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潮流玩具,叫“盲盒”。
你买到或者拿到某一样东西,但是不知道这样东西到底是什么,得拆开外包装,才知道。
也许孩子花十块钱,买到的是几张废纸。但是孩子仍旧非常快乐——享受揭晓答案的过程。
后来,人们把“拆盲盒”的快乐,应用到产品设计、产品推销等方面,形成了盲盒经济。
在我看来,“盲盒理论”不仅仅是经济,还是家庭教育的一种模式。
我们常常说:“好奇害死猫。”
如果父母能够把好奇心利用起来,顺理成章就能鼓励孩子朝着哪方面努力,并且孩子也乐意去做,从而形成一家人的共识。
01
盲盒,是成长路上的惊喜。
俗话说:“没有人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
在大人的逻辑里,意外就是悲剧。但是在孩子的逻辑里,意外可以是惊喜,是意外的收获。
做人真的不要那么悲观。天真一些,创造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也未尝不可。
歌手谭晶在一次节目中透露,她在八岁时,收到了父母送的钢琴,激动不已。当年她所在的山西侯马市,能够买钢琴的人家,屈指可数。
一次送礼,让谭晶坚定了走音乐的道路。
无独有偶,江苏的一位父亲,持续多年送女儿学钢琴,但是家里没有买钢琴。
22年9月,父亲悄悄买了钢琴,趁女儿不在家时,搬进了家。
女儿散学回来,一眼就看到了钢琴,高兴得直跺脚。
有网友说:“热爱和天赋,是最好的老师;这件事,将会记住一辈子。”
作为父母,降低姿态,和孩子一起做一件“意外”的事情,有什么不可以呢?真的不必太理智了。
给孩子一个正能量的“盲盒”,惊喜的鼓励,就出现了。
父母用行动告诉孩子:“人生路上没有遗憾,只有更多的惊喜在等着。”
02
盲盒,是最有趣的“暗示”。
“暗示效应”告诉我们,用含蓄、抽象的方法来引导人们的行为,使其目标和愿望者的目标符合。孩子更容易接受暗示。
孩子的脑海里,有十万个为什么。这就是他们成长的烦恼,也是容易接受暗示的根源之一。
遇到孩子的问题,不仅要解答,还要照顾到孩子的情绪,看问题的角度,对事物的认知。
给孩子一种这样的感受:“无论我是好是坏,我都是被接纳的、被爱着的。”
假如你是孩子,你最期待得到什么,最好奇的是什么。想明白了,大人就知道怎么做了。
有一位母亲,看到孩子的学习成绩很糟糕,但是她没有责怪,而是说:“要是有一门功课及格,我会给你一个很贵的东西。”
孩子一直想要一个电子手表,因此他觉得,母亲指的就是手表。
到了期末考试,孩子有两门功课及格了。母亲迅速揭晓答案——“自由选择礼物”。原来,母亲并不知道孩子想要什么,但是母亲的做法却让孩子非常满意。
有道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非常实诚地告诉孩子,大人会给什么,就没有吸引力了。如果稍微动点脑筋,让孩子知道“暗处”有惊喜,就不一样了。
很多时候,家人交往的共情力,不是把对方的一切都看透了,而是尊重对方的一切。
“上海保消委”指出,和成年人的大脑比较,未成年人的大脑更容易被外界刺激,释放出多巴胺。
给孩子一个“盲盒”,里面充满了未知的东西,是乐趣、关爱,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03
盲盒,是孩子的多种选择。
知乎上,有人问:“不被父母理解是怎么样的感受?”
我的邻居说了一件很愧疚的事情。
邻居的儿子回家,没有带作业。邻居就认为,儿子一定是没有写作业,故意落在学校。或者在不想写作业。
第二天上午,家长们在群里汇报作业情况,邻居毫不犹豫地说“没写”。因为两个字,儿子被罚站了半个小时,委屈到想哭。
事实上,儿子在放学前就写完了作业,就懒得带回家了。
孩子一定要回家写作业吗?是不是可以自己选择写作业的时间?是不是可以选择写作业的顺序?大人应该放下自己的控制欲,让孩子有自由的选择权。
到底要先打开哪一个盲盒,去买什么类型的盲盒,真的不要太刻板了。不管盲盒里有什么,只要目的是“开心”就好了。
让孩子独自去拆盲盒,就像面对未知的世界一样。也许是危机重重,也许是幸福美满,也许是平淡无奇,都是生活。
04
盲盒的起源是“福袋”。可见,其初衷是为了送出一份令人惊喜的祝福。
毕淑敏说过这样一段话:“要学会和我们的父母亲密无间,倾听而不唯命是从;和我们所爱的人唇齿相依,紧密而不混淆;和我们的孩子亦师亦友,慈爱而不包办。”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会影响到孩子走进社会之后的人生。关心孩子是本能,但是不要忘了培养关系。
要明白,不知道的,才是最吸引人的;不知道的,才是需要知道的。
和孩子一起享受拆盲盒的喜悦,设计几个不一样的盲盒,家庭会更加幸福。
亲人相处,相互包容,合理装笨,主动低头,永远尊重。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