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站在智慧医疗的“肩膀”摸索数字医疗路径,到践行数字医疗服务,用数字技术为医患撑起院外管理的“伞”,一二三智慧医疗成功从1.0步入2.0,开启一二三数字医疗新征程。
一二三数字医疗集团创始人兼CEO刘延斌介绍,一二三数字医疗是在专科专病领域提供整合型全病程管理服务的数字健康企业。相比于智慧医疗的称呼,一二三数字医疗可以更全面、直观地反映公司业务模式和业务场景,有助于更好地建立品牌形象和市场认知。
以院外管理为发心 创办一二三数字医疗集团
“我和延斌第一次见面就达成了共识,我们要凭借数字技术的力量,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数字化全病程管理服务。”在数字医疗兴起的年代里,一二三数字医疗的故事源于两位创始人的初次见面,更源自于疾病管理数字疗法在国际上的成熟应用。
一二三数字医疗集团联合创始人毕佳介绍,国外数字疗法的应用相对成熟,疾病管理疗法证实,通过循证医学,整合分析患者体征、病历信息、患者每日健康数据等可以形成有效的疾病预测机制,并为较高的疾病复发风险和并发症发生风险提供警示和预案,避免往重症发展。
早在十多年前,国际上已经开始了对数字医疗探讨,新冠疫情发生后数字医疗的呼声更是水涨船高,不断有新的数字疗法获批。2019年设立的《柳叶刀-数字医疗》子刊上,关于数字疗法在疾病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
伴随着数字医疗改变了欧美多国患者的生活状态,国内对数字医疗有了更大的期许。现阶段,患者的住院时间从早前的5到7天变为3至5天,院外俨然成为疾病管理的主“战场”。在人力、物力有限的前提下,数字医疗有望在患者院外管理上大展拳脚。
实际上,公立医疗机构无暇开展院外管理,而做普惠型院外管理的服务机构更是凤毛麟角。这使不少重疾患者由于缺乏专业院外管理,不断在疾病复发和再发中挣扎。
这样的无助和无奈对于一二三数字医疗集团的两位创始人而言有着切身体会。
两位创始人都经历过亲人因缺乏院外管理而导致疾病恶化的经历。毕佳更是坦言,如果父亲在当下这个阶段生病,自己能在院外管理方面提供更专业、持续的优质服务,从而获得相对满意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为了不让这样的遗憾,成为更多人心里的一个坎,两位创始人初次见面便一拍即合,于是一二三数字医疗在新冠疫情严峻的2020年应运而生,迎来了向上生长期。
以患者为中心 做深做细疾病管理服务
医疗的进步和发展需要整个社会参与,一二三数字医疗能在群雄争霸的市场立足既有创始人独特战略部署,也离不开社会各方的支持。
公司创立之初,复旦大学六次产业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看好公司发展赛道参与支持建设,助推一二三数字医疗走得更久远。
“我们一开始就认准肿瘤、辅助生殖、器官移植这几类重大疾病。”一二三数字医疗集团创始人兼CEO刘延斌介绍,这类患者带病生活时间长,院外跟踪指导和康复服务尤为重要,这关系到疾病治疗的长期效果、远期并发症及生存时间。
为了更好的服务这类患者,一二三数字医疗成立初期就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创建研究型互联网医院,做深、做细专病数字化全病程管理服务,运用患者报告结局个案管理方案,不断研究改进服务短板,形成“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升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我们以患者长期获益为目的,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搭建专病整合照顾管理系统,组建多学科综合服务质控团队,将服务管理与科研真正结合在一起。”刘延斌表示,在长期数字化全病程管理过程中,公司发展的三大关键标识——连续性主动管理、循证智能平台、服务即科研模式得到患者、科研工作者以及市场的认可。
以三大关键为核心实现院外管理一病一患一方案
服务好患者,服务好科研是一二三数字医疗的初心,公司围绕连续性主动管理、循证智能化平台、服务即科研模式三大核心理念,通过DSICM为患者开展院内院外一体化的连续性主动健康管理服务。公司依托科技文献出版社海量医疗健康文献作为循证基础,携手临床专家为患者院外管理制定一病一患一方案,帮助患者规范治疗。
一直以来,公司联合三级以上医院科室及医生为癌症、辅助生殖、肾脏移植等重大疾病患者提供院内院外一体化、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多对一”数字化全病程管理服务。同时,将患者管理过程作为科研对象,及时获得疾病管理临床证据和改进措施,优化病程管理服务,实现科研成果转化。
过去几年,一二三数字医疗在患者管理服务和科研转化路径上,深入参与医学科研项目,优化升级“整合管理”系统,高质量、高效率在专科专病领域开展数字化病程管理研究和生态服务。公司依托支持单位先天优势通过循证智能医学模式,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践行服务即科研模式,帮助医学科研人员开展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学研究,减轻医务人员重复性工作压力,给患者带来更好的院外管理服务。
今后,一二三数字医疗将进一步为疾病管理、产业服务、科学研究等进行数字赋能,使数字医疗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服务于科研,服务于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