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经过近年的出售与转型,万达金融版图已少有人提及,如今还在进一步收缩。
5月30日消息显示,万达集团计划以约10亿元人民币出售数字支付牌照快钱,这是其2014年斥资3.15亿美元收购而来。
若出售成功,这笔资产将录得亏损近50%。
或许也是无奈之举,数年前营收总额达到400多亿元的金融版图早已所剩无几,未能达成万达未来价值最大板块的初衷,加之目前债务重组成为重中之重,出售非核心资产回流资金成了首要手段。
就在出售快钱消息传出的同时,另有报道显示,万达商业计划出售上海万达瑞华酒店项目,这个项目是万达商业目前自持的7个酒店之一。
理想大多被现实打败,万达的金融梦想只是其中之一,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要卖掉的快钱
关于出售快钱的传闻,有消息指字节跳动是收购方,因其筹谋线下支付牌照已久,已洽谈多家全国收单支付公司,但字节跳动给出的回应是,该消息不实,目前只是初步接洽。
另有市场人士证实,万达还接洽了其他多家潜在买家。
如此看来,无论买家是谁,万达出售快钱已是板上钉钉。
有分析指出,主因是万达一直在出清相关方向业务,而去年快钱CEO党晓强的离职,也加速了出售的步伐。
与此同时,债务压顶也使出售被加速提上日程,因为在5月31另有消息传出,万达商业计划出售上海万达瑞华酒店项目,这个项目是万达商业目前自持的7个酒店之一。
万达目前面临资金压力,出售资产换取现金流以缓解流动性,是企业的常规操作之一。消息人士表示。
资料显示,快钱支付于2004年成立,2011年获得支付牌照,是首批获牌的支付机构之一,业务类型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覆盖范围为全国,牌照有效期至2026年5月。
迅速崛起的快钱支付在2014年初计划引入战略投资者,恰逢王健林2014年中表露了对于金融业务的看好,当年万达集团年终报告也首次出现了互联网金融字眼,称之为万达新的支柱产业和利润增长点。
双方一拍即合,2014年底签订了战略投资协议,万达以3.1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快钱支付68.7%股份,据此获得快钱支付的控股权。
我们的目标是五年之内达到百万商家,掌握百万个现金流入口。在万达集团2015年上半年工作报告中,王健林曾畅想:万达广场95%以上是中小商家,普遍需要信贷支持。如果万达发展到百万商家,每家有100万信贷需求,万达金融就是万亿规模。
至2017年,关国光等原股东完全退出,万达实现对快钱支付的全资控股。不过这时快钱早已过了高光时刻,出于彼时资金需求原因,也很快传出万达要将其出售的消息。
据观点新媒体了解,早在2018年10月就有报道称万达拟转让快钱支付业务,并指与苏宁及外资背景的公司进行洽谈,但结果看来都未能谈拢。
至2020年,市场再次传出万达出售支付牌照,京东成为另一个主角,但最终也石沉大海。
快钱似乎最终成为了万达回笼资金的棋子,当初的金融梦想早已一去不返。
并购来的梦想
虽然如今万达金融集团已不复存在,但八九年前这是被王健林寄予厚望的业务之一。
2014年7月份万达集团半年会议中,王健林透露了对金融业务的期望,表示万达计划2014年三季度注册成立万达金融集团,正在申报成立一家注册资本300亿元的财务公司,另还计划投资其他金融行业,如以1.225亿元收购百年人寿4.2373%股权。
除了在当年底收购快钱股权外,互联网金融的表述也出现在了万达集团2014年终报告里,表述为万达新的支柱产业和利润增长点。
当时王健林明确了万达新的发展路径:到2020年,要形成商业、文化旅游、金融、电商基本相当的四大板块,彻底实现转型升级,金融集团的成立被其誉为万达的一件大事,称未来价值最大的就是这一板块。
之所以如此看重金融,王健林曾透露了三点:一是加快掌握商家现金流入口,说穿了就是掌握收款机;二是利用掌握现金流的优势创新对商户的信贷考核、发放和回收机制,颠覆传统金融模式;三是利用电商、快钱的大数据,靠大数据分析创新信贷模式,尽可能发展线上金融,少开或不开线下门店。
为了加速发展金融业务,万达集团开启了一系列并购动作。
在2015年1月底的年会上,王健林就曾表示,万达要向互联网金融方向走,成立万达金融集团,注册资本100亿元,年内并购1至2家金融企业。
2015年7月的半年总结会议上,王健林再次表态,下半年将完成银行、证券、保险公司并购,加上已有的快钱公司和万达投资公司,正式成立万达金融集团。
这一年,万达集团以1.225亿元收购百年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亿股股权;加上此前拿下的国电电力持有的部分股权,以及当年12月受让的辽宁时代万恒将所持有的1亿股股份,万达累计持有百年人寿9亿股股份,占总股本11.55%,成为百年人寿第一大股东。
其后万达集团还入股了两家银行以及北银消费金融,同时接连拿下三张互联网小贷牌照。另外,万达还从金融业、互联网行业招揽了大批高管和专业人才。
在王健林的表述里,并购是快速有效做大的主要方法。
万达加大国内外并购步伐,一是为了占有稀缺资源。他称,国外文化、金融等产业资源,特别是上游核心资源,基本被欧美公司瓜分,只有通过并购才能得到。二是为了快速做大企业规模。三是并购可以帮助万达调整产业结构,万达的文化、金融、体育产业都是靠并购发展做大。
彼时万达对金融业务的重视还体现在业绩的期望上。
凭借并购达成的效果,在万达集团2016年上半年业绩数据中,万达金融期内收入155.1亿元,完成目标的162.5%。
至于整个2016年,万达金融目标收入为211.8亿元;其中网络金融收入44.6亿元,活跃会员超过1亿,飞凡卡发行5000万张,飞凡合作大型商业中心新增1000个。
另据观点新媒体历史报道,2016年8月的万商会上,飞凡、金融集团与239个万达广场成为了重点和主题,其中万达金融集团旗下快钱、飞凡通、征信、网络信贷、万达财富、百年人寿等产品高调亮相。
可以看出,这些金融产品的方向都为互联网+消费体验+金融体验,这也是万达金融集团彼时的定位,而王健林也计划将万达庞大的商业地产资源转化为金融业务资源。
按照这个计划,万达网络金融信贷余额2020年将力争达到3000亿元,其中企业信贷1000亿元、个人信贷2000亿元。
不断收缩的版图
事实上,王健林还曾计划将金融业务分拆上市,为此也做过多番调整。
彼时给万达金融的计划是,三年内实现IPO。
2016年10月,万达集团将金融版图一分为二,其中保险、投资业务归属于万达金融集团,飞凡信息公司、快钱支付公司、征信公司等则纳入万达网络科技集团。
当时,万达网科旗下飞凡被认为是万达线下资源线上化的契机,也是后续新金融业务最重要的入口。
据了解,在获取快钱这个第三方支付牌照后,万达曾积极拓展各种场景,试图打通更多的支付环节,如在2016年初提出尝试和全国城市公交系统合作,只是多方数据和资源的整合难度不小。
随后,另外两大股东腾讯和百度接连选择退出。
但王健林并未轻言放弃,2017年上半年,万达网科招揽多名来自互联网和金融行业的高管,同时拉来银联入股,注册资本从50亿元增资至逾90亿元。他还表示,作为国内唯一的实体+互联网大型开放平台,飞凡将力争在2018年实现盈利,2020年利润超百亿并实现上市。
只是很快万达网科的转型就现出了颓势,烧钱却没能找到清晰业务模式,2017年开始逐渐停止业务,并开始大规模裁员。
与此同时,政策层面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开始收紧,万达开始了金融业务与海外业务的收缩,全面开展去杠杆动作。
2018年一季度,万达网科的介绍已从万达集团官网上消失。
关于金融集团的业绩,最后只有2018年的数据,彼时官网披露,万达金融集团旗下拥有保险、投资、资管、网络小贷、私募基金等业务板块,通过普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2018年收入433.6亿元。
随后的2018年12月,万达集团作价27亿元出售所持有的全部百年人寿股份11.55%予绿城中国,也失去了保险业的资格。
另有媒体报道,万达征信业务和第三方支付业务当时也在洽谈出售事宜。而那时,许多跨界布局新金融行业的公司开始陆续出售金融资产。
也是那时,快钱首次传出将被万达出售,到2019年,万达金融集团更是改名为万达投资集团,自此,王健林的金融梦想正式夭折。
偶尔还可以看到万达在低调增资旗下小贷公司的消息,如2018年11月,重庆万达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10亿元增加至25亿元。但重庆万达小贷最后也于2022年1月21日解散,拟向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
如今万达集团网站已搜索不到金融业务的相关内容,随着境内外债务重组压力逼近,剩余的金融资产或许也会走上快钱的路子,成为王健林资金回流工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