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5月25日,由中泰证券、中证金牛共同举办的“2023金融新生态发展论坛暨中泰证券中证金牛私募大赛典礼”在北京成功举行,与此同时,中泰证券中证金牛第三届私募大赛正式启动。
中泰证券总经理冯艺东、中证金牛董事长吴志坚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学部委员高培勇、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分别就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中国经济二次转型与中特估的空间发表主题演讲。中泰证券机构委副主任兼机构销售部总经理刘凯、蒙玺投资创始人总经理李骧就更为专业的私募基金领域发表了专业看法,分别涉及“金融机构合作共赢新生态”“新兴技术在量化交易中的应用”。
两场圆桌论坛极为精彩,清华大学全球证券市场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徐之恺主持了第一场圆桌,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林常乐、万家基金总经理助理乔亮、粤开证券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助理王晶、华润信托资管部高级投资经理杨婧雅、中信信托资深研究梁超就“新生态下的资产配置与基金评价”展开讨论。
在第二场由中泰期货金融机构发展部副总经理刘沐青主持的圆桌论坛中,中泰资管组合投资部副总经理陈静思、稳博投资创始人郑耀、平方和投资创始人吕杰勇、皓兴科技创始人朱郑铂就“私募基金发展新机遇”述说各自的行业新观察。
市场对私募机构提出更高要求
近年来,私募基金在资本市场的改革大潮中实现了快速发展。
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我国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超过2.2万家,管理基金数量超过15万只,管理基金规模达到20.33万亿元。
冯艺东指出,私募机构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载体,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维护市场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运行回归正常轨道,股票发行全面实行注册制,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日益多元化,对私募机构的创新、研究、投资等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冯艺东表示,中泰证券今年继续举办第三届私募大赛,一方面希望通过搭建专业的资产配置、资金对接平台,挖掘、孵化、培育一批优秀的私募机构,进一步提升私募基金规范运作水平,助力私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希望强化机构投资者与私募管理人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与优秀私募基金共同打造互利共赢的新局面,共促资本市场健康稳健发展。
中泰证券总经理冯艺东
吴志坚提到,在新时代金融改革的背景下,资管行业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和调整,整个行业规范化、透明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业内各方机构都必须要承担起更大的责任,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和影响力,并积极创新,为行业和自身发展做出更多的努力。
中证金牛董事长吴志坚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所节制
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有一定的复杂性,如何正确判断当前经济形势,成为包括私募在内的机构投资者及普通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高培勇表示,做宏观分析不妨把“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作一下适当的分解来加以体会,首先发展是首要任务,或首要任务是发展,做好2023年的经济工作非常重要,也非常关键;其次,现在所要的发展不是一般意义的发展,而是高质量发展,要的是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GDP,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具体目标是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
对于“牢牢把握”这个关键词的理解,高培勇认为有两方面的信息传递,一是这个首要任务的方向非常重要,要的发展是高质量发展,不是一般意义的发展,发展不能偏离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二是在当前切实存在着有可能偏离高质量发展轨道的隐忧。
“因此,要确保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的实践,要确保做到高质量发展能够抓住要害,踩到点,落到实处,不走偏变样。”高培勇如是说。
高培勇提到,要特别关注在当前宏观经济运行当中的一些特殊的现象,比如拼经济,要以拼的态度加大力度做好经济工作,确保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基本定义就是要全面地实现今年发展的各项预期目标。
如何去拼经济,怎么拼?高培勇提出要突出“新”,拼经济要走新路,理念、思想、战略要立足于高质量发展阶段,而不能回到高速增长阶段。
对于宏观调控的导向,特别是宏观扩张的力度,高培勇认为,同样要根据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按照新发展理念来加以仔细把握。
高培勇指出,当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所节制,而非以大水漫灌来衡量;宏观政策的配置也需要讲成本效益分析,既要看宏观政策扩张带来的GDP增速等效果,也要看付出的成本,只有效益大于成本,得大于失,才能干。凡涉及宏观政策分析的场合,强烈建议把有关宏观政策成本效益看清楚、讲明白。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学部委员高培勇
经济转型核心是扩大中产比重
中国经济如何实现二次转型,中特估未来进一步的空间如何?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
李迅雷认为,经济转型必须推进改革,触动利益格局。改革收入分配机制需要时间,但不能因为利益摩擦太大就不推进改革,核心是增加居民收入,尤其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需要加快,即扩大中产比重。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
“只有扩大消费,才能保持内循环的畅通,有利于形成新的发展格局。”李迅雷坦言。
地方债务风险近期被市场所高度关注,李迅雷给出有效降低地方债务风险的五大建议。
一是降低债务成本,如地方政府发行再融资债,通过政策性银行或商业银行的低息资金来降低债务成本;二是拉长债务期限,非债券类债务展期,如遵义道桥实践银行贷款展期;三是盘活国有股权,即从土地财政到股权财政;四是扩大地方债务限额的空间,中国政府的杠杆率水平总体不高,我国2022年末地方专项债空间只有1.1万亿元、一般债空间1.4万亿元,可以扩大;五是按照国家财政要提质增效的要求,对专项债的用途要严格限制。
李迅雷称,国有经济在我国经济体制内占重要作用,其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明显。在盘活央企优质资产、助推央企做大做强的思路之下,首先要增加资本市场对央企的价值认同,从而引领社会资本对央企的价值认同。
“要提高资金对于上市央企的投资回报率预期,一是要提高国企的分红比例;二是要通过国企改革提高国企基本面;三是结合中国特色估值,引导资金加大国企价值认同。”李迅雷如是说。
中特估未来的投资线索有哪些?李迅雷认为,一个线索是从央企到地方国企,当前地方国企上市公司估值较低,与央企上市公司和非国有上市公司相比仍有较大的估值修复空间。
私募产品配置存六大趋势
随着行业发展,及行业规范的出台,私募基金行业优势尽显。
刘凯认为,国家政策支持,资本市场体制机制日趋完善;种子基金、产品代销促进行业发展壮大,机构投资者成为未来主流;私募基金已成为资管行业第二大支柱,综合拓展机会多。
中泰证券机构委副主任兼机构销售部总经理刘凯
与此同时,私募行业的劣势也需加以关注。
刘凯指出,私募基金业发展还不成熟,业务链条还不够系统和完善,头部化集中趋势明显,私募机构数量及管理规模结构呈现长尾特征,竞争日益加剧。
综合优劣势来看,私募基金仍然充满大量的机会。
刘凯提到了配置产品的六大趋势,分别是房地产资金转向;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公募转融券政策,促进了券源的丰富;MOM新规,有利于银行理财子直投私募;信托非标转标。
随着科技的进步,私募基金行业同样面临着一些技术“威胁”,刘凯举例称,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算法、以及整合能力等。
刘凯指出,科技与交易结合,用科技赋能,如券商赋能的极速交易、多空互换DMA、算法交易等,近年来,券商为不同策略不同交易频率的私募管理人提供多元化、定制化的交易场景。提供的高频量化交易技术服务成为各家券商及供应商的投入重点,多家券商以此项技术服务吸引高频量化私募合作,部分券商采取自主研发方式如中泰、华鑫、东财。
量化交易技术将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
量化私募的行业发展方向以及新兴技术在量化交易中的应用,受到私募行业及市场的高度关注,蒙玺投资创始人总经理李骧就此发表了专题演讲。
李骧指出,整体而言,量化私募的政策监管环境趋严,稳健型收益受青睐,对冲工具增多,竞争日趋激烈,量化策略的拥挤度不断提高,获利难度不断上升。
蒙玺投资创始人、总经理李骧
面对上述行业现状,李骧认为目前解决路径有两条,一是积极挖掘更多新的因子,让策略更多元化、类型更丰富,通过提升收益的多样性来淡化因子的周期性;二是由中高频向中低频的信号和策略拓展,扩充策略的容量。
李骧提到,未来量化交易技术将进一步与人工智能、新型计算机技术和金融科技融合发展。
重点包括,人工智能在量化交易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可以实现对市场的深度研究和精准预测,从而提高交易决策的效率和精度。
新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将加速量化交易的演进,量子计算机、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交易者更细致、更快速地处理数据,实现高效的交易决策。
金融科技的广泛应用将带来全新的交易方式和市场模式,投资者可以利用金融科技平台进行自动化交易、模拟交易等操作,与其他投资者分享交易策略和洞见,从而实现风险控制和利润提升。
圆桌一:新生态下的资产配置未来有两大机遇
清华大学全球证券市场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徐之恺主持第一场圆桌论坛,对话嘉宾包括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林常乐、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乔亮、粤开资管总经理助理王晶、华润信托资管部高级投资经理杨婧雅、中信信托资深研究员梁超,就“新生态下的资产配置与基金评价”展开讨论。
林常乐认为,市场未来发展可把握两个机会,一方面是通过风险管理技术的提升,在内卷的市场需要用比较薄的阿尔法做出更高收益率的时候,需要用风险管理的技术加显性、隐性杠杆;另一方面,利用资产配置业务和技术把更多类型的策略打包起来,服务资金端的需求,在资产配置的维度解决相当于第二笔钱,需要紧跟风险平衡的要求。上述两方面将在近一两年显现出来。
乔亮指出,长期稳定的超额收益往下走必然是大趋势,债券是绝对收益的重要拼图之一;做资产配置的核心是,把客户真正意义上的需求跟他实际能够承受的东西匹配起来,需要做好投资者教育。
王晶称,FOF是作为资产配置非常重要的工具,分散化是FOF非常显著的特征,FOF机构可以通过对全市场基金的覆盖研究、筛选、动态跟踪和观察、动态化评估进行优选,一系列的工作是为投资人实现解决投资人痛点。
杨婧雅分享了信托行业近年对私募配置的变化和思考,她认为,非标资产在居民资产配置中的作用一定会被标品逐渐替代,在FOF管理人筛选上,信托主观上有自身的资源禀赋,同时量化以及其他另类策略上是非常依赖合作伙伴,也包括这几年发展很多的归因模型也是合作伙伴。
梁超分享了信托考虑、评价私募基金采用的方法和切入点、目的的差异性,他指出,FOF跟TOF目标客户有一定区别,信托客户更喜欢偏稳健、偏可预期的收益状态;TOF业务开展过程中对风险控制要比FOF严,TOF业务更多希望实现相对可预期的收益;TOF业务更加集中在偏大厂策略,以及可预期范围内的规模以上管理人更多一些,而传统FOF类业务对于特质或者新兴管理人选择更偏重。
圆桌论坛二:私募基金发展新机遇
第二场圆桌论坛是关于“私募基金发展新机遇”,主持人是中泰期货金融机构发展部副总经理刘沐青,对话嘉宾均是行业领军人物,其中包括中泰资管组合投资部副总经理陈静思、稳博投资创始人郑耀、平方和投资创始人吕杰勇、皓兴科技创始人朱郑铂。
陈静思认为,从FOF管理人来看,一个私募基金想在行业里做到牛市业绩保持在前面,熊市可以把回撤控制比较好的话,被选择的概率就会比较大;私募基金需要做全自己产品线,差异化策略可以发行给客户不同的产品,私募基金也需要弱势市场上吸引更多的客户。
关于私募行业应用的算法交易的现状、痛点和趋势,朱郑铂称,越来越多的私募尤其是量化私募开始注重算法交易的应用,痛点是因为大家刚开始接触,所以还没有最佳执行的概念;趋势是算法交易会越来越多被广泛地投资人所认可和使用。
郑耀称,私募基金行业越来越“卷”,量化私募不应该把自己的方法论框定在一个固定范围内,未来需要做出面向未来更加有效的策略。行业内卷带来的一个情况是,投研过程中需要经济效益,所以要把所有细节做到极致。
吕杰勇认为,策略要做好还是从历史视角、长期视角看,首先有收益率,其次有稳定性,稳定性不是说几个月的稳定性,起码应该看一年或者很多年的周期上的稳定性,这样更难能可贵的。还有很重要的维度就是容量,同样一个策略如果容量更大的话,这也是考验一个管理人的本身能力。
1400+基金参赛,指增策略绝对收益率均值达18%
在本次论坛中,中泰证券XTP杯中证金牛第二届私募大赛年度榜单重磅揭晓,大赛群英荟萃,角逐激烈,参赛基金已增加至1400+只。
回顾一年赛程期间,资本市场经历了宽幅震荡,九大策略赛道各支参赛产品尽显其能,在年度赛程统计中取得了优异成绩:CTA策略平均收益为-0.55%;市场中性策略平均收益为2.81%;复合策略平均收益为4.92%;套利策略平均收益为5.39%;市场中性策略平均收益为5.62%;股票策略平均收益率为9.44%;可转债策略平均收益为11.3%;债券策略平均收益为15.48%;指数增强策略超额收益率平均为9.05%,绝对收益率平均为18.68%。
各家私募管理人各展所长、激烈角逐,排名前列的产品相对平均收益水平明显偏高。
在本次论坛上,中泰证券中证金牛第三届私募大赛正式启动。
附:中泰证券XTP杯中证金牛第二届私募大赛获奖榜单
l市场中性策略年度榜单:
l市场中性策略年度榜单:
l债券策略年度榜单:
l可转债策略年度榜单:
l股票多头策略年度榜单:
l指数增强策略年度榜单:
l CTA策略年度榜单:
l套利策略年度榜单:
l复合策略年度榜单:
注:以上展示的是符合参赛要求的部分产品排名,且各组排名展示产品数量不超过二十只。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