算明眼人也能看明白一个道理: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儿童得到了最大的人格尊重。
毋庸置疑,这是时代的进步。但是,必须清楚的是,“儿童中心”这一理念不是孤立的,而是系统的、关联的,是需要弄清内涵的,否则,问题就来了,是什么问题呢?我看就两点,浅解和错解。
先说浅解问题:
讲实话,在幼儿园要是出现对“儿童中心”概念的认识不到位,肯定是园长的问题,是园长的教育思想和认识不到位的问题。
比如,在一所幼儿园墙上看见“童本主义”的理念语后,便问了问园长,园长指着电子屏菜谱说,我们的食谱都是经过征求儿童和家长喜欢之后定的;又顺手指了一下墙角软包后说,这些安全细节也体现了以儿童为本的思想。当我想再向课程深度探求时,她用一句“反正我们是一切为了孩子”,就结束话题、王顾左右了。
坦率讲,她的解释太浅,如果没有课程支撑,用商业服务的顾客至上也能解释她说的两个例子。
还有,如果我们再把话说到家,我们会看清楚的是,在独生子女时代谁家不是“以儿童为中心”,谁家不是成人圈围着孩子,就像行星围着太阳转似的,直到把孩子惯得没个孩子样。
在浅解“儿童中心”思想之下,“宝贝文化”就会泛滥成灾。尤其是一些在市场竞争中生存的幼儿园,当家长把宝贝从家里的“宝贝中心”送到幼儿园后,幼儿园跟进的就是迎合,在招生中承诺说“我们幼儿园和您一样,也是以孩子为中心,老师也是围着孩子转”。如果这只是招生的技术行为也就罢了,若是以“儿童中心”为招牌,以“帮助家长一起惯孩子”为服务,则我们的教育就出了问题,是大问题。
再说错解问题:
其实,对“儿童中心”理念错解的可能是专业人士,甚至是所谓专家。所以,错解的影响和问题远大于浅解。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理清一下思路,从“儿童中心”提出者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起。杜威在当年挑战了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德国的赫尔巴特,针对赫尔巴特的“旧三中心”说法(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提出了“新三中心”说,即,儿童中心(学生)、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
从上我们不难看出,杜威并不是“唯儿童论者”,尽管他在批评“旧三中心”论中没有以儿童为本,但他也没有否认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只不过他把老师和教材含进了“经验中心”而已。我以为,这里的“经验”,除了儿童自己体验后生成的经验之外,更多的是指老师通过教学活动等方式,以“成长便捷通道”的方式传授给儿童,否则,只有学生自己去体验,他们需要一个“从猿到人”的过程。
其实,杜威的“三个中心”是不可分割理解的,因为,“儿童中心”谈的是教育的主体是儿童,老师、教材、学校、社会,都是为了儿童成长服务的环境和媒介;“经验中心”是儿童成长的通道,一个是自己体验后生成的经验,一个是前人的经验(教材和老师);“活动中心”指的是成长的方式,是生活、游戏和主题活动。
然而,有些专业人士,用“儿童中心”概括了教育,用儿童体验取代了前人和成人的经验,用游戏覆盖了所有的活动,如此下来,幼教课程的适宜性或许只是适宜了某些专家的学术研究,或者还适宜一些带着商业目的、以此为噱头的商人行为。
说到最后,想起了前些年的一句口号: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当年这一“闷棍”把老师们都打傻了,都不懂说啥好了,甚至感觉都不会当老师了。而这个最雷人的口号是谁说的呢?我没有百度出来结果,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句话“根据啥说的”,我看就是因为错解或利用了“儿童中心”理念。
所以,但凡谈到“儿童中心”时,还是要小心点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