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学生压力大,这已经是一个共识了。即使是教育界,大部分人都认为过大的压力,过多的作业,让学生满负荷运行,逐渐会产生厌学的心理。如果不是有高考这个目标,很多孩子很难有继续学下去的动力。
应该看到,我们目前教育最大的问题并不是什么应试教育,而是功利教育,无论是学什么,第一个考虑的永远不是孩子是不是喜欢,是不是对这个有兴趣?而是这个对考试成绩提升有没有帮助?对智力开发有没有用处?
尤其是家长,对于开发孩子智力,对于提升孩子学习成绩的一切手段,都有一种疯狂的,病态的追求,分数即一切,一切的目标都是为了围绕中考,高考,与之无关的,尽可能减少,而对这目标有帮助的,不惜代价也要增加。
在这种大环境下,孩子的兴趣,孩子的爱好,这些都是可以忽略的,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分数,是成绩,其学习的功利性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了。
孩子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了一种学习机器,且只学对其考试有帮助的知识。学霸们还好点,至少他们学习效率高,考试成绩也过硬,多多少少还有点时间能做自己喜欢的事。
但学渣甚至普通学生就麻烦了,他们的时间完全被这些功利学习和作业占据了,基本没有任何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长期下来,自然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如果不是家长逼着,不是有高考这个目标在前面,很多孩子可能早就坚持不下去了。
学霸们还能在学习中有一点乐趣,这乐趣来自于老师的表扬,来自于同学的羡慕,来自于考试分数对自己付出的安慰。
普通孩子呢?他学习的乐趣在什么地方?他们几乎无法从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体会到任何乐趣。这就是他们不喜欢学习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累,而是从中无法得到乐趣,更无法得到成就感。
比如,孩子学钢琴,不是因为喜欢,更不是因为培养艺术感知,而是为了考级,考级为什么?为了加分,即使这些年不再加分了,依然是围绕着考级来学琴,很多孩子除了会弹考级的那几首曲子外,其它的几乎全不会,完全是功利的学习。
又比如,孩子看本课外书,也会被要求摘录其中的好词好句,更有甚者,会要求写读后感,完全是带着任务去看书,这样的阅读会让孩子兴趣缺缺,毫无阅读的欲望。
你还会熬夜看书吗?即使看书,你看书的心情是不是会受到很大影响?
本来很愉快的阅读,一旦牵涉到功利,立刻就变得不那么愉快了,甚至变得讨厌了。
孩子们的学习也一样,完全功利的学习让孩子们失去了学习的乐趣,而这些功利的学习又占有了孩子们几乎所有的时间,这样的结果自然就是让孩子对人身失望,对未来失去信心。
很多大孩子因为一点小事就毫不犹豫就放弃自己的生命,虽然是一时的冲动,但不可否认的是孩子不留恋现实生活,没有在现实生活中体会到足够的乐趣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功利学习对成年人来说,或许是达成目的一种手段,但对孩子不是。它无法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无法让孩子去主动学习,更无法刺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充其量也不过是让孩子成为做题的机器而已,完全磨灭了孩子的个性和灵性,把孩子当成标准化产品来生产,这样的功利学习可以培养出一个个高级操作工匠,但永远也别想培养出有独立人格和灵魂的有思想的大师级人物。
现在的教育最主要的问题不是减负,而是减少教育的功利性。不要把什么都和考试,和成绩挂钩。给孩子们一点时间,让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
让孩子们多一点时间阅读,多一点时间去观察这个世界,去感悟这个世界。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读书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但绝对不是全部。只有不那么功利,让孩子喜欢阅读,喜欢探索,爱上学习,孩子的未来才会有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