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催人老,英雄不少年。
68岁的王健林,仍在商海一线左突右奔。这两天,他又为万达商管上市的事闹心。据天眼查显示,万达商管19.8亿股权被冻结,冲击港股再遇挫折。 反观同岁的杨国强,就相对悠闲许多。今年3月他已退身为“特别顾问”,在一线主持碧桂园大局的是女儿杨惠妍。 不得不感叹:杨国强有个好女儿。 有“好女儿”的不只杨国强,71岁的刘永好、77岁的宗庆后都有一个“好女儿”。 虽然二人还分别担任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娃哈哈集团董事长,但他们的女儿刘畅、宗馥莉已开始在公司担当大任,做好了接班的充分准备。改革开放40年以来,老一代企业家陆续到了退休年龄,接班成为众多民企普遍面对的问题。 据波士顿咨询公司2021年发布的《基业长青:探寻家族企业传承的成功之道》报告显示,中国百强家族企业创始人平均出生年份在1950年代末;超过1/4的创始人年龄在70岁或以上;仍然在企业担任董事长或CEO重要职位的创始人平均年龄已超过60岁。当叱咤商场的“创一代”,精力无法支撑起庞大的工作量,思维跟不上时代的变革,想办法延续企业的生命周期将成为他们最后的使命。众多“70后”、“80后”甚至“90后”的“企二代”已开始接过父辈产业,成为新生代企业家的主力军之一。 对中国民营企业而言,普遍面临财富如何从“创一代”向“企二代”传承、交棒的问题。 “企二代”能否接好班,不仅决定着企业能否稳定发展,也势必影响将来向第三代的财富交接和传承。 因为“富过二代”之后,才会有“富过三代”。 “接班人”培养,未雨绸缪 选择职业经理人,还是子女? 这是企业面临权力交接时,摆在老一代企业家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根据《中国家族企业发展报告》及中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估算,家族企业占中国民营企业总数的比例超过80%。就目前而言,企业处于代际传承关键节点时,大多数企业家的选择依然遵循传统权力交接的方式——“子承父业”,这缘于对血缘关系的先天信任。民营企业的传承看起来是有形财富的传承,但实际上,人力资本、家族资本、社会资本等无形财富的传承,更为重要也更为困难。 方太集团创始人茅理翔对当代中国家族传承问题曾感慨道,“现在民企已到了传承的高峰期,500万家家族企业,将有300万家从第一代传到第二代。但现在,已经有200万家的家族企业在第二任传承当中淘汰。” 继承家业绝非简单的事,它贯穿于“一代”将职位和权力逐渐转移给“二代”的整个过程之中,需要天时地利人和,需要父辈的竭力支持,也需要继承者能力足以匹配成为真正的领头羊,整个过程短则三五年,长则十年以上。 时代不同,机遇就不同。和那批白手起家的“一代”相比,“二代”更像是赢在了起跑线上。以长远的角度看待企业发展,有心让“二代”接手的“一代”们,早早就筹划家族传承事宜,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希望借此提升继承人自身的能力,做好交接的准备工作。 而且,一定要趁早。新希望董事长刘永好曾在一次媒体专访中表示,等孩子毕业二十多年再去继承企业,可能已经晚了。“那个时候,价值观什么的都已经形成了。” 于是,从第一批准备接班的“二代”开始,很多都有了留学背景,学习专业多与金融、市场管理相关。 例如娃哈哈的宗馥莉1996年读完初中,开启了长达八年的赴美留学生涯;同一年,刘永好的女儿刘畅也去了美国,6年后获得MBA学位后归国;2001年,碧桂园的杨惠妍考入了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攻读市场及物流专业;王思聪更是自小被送到国外,在新加坡Swiss Cottage读小学,在英国温彻斯特公学读中学,后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读大学。娃哈哈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宗馥莉
在一部分人看来,国外教育更注重实践,对管理型人才能够进行更全方位的培养。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曾对出国留学趋势做了个研究,调查发现,大约90%的人非常重视海外学习。他们认为,国际学习能够使个人的软能力得到优化,如语言能力,沟通能力,国际视野能力,分析能力等。 即使并未出国留学,被着重培养的“二代”也往往与高材生直接划上等号,比如海澜集团创始人周建平之子周立宸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金融专业并毕业。这也变相说明,在培养“二代”作为接班人的事情上,“一代”显然更早就开始未雨绸缪了。 有人火箭式上位,有人磨砺近20年 从学校迈入公司,“二代”才算正式进入接管公司的考核阶段。 相对来说,越大的企业涉足的链条环节越多,相关利益方也是盘根错节,上手的难度更高,需要经历的历练时间也就更长。 宗馥莉进入娃哈哈打拼,已经进入到了第19个年头。宗庆后从未想过让她一口吃成个胖子。2004年回国时,他把宗馥莉安排待在了娃哈哈萧山二号基地的生产线上。这一年宗庆后59岁,在被问及何时退休时他说,“等70岁吧,把女儿扶上马送一程,我也可以轻松一下”。 在培养宗馥莉的这段时间,宗庆后最大限度地放权给宗馥莉。想让宗馥莉自由发挥,支持她独立成立了宏胜饮料,推出更贴近年轻人的KellyOne品牌。此后,宗馥莉逐渐向母公司权力中心靠拢,她从基层升到娃哈哈品牌公关部部长,再到娃哈哈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为给宗馥莉建立威信,宗庆后也会在公开场合对女儿褒奖有加。接受媒体采访时,宗庆后毫无保留地表达对女儿的欣赏,“宗馥莉会搞营销、财务也管得紧,在其治下的宏胜饮料,利润率比娃哈哈还要高。”只是,娃哈哈与宗庆后之间的羁绊太深,而宗馥莉也恰好遇到了娃哈哈的“中年危机”,导致娃哈哈的业绩一度下滑,这让她做出的成果难以和父亲的高光时刻相比较。过分集权的父亲、时代的变革、无经验参考的传承,都成为了宗馥莉接班的阻碍。以至于真的过了70岁,宗庆后还没有放心地把自己的饮料帝国交到宗馥莉手中,他说还要再干20年,把娃哈哈建成百年老店。这也就意味着,这个“大家长”还需要更多时间,才能将手中的权力平稳地过渡到宗馥莉手中。 和宗馥莉有着相似经历的,还有新希望的刘畅。公开场合,刘永好对女儿的评价是,“越来越有自信,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敢于担当。”新希望创始人刘永好与女儿刘畅
在父亲的保驾护航下,二十年间,权力被一步步交到刘畅手中。刘畅上任后,先是对领导层大换血,然后不断引入新鲜血液,使得重要位子的领导层实现年轻化,推动新希望从根本上接受科技转型。另外,象征着“未来”的投资板块也被刘畅收入囊中。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5月23日,新希望投资集团发生了工商变更,新增刘畅为董事长、董事。而杉杉创始人郑永刚的突然离世,他的儿子郑驹看似临危受命,实则已经在公司蛰伏八年。这期间,郑驹曾先后出任杉杉控股总裁、杉杉控股董事长、杉杉集团董事、副总经理、杉杉集团总经理等要职,一切都是为了接班做准备。 但随着适应和交接的时间变得更为紧迫,也有“一代”尝试缩减了对“二代”的历练时间,选择先让位,再慢慢辅佐。比如今年3月被称为“火箭式接班”的通威“二代”刘舒琪,从第一次公开亮相到当董事长,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通威股份董事长刘舒琪
快速上位的背后,是“创一代”需要付出更多成本。上海荣正企业咨询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中国企业家价值报告》显示,2022年度A股上市公司最高年薪排行中,高管年薪最高的人是通威股份副总裁李斌,为8652.9万元。有如此高薪的副总裁辅佐,刘汉元可谓用心良苦。 除此之外,近期“二代”接班有着愈发年轻的趋势。据同花顺数据显示,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现任董事长为“90后”的公司有60家,其中,董事长为“95后”的有9家。 交给职业经理人,“这没有什么” 不是所有企业都有一个可堪当大任的“二代”。有的“二代”可能只是草原上的斑马,接替不了狮子统领整片草原。一方面是他们接班意愿不强,不适应或不满家族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一方面是自身能力不强,不足以接管整个公司的业务。面对这样的“二代”,企业又该如何找到下一个接班人? 全国工商联经济部部长林泽炎曾就接班人的问题发表过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就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而言,为了保证家族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势必要推进企业制度变迁,和家族以外的非核心层人员共享企业的产权、剩余索取权及经营管理权,一部分素质较低的家族核心层人员将从重要的经营管理岗位退下来,把权力交给专业管理人员。王思聪就是不愿接班的代表之一。毕业回国后,他一直没有去万达工作,而是对父亲说,“年轻的时候应该干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没兴趣接班,管几十万人太辛苦”。《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之王健林 截图
后来,他拿着父亲给的5亿元成立了普思投资,开始自己的投资之路。7年间,他主导了熊猫TV、香蕉计划、iG俱乐部等,都曾经历短暂的高光时刻。但随后,熊猫TV关闭,香蕉计划被腾讯收购,入股乐视体育被坑,连带着自己都欠下20亿巨额债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最后还是在他母亲的帮助下,才算度过了这次危机。 这次的失败也印证了他自己曾说过的一句话,“不是自己不接班,而是自己目前没这个能力。” 在此之前,王健林虽然期盼儿子堪当大任,但也做好了王思聪无法接班的准备。2012年的一次采访中,王健林表示,“如果觉得王思聪靠谱,交给他也没有什么问题;如果觉得他能力欠缺一点,那就让他做股东好了,我就交给一个职业经理人,这没有什么。”2016年12月,王健林再次表明态度:“尊重王思聪的选择,职业经理人有储备团队,也许企业交给职业经理人会更好。”2022年8月,王思聪不再担任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这一动作被外界解读为,王健林终于下定决心,让王思聪退出接班人行列,最终由职业经理人团队接班。可以看出,王健林虽然嘴上说没关系,但王思聪一直是他的第一选择,所以态度也一直在摇摆,于是关于“王思聪能不能接班万达”这个问题他纠结了十多年,才给出答案。北京普思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思聪
有券商分析师对媒体表示,目前资本市场上对“二代”接班没有很强烈的偏好,即接班或不接班都不会带来利好或利空,市场还是更多关注公司的综合治理水平。但是,目前“二代”接班人的经营能力、市场的认可度、给公司带来的价值等,仍需要时间去证明。 但时间对“创一代”来说,却是最稀缺的。 世间最残酷的事莫过于,美人白发,英雄迟暮。叱咤商海的“创一代”们,终会老去。 时间越来越紧迫,再有5到10年,会有越来越多改革开放后崛起的民营企业面临交接班的问题。这是一个时代的命题,因为只有“二代”平稳接班,才会有打破“富不过三代”魔咒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