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速天气 资讯 女儿跟朋友闹掰了,我却忍不住拍手叫好!鉴霸凌能力,越早拥有越好

女儿跟朋友闹掰了,我却忍不住拍手叫好!鉴霸凌能力,越早拥有越好

昨天高考出分数,就在全国都讨论各地的录取线时,我在隐秘的角落,看到这样一个词条#高考结束,终于能拉黑我最好的“闺蜜”了#。

好奇点进去,原来是个女孩,一直被闺蜜……也不能叫霸凌,算是活在“闺蜜”的阴影下。

闺蜜人长得漂亮、性格也强势,是学校的风云人物,对她,也谈不上欺负,但随意使唤和随意拉踩必然是有的。

身边 所有的同学都把她叫做闺蜜的“小丫鬟”。

她本身性格就不张扬,闺蜜要光芒,她更加潋滟退让,谨小慎微,不敢开罪,唯唯诺诺,一忍就是初高中6年!

高考结束,她感慨 :6年了,我终于能远离她,开始我新的生活了。

看完我还蛮唏嘘,谁不是从青春期走过来的?

少女们的心思,你可猜不透。

小时候,总觉得朋友间就是那样的,无论好的坏的,哪种相处方式都是正常的。

但是年纪越大、处过的关系越多,看得越通透:

孩子,你遇上的,可不见得都是好人啊!

父母很容易认为,熟悉的朋友就都没有恶意

比如幼儿园小伙伴,同小区相熟妈妈的孩子,有时候偶尔争执,也会劝孩子,都是好朋友,没恶意,要包容。

但是, 你确定身边的孩子, 真的都是好孩子吗?

今天,C妈跟大家聊点养育中的厚黑学吧!

网络有诈骗,学校有霸凌,社会上有精神病,我们没有办法保护孩子一辈子,那么这四件事一定要尽早让孩子知道。

1

不是所有的朋友都是友好的

其实,CC一年级的时候也曾有个朋友,这位小女孩天不怕地不怕,主意大,点子多,在玩上其实和CC特别合拍。

有段时间,两人关系如死党。

但后来俩人的矛盾、摩擦开始增多。

又一次,CC回来说,妈妈,我今天跟她在体育课上吵架了,因为有个教具,我俩都想坐前面。

然后她说,“如果我不给她坐,她就告诉老师我带零食的事儿。” (学校是不许带零食的,但孩子们大部分都带些放学分着吃)

我问CC,“她自己不是也带吗?她告你,不怕你告她?”

“对啊,她带的最多了,我们都是分着吃的,但是,她不怕老师”。

“那后来呢?”

“后来我就让给她了呀,她真的要告老师啊,我怕老师批评我。”

我也是那一刻才真正明白,为啥很多孩子被同学欺负、被霸凌,不敢告诉老师?

因为对于他们而言,被老师发现自己干“坏事”,是比同意对方威胁更严重的事。

即便这些“坏事”,在大人的眼中如此不值一提。

我便告诉CC:

你带零食,是你违反了学校规则,但是她威胁你,是比带零食更严重的事。

带零食大不了就被老师批评一下,更糟糕就是老师叫家长。(其实也不会, 这在老师那儿,是极不重要的事儿)。

更何况我现在都已经知道了,你还怕啥?

但是,你要因为这个被她拿捏了,以后你永远都会听她的话,怕她。”

CC显然还是稚嫩和善良,还解释,“但有时候她也挺好的,她挺会玩的,她也很大方,会带许多零食分给我们”。

然后,我果断地告诉CC, “这孩子不是个好孩子,以后最好不要一起玩了。”

这不是第一次了,起先,我觉得是小女孩之间吵架赌赌气,过过嘴瘾。

就像CC跟DD吵架时候也总说,我再也不跟你玩了。

但是DD从来不会真的怕,因为她知道姐姐说的是气话。

而CC为什么怕?

她跟同学相处的各种细节我从未细问过,但,单凭她真的怕,对方就不值得交。

说明两个人不是势均力敌的友情,而是暗藏着拿捏、一方有能力制裁另一方的钳制。

明知道你的弱点,还以此威胁你的,绝对不是朋友。

哪怕他有很多好玩的游戏带你玩,哪怕他有时候对你也非常好。

后来,她俩就走得远了。

但时常会听到CC带回来的消息。

“小饭桌的时候,有个同学带了一包星星糖,她非得让人家分她一半,不然就告老师”。

然后呢,然后对方就分她了一半。

“她让另一个同学帮她买冰棍,不然就把那同学带钱来学校的事,告诉老师”。

然后呢,然后另一个同学就帮她去买了,这同学现在都成她小跟班了,让她干啥就干啥。

我心说,幸好你在第一时间就告诉了我,不然,现在小跟班就是你了。

而且,更糟糕的是,她可能会成为你童年的所有阴影。

如果你不跟孩子说明白, 有些孩子就是坏孩子,并不是所有的“朋友”都能当朋友的,并不是所有的“朋友”都是友好的。

那么孩子在交朋友的时候,就少了一份理性的觉察。

甚至孩子会觉得,也没多严重,这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由此被人威胁而不自知。

不带着一份觉察,TA会觉得全天下都是好人,尤其是自家孩子本身就很善良的情况下,哪怕别人做了坏事,TA也觉得对方不是真心坏, “朋友”间的相处就是这样的。

只有早期就了解,察觉,拒绝这类“早期社交欺凌”,将来孩子面对更复杂的情况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要让孩子知道,身边的不是都完美:有的人就是小心眼;有的人就是善妒;有的人就是喜欢贬低别人,抬高自己;有的人,就是坏。

保护自己的方法,就是远离这样的人,选择跟你契合的朋友。

2

父母不是完美的,也存在不好一面

对待“外人”的那份觉察,往往,是从家庭内部培养起来的。

想让孩子客观理性的看待别人,得先教她客观理性的看待父母。

英国心理学界有一本《子宫的阴暗面》,这本书中就提到为人母过程中的负面情绪,其中就有恨、嫌弃和矛盾等。

乍一看,觉得不可思议。

但仔细想想又何尝不是呢?

当你费尽心思准备了饭菜,孩子一口不吃,刚收拾完,孩子就又嚷嚷着要吃零食,气愤、焦虑的情绪混合着冲击着你;

当哄睡一轮又一轮后,又一次挨到了11点半,你又困又累,怒火忍不住在心中翻腾;

当又加班又带娃,一边领导信息轰炸,一边人形挂机不停叫妈,累觉不爱,愤怒、委屈瞬间干翻了理智。

很多人说,在某些特定的时刻,都曾清晰地看到过,自己对孩子是有怨恨的,怨这个小人总是不停地要陪伴要照顾,恨他为什么就不能好带一些。

虽然明白孩子没错,但我们却还是不自觉地把对现状、生活、工作、家庭成员间的矛盾的不满的戾气发泄给孩子。

但小孩子不会体谅,他们只会单纯的所见即所得,觉得父母不够爱他。

所以有智慧的父母,还是要提前来场坦白局:

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也不是完美的,也会做不好的事情,比如情绪不好的时候会容易发火,但这并不是你的错。

虽然,爸爸妈妈很爱很爱你,但:

我们有时候很累,会不想陪你;

有时候挣不到很多钱或者抠门,会不想给你买你想要的东西;

有时候会很虚荣,会希望你在外边可以表现的乐观、勇敢、有礼貌;

有时候会很懒,就是想休息,就会随便敷衍、打发你......

但这些都是因为爸爸妈妈自身的问题,并不是你的错,也不是我们不爱你。

很多时候孩子不怕父母发脾气,也不怕父母忙碌时的忽视,他们怕的从来都是父母不爱自己。

所以,如果我们提前把自己的不足坦诚给孩子,那么孩子在经历你的不足时,就会理性的得出——

“我的父母只是不完美,而不是因为他不爱我,或者我不值得被爱”。

因为够理智,所以才安心。

3

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善意的

看清了父母、看清了身边的朋友,也要教孩子看清陌生人。

前段时间咱们写《 人贩子新手段 》,提到现在人贩子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利用孩子的善心进行拐骗:

孩子们从小被教育要乐于助人,遇到有需要的人不帮忙,别说孩子了,就算我们自己也会良心过不去,愧疚很久。

善良的前提一定是保护好自己,强者不会向弱者求助,比如大人不会找小孩帮忙,男人不会找孕妇,健硕的青年人不会找老人帮忙等。

如果你本来就是弱势,而强势的一方反而要你帮忙,那说明他一定有所图谋。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我们当然希望孩子的眼里有一个美好的世界,但现实是,这恐怕是我们每一个成年人的梦想, 美好的愿望并不会让孩子具有防恶的能力。

无知才是对孩子最大的残酷。

李玫瑾在与别人谈论一些社会犯罪案件时从来不避讳女儿,女儿从小就在一旁听着,有时候甚至会和妈妈讨论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应该怎么防范。

不要把孩子养成温室里的白莲花,而是在无数个恰当的机会,教会孩子拎得清。

希望孩子善良但有锋芒,正直但有智慧。

▼本期视频话题:

掏心掏肺的孩子,竟然说恨我?为什么好妈妈通常没有好结局?

淄博烧烤火了,除了网红博主,他们也去了!人贩子三种新型骗术,出门前一定要看!

警惕!孩子上小学后,这5种朋友千万不要交

我们是CC爸妈,家有一双儿女CC&DD。

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

C妈:报社育儿主编,畅销书《家长好脾气,才有好教育》、《吃好睡好不生病》作者;

觉得文章有用,就分享给需要的朋友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su173.com/alarm/a63535.html

同学,因为,能力,严重,小时候,高考,威胁,零食,孩子,朋友,老师,父母,零食,孩子,朋友

极速天气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同学,因为,能力,严重,小时候,高考,威胁,零食,孩子,朋友,老师,父母,零食,孩子,朋友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同学,因为,能力,严重,小时候,高考,威胁,零食,孩子,朋友,老师,父母,零食,孩子,朋友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