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阶段不仅是学业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其身心发育的敏感期。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在初中阶段会表现出急躁、叛逆等心理行为,根据国外某科学家的观点,青春期孩子的心脏发育要快于血管,因此常常会出现“波动”或“高压”状态。体现在家庭教育上,家长需要了解以下难度并做好相应的应对。
1,孩子的逆反心态:虽然孩子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几段不同程度的逆反表现,但初中阶段追求独立性和自主权的意识会更为强烈,逐渐开始意识到自我的观点和行为需要代表自己,抵触家长的要求和规则。所以家长需要平时维护好沟通氛围,适度尊重孩子的想法,了解他们的内在需求。当然,前提是建立在正确健康的条件下。
2,学业压力不适应:从小学到初中,很多孩子会面对增加的学科与作业变得不适应,这种压力如果不能及时的转化,会影响身心健康并导致厌学的可能。家长和老师需要耐心的疏导,沟通,给予孩子正确的看待学业和自我的认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
3,手机上网的危害:科技发展过快,青少年过早接触手机、网络已成为不得不关注的问题。许多孩子初中时都有自己的手机、社交账号,虽然有时是生活需要,但家长和老师需要注意引导孩子科学上网,杜绝沉迷游戏与浏览不良信息。家长可以规定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并帮助其建立正确的社交观念。
4,自控能力差:不少孩子因为长期缺乏劳动,没有在小学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平时表现懒散,抗压性差,心理脆弱。在初中学业压力增加的情况下,往往会情绪低落,或对学习抵触。家长要多锻炼孩子的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比如日常的自我卫生、房间清洁管理,定时的户外锻炼等,帮助孩子增强意志力和自控力。
总之,如果说小学前是孩子习惯养成的黄金期,那么初中应该是完善弥补期。如果你的孩子在综合表现上不够理想,可以多下些功夫去纠正引导,通过合理的教育方式和沟通,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