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丁是在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的学生,刚入小学时,他有点胆小。班主任了解后才知道,原来小丁父母工作繁忙,他一直与比较强势的奶奶一同生活。如何改变奶奶的“包办代替”的教育理念?班主任动足脑筋,邀请祖辈入校园参与活动。看到怯懦的小丁,奶奶逐渐改变了严苛的教育态度,老师也纷纷鼓励小丁展示自我。渐渐地,小丁变得自信起来,学业成绩也有进步。如何让学校、家长和社会各司其职、携手共进,给孩子营造更科学、更宽广的成长空间?日前,在徐汇区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论坛暨徐汇区家庭教育示范校授牌仪式(小学专场)上,类似校家社共育的例子还有很多。
现在推行的导师制,让师生之间成为朋友。孩子因为喜欢音乐,想选择音乐教师作为自己的导师。而家长却认为,找语数外等学科教师成为导师更好;学生想参加小队活动,家长却因为怕影响了学业成绩百般阻挠……家是温馨的港湾,家人因爱相依,可是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亲子间却常常出现“想说爱你不容易”的现状。活动伊始,上海市徐汇实验小学和上海市西位实验小学聚焦当下亲子矛盾冲突的热点问题,先后表演了情景剧《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折射了当下小学生亲子之间的常见矛盾。
如何求解?记者了解到,眼下,徐汇区各个小学都在家庭教育上发力,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书记、校长吕捷,上海市徐汇区建襄小学书记、校长陈静立足教育主阵地的角色,畅谈“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经验,通过辐射徐汇区家庭教育示范校经验,进一步优化育人理念,提升教育艺术,润泽孩子心灵,保驾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建襄小学地处天平社区,人文气息浓郁,“大院大所”集中,家长资源丰厚。实现校内外资源上的深度融合,时空的上密切衔接、教育上的积极互补,为学校发展提供支撑,同时惠及家长育人水平提升和学生健康发展成为建襄小学的一大特色。
陈静介绍说,多年来,建襄小学形成了《家,孩子从这里起步》家庭教育基础课程。主要包含家长学校及成长仪式,向家长传递学校的办学理念,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此外,学校积极打造《幸福60分》家庭教育特色课程,倡议家长每天抽出时间,通过亲子阅读、亲子劳动、亲子健身等方式陪伴孩子度过高质量的亲子时光,让家庭教育更好地成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和纽带。
这两年,建襄小学结合教育部重点课题《社会情感学习理论下小学生心理韧性培育的校本研究》研究,向全体家长就家庭教育困扰及教需求进行调研。如何提升孩子学习的内驱力、持久力;如何培养孩子的积极心理、人际交往;如何指导孩子的情绪调控、培育强大的心理韧性等是当下家庭教育面临的真问题。这是挑战,但同时更是校家社协同教育的契机。基于此,建襄小学还打造了《父母同行》家庭教育个性课程,为家长提供更为精准家庭教育指导。
而针对祖辈参与孙辈的教育和生活管理日愈增多,也造成学生自理能力不足、胆小等现状,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还成立了“祖辈俱乐部”。
校长吕捷介绍说,学校通过问卷调查,将祖辈教育划分为:民主理解、惩罚权威、过度溺爱、过度关注、拒绝否认五种教养类型。通过班主任一对一指导以及学校祖辈俱乐部两条路线,双管齐下。班主任锁定干预对象,确定干预目标,制定干预方案,以学期为单位进行效果检验;祖辈俱乐部成员则通过讲座、沙龙、读书会、送课进校等活动不断提升自己,最终实现祖辈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转变,从而促进孩子快乐成长。
校家协同接力,“双向”精心培养,就给孩子一份心灵的力量,也就达成了喜人的育人效果:一是祖辈过于关注的思维定势逐渐得到改正,在家庭中能够主动放手、放心,主动示弱,主动融入到孩子的世界,与孩子平等地交流,凡事都能注重先听听孩子的意见,什么事都让他想一想,让他自己先做一做,即便没做好,也不怎么发脾气了。二是孩子逐渐走出了自己的“小圈子”,敢于敞开自己的心灵,敢于在家长面前大声说话了,敢于在困难面前说“我试一试”,在课堂上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三是班级同学互帮互助的同时,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同学们都反映,班级就像“向日葵”一样,团结在一起,面向阳光,茁壮成长
作者:张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