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这门学科隐藏着孩子未来的无数可能。
有人说,学霸和学渣的差距在英语,学霸和学霸的竞争在数学。然而,学霸和学神之间真正的差距,却在语文。语文学的是识字、阅读理解和写作,它是打开理解大门的钥匙,是连接思维的桥梁。如果语文学不好,其他科目迟早也会跟不上。
事实上,语文的重要性远超我们的想象。它不仅决定着孩子眼下的成绩,更决定着孩子未来的世界。
为了帮助孩子们学好语文,朝华出版社出版了这套“大语文三书”:《孩子,语文一点儿也不难》、《孩子,为你自己读书》和《孩子,作文其实很简单》。
书中收录了余秋雨、周国平、梁晓声、叶圣陶、朱自清等45位文坛大师,关于字词句、阅读和写作的切身体会和深刻理解,帮助家长和孩子们树立信心,知道该如何学习语文。
接下来,咱们一起看看这三本书的内容。
书一开篇,就借用叶圣陶老先生的话告诉我们:学语文要在实践中养成习惯,知道一点就做到一点,知道几点做到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了好习惯,就能学好语文。
比如写一句话,完了要加句号,就是好习惯。
学会一个知识点,或者是懂了一个学语文的习惯,就在实践中用起来。写作文也好,说话也行,用久了,掌握的全是好习惯,语文自然没问题。
除此之外,叶老先生还分享了学好语文4大基础的经验:
明确知道字的每个意思,每种用法,写正确,写熟练。
学会比较词的细微区别,正确运用。
比如精密、严密和周密,虽然都带“密”,但每个侧重点不一样。
精密一般形容仪器精密,严密指的是结构严密,而周密侧重思虑细致周到。
句子由字词构成,分主要部分和附加部分,我们在学的时候,要抓住主要部分,认清它的附加部分,辨别它们之间的关系。
语文离不开作文,想要写好作文,就要会分析优秀文章:
明白文章的开头怎样写;
知道为什么这样写;
看一看第2句和第1句是怎样连接,第3句和第4句又是怎么连接的;
第2段和第1段有什么关系,第3段和第2段的又有什么关系。
这本书特别适合家长读。读了辅导孩子时,知道该从哪些方面辅导孩子,不至于孩子出现一点问题,就着急上火六神无主。起码问题在哪,该怎么解决,都会心中有数。
家长知道阅读重要,但是孩子们仍然读得不多。这是因为现在的孩子,可选择余地太多,视频、游戏每一样都足够吸引人,他们忘记了读书。
《孩子,为你自己读书》就是为了唤醒孩子们的读书欲望而写。
整本书的结构非常有趣,前两个部分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读书,第3部分讲述读书要有选择,第4部分则介绍如何文学阅读,第5部分是大师们的阅读历程,也是他们的读书经历和方法分享。
每个部分都是大师们关于读书的分享,读起来也觉得既有趣又有意义。
书的前两个部分列举了梁晓声、胡适、季羡林、肖复兴、周国平、梁实秋、毕淑敏等数10位文学大师与书之间的故事,让孩子明白多读书的好处,愿意读书。
在这些大咖当中,我最欣赏赵丽宏老师的感慨:
在介绍读什么读书时,汪曾祺老先生的说法是要多读书,无论什么书,只要读了就有收益。
他读的书很杂,有节令风物民俗,有方志游记,有草木虫鱼,还有书论画论等。
我特别喜欢汪曾祺老先生的文字,读起来像朋友的絮叨,亲切平淡又饱含深意。一直想要学习他的行文风格,看了这本书,才知道汪老先生是读了太多的杂书才有这样的成就。
他这里的杂书,并不是什么书都可以,而是科目比较杂的经典。读时想读哪本就读哪本,能看进哪本就看哪本。不拘泥于体裁的阅读,才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书的最后一部分,7位大师谈了自己的方法或经历。
童行白先生谈了如何才能提高读书的速率和效率。姜建邦先生提供了一些有效的读书方法,比如要情绪安定,在身体健康的时候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读书等等。
大师们的经历告诉我们,大家都是读了很多书,才有了如今的成就。这也应了流传甚广的那句话:语文就是要多阅读!
对于孩子们来说,学语文最头疼的莫过于写作。
从一二年级的看图写话到五六年级的记叙文,他们一直抓耳挠腮,不知道要写什么。每一次的写作课,都是他们最难捱的时光。
《孩子,作文其实很简单》用5个部分来教孩子们认识写作,学会写作。
书的第1部分先打消孩子们的顾虑,告诉孩子什么是作文,为什么要写作文;第2部分介绍如何积累更好的素材;第3部分阐述写出好作文需要哪些基础;第4部分指出如何写作文的框架;第5部分是大师们创作的几个阶段,也就是大师们的写作经历和经验。
在大师眼里,写作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没有什么比沉浸创作更欢乐。写作的技巧也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而是我们还没有参透其中的奥秘。
赵丽宏老师对写人物的见解,就让我读了豁然开朗。
赵老师认为,写人物的最高境界,就是把人物的精神和感情写出来,写得生动传神,写出人物个性。这样不但要写外表,还要刻画出他们的内心世界。
如何做到呢?就是写体现人物性格的细节、情景和故事。它们可以生动传神地体现人物的情感和性格。
比如朱自清的《背影》,只是写了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一件小事,就能令无数读过的人儿热泪盈眶。
为什么父亲买些橘子,就能让大家感动呢?因为这个细节生动地体现了父爱。
父亲微胖,行动不便却还愿意翻越栅栏买几个橘子,防止孩子旅途中口渴和无聊。爱孩子,才能想到他需要什么,这就是父爱的体现。
写作文时,把最能体现人物行为的细节描述出来,让读者看了有和我们一样的感受,就是写好人物的秘诀。
知道了写人物的方法,我们身边的人那么多,要写哪些人物呢?赵老师的建议是,可以写熟悉的长辈和朋友,也可以是匆匆见过一面的人物。
之所以写谁,是因为他们的某些言行举止吸引了我们,感动了我们,引起了我们的联想和思索。
赵老师曾写一篇文章,名字是《亮色》,主人公是一个残疾人。他坐着轮椅去菜市场买菜,顺手买了一束鲜花回家。这束鲜花的价格远高于蔬菜,他为什么买这个鲜花?是为谁而买?
赵老师看到陌生人产生了很多想法,构成了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
关于描写人物 ,赵老师认为可以用大量的细节和情景,详尽地写,也可以是一两个细节,甚至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表情,寥寥数笔就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人物,写出了他们的真心情就可以。
读完这本书,看过大师们的创作历程,孩子们会打消写作文的顾虑,心中有所章法,按照书中的方法操练起来,作文一定会越练越优秀。
大语文三书,在大师们的亲身故事中隐藏着开启语文天地的三把钥匙。
第一把钥匙,教我们认识语文之“根”——重视基础,在实践中练习;
第二把钥匙,引领我们走进语文之“海”——多阅读;
第三把钥匙,则是通往语文之“峰”的秘道——写作时抓住细节。
拥有了这三把钥匙,孩子们便可领略语文的广博与深邃,在大师们的悉心指导下,逐步登上语文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