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速天气 资讯 专家建议:对我国有限的钾资源应实行保护性开采

专家建议:对我国有限的钾资源应实行保护性开采

我国钾资源储量之首的柴达木盆地钾资源告急,这是权威部门最新核查中发现的。对我国这样人口众多、钾肥需求量大、钾资源有限的国家来说,此结论立刻引发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青海省自然资源厅盐湖管理局局长李勇更是直言,我国钾资源整体不足,全国范围内钾资源紧缺,为保障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我国不能过快消耗国内资源,应尽量用国外进口替代。另一方面,我国钾肥“三三三制”战略取得成效,中资企业在老挝的钾肥生产能力正在快速提升,有望在2027年形成千万吨钾肥产能。老挝钾肥规模生产基地已形成。为此,一些业内专家学者建议,对国内有限的钾资源应实行保护性开采。

我国钾资源储量有限,过度开采引发钾资源贫化

钾肥素有“粮食的粮食”之称,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种粮就需要化肥,化肥对粮食增产贡献率在40%以上。在三种单质肥中,由于我国的煤炭资源丰富、磷矿石储量世界排名第二,氮肥、磷肥都已实现自给自足,而钾肥年需求量达1700万吨,每年约50%以上的供应量依赖于进口,还有56%的耕地处于缺钾状态。这是源于世界钾矿资源集中度较高,根据 USGS《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 2023》,2021年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储量分布分别占全球钾盐储量的 31%、21%和11%,三者合计占比达 63.0%。我国钾盐储量占比仅为9%,从资源形态上来看,我国钾盐矿床以现代盐湖型为主,占比约九成以上,且主要集中分布在青海、新疆和西藏。与全球主流的固体钾矿相比,盐湖型钾资源开发难度大,工序复杂。并且,一些钾盐矿处于缺水地区,开发难度较大,因为钾肥生产需要大量淡水支撑。即使这样,我国钾肥生产企业还是克服了重重困难,硬是将钾肥产量提升到800多万吨/年,居世界第四位,列在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之后。但是,大量开采也引发了主产区钾资源的贫化。

据半月谈记者调查,青海省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其钾盐储量居全国首位,占全国钾盐保有量近八成,是我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然而,权威部门最新核查发现,柴达木盆地一些富含钾盐的盐湖资源告急。经多年开发,盐湖资源无论是固体矿还是液体矿,钾资源品位都在降低,矿藏厚度变薄,钾资源后续保障难度加大。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盐湖,为世界第二大盐湖,钾盐累计查明资源储量4.05亿吨。但青海省自然资源厅2022年资源核查发现,察尔汗盐湖钾资源总共3.4亿吨,其中还包括大量的低品位矿。严格来说,目前仅剩1亿多吨钾资源可供开采。另据测算,柴达木盆地33个盐湖中的23个探矿权平均寿命仅有17年。除察尔汗盐湖可开采年限尚可维持35年外,一些盐湖资源已濒临枯竭。

半月谈记者调查中发现,钾肥属于国家紧缺物资,各钾肥企业多年来不断扩能,但由于缺乏科学规划,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钾肥企业粗放式开采,导致资源利用率低,卤水水位下降,资源贫化加剧。据了解,自1958年开发至今60多年来,柴达木盆地盐湖共设有33宗采矿权,目前有21宗在产。部分企业已难以维持生产,有的固体矿基本消耗殆尽,资源现状不能满足现有生产规模要求。

“三三三”战略与老挝钾肥规模化生产基地形成

为了保证钾肥长期稳定供应,我国早在“十五”规划期间便提出了钾肥供给“三三三制”策略,即国产、进口、境外基地各占1/3。加快境外钾盐基地建设一直是我国钾肥保供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中资企业已在老挝、加拿大、泰国、哈萨克斯坦、刚果布、埃塞俄比亚等14国家不同程度参与钾盐矿开发和组织钾肥生产,但缺乏统筹,力量分散,且受资金、技术、资源、投资环境等限制和影响,在大多数国家进展缓慢,但在老挝却是另一番景象。

2020年1月,亚钾国际经过资本重组引入了新的投资者,调整了新的管理团队后,制定了“资源、规模、创新”的六字战略,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在老挝就建成了东南亚最大的钾肥厂,已达到100万吨/年钾肥产线,目前第二个100万吨处于达产过程中,第三个100万吨正在建设,公司计划在2025年实现500万吨的钾肥产能,远期可达1000万吨/年产能。2023年4月底,东方铁塔也公布了老挝100万吨钾肥产能建设完成并达产。可以说,在钾肥“三三三制”策略指导下,老挝钾肥供应基地已形成,老挝找钾先行者打开了我国钾肥进口保供的新格局。

亚钾国际在老挝钾盐开发的成功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国内其他企业前往老挝开发钾矿的热度。东方铁塔在100万吨/年产能基础上准备再扩建100万吨/年的钾肥产能,藏格矿业计划在老挝万象地区准备投资建设200万吨/年钾肥项目,云天化万象项目启动了年产50万吨/年钾肥建设项目,中水电集团的老挝钾肥项目已准备划转给央企国投集团接手重启,我国在老挝的钾肥生产能力有望将达到1000万吨/年,可有效填补我国每年700-800万吨的钾肥需求缺口,彻底解决我国钾肥供应长期被国际寡头供应商卡脖子的困境,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

从资源安全角度,专家建议对国内钾资源实行保护性开采

面对国内资源严重不足,国际形势复杂的局面,国家高度重视资源安全,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要求“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由于钾肥行业的健康发展关系着我国粮食种植和农业安全问题,近年来也得不少领导和行业专家的关注,包括杨建平、葛红林、宁吉喆等多名政协委员在几次“两会”上均对我国钾资源战略如何发展积极谏言建策。

早在2018年,杨建平委员就曾表示,“我国农业发展对钾肥的需求量巨大,但国内钾盐资源储量少、品位低是业内众所周知的事实。”他也指出“应对我国现有钾盐资源实施控制性开发,合理规划国内钾肥产能,整合钾矿资源,减少野蛮开采,以延长钾盐资源可采期限,实现开发、生产的可持续。同时,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加强生产管理,提高钾盐资源开采加工效率,提高采选综合回收率,降低资源消耗,并加强对低品位、难开采钾盐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由于当时境外“找钾”成果未显,为了保障国内粮食安全和钾肥供应充足,这项议案在提出后并未产生太大的反响。

据半月谈4月25日报道,面对青海省自然资源厅2022年资源核查的钾资源告急的结果,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总工程师潘彤分析道:柴达木盆地内有一半以上的查明资源量不能支撑大规模开发:一是西部缺水,钾肥开发需要大量淡水支撑;二是西部盐湖氯化钾储藏结构不好,岩石较致密,开发难度大。青海省自然资源厅盐湖管理局局长李勇更是直言,我国钾资源整体不足,全国范围内钾资源紧缺,为保障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我国不能过快消耗国内资源,应尽量用国外进口替代。

日前,针对国内钾资源告急、海外找钾成功,葛红林会长建议,“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一是鼓励境外钾资源项目持续开发扩产,特别是老挝已形成的规模化生产基地;二要鼓励这些企业将钾肥产品积极回国进入市场流通,稳定供应才有助于价格稳定;三是呼吁对国内有限的钾资源实行绿色、保护性开采,保护国内的存量资源。”事实上,美国在石油战略上也一直奉行保护性开采的战略,尽管其“石油储量够用100年”,约占全球总储量的六分之一,即使面对石油短缺油价高涨危机,美国仍然坚持保护性开发,转而在其他国家如美洲、非洲等地进行投资开采。5月9日,在第二届亚洲矿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景文说。“强化与中亚、西亚、东南亚和远东的矿产资源合作,推动形成矿产资源安全伙伴关系,保障陆上矿产资源供应安全,构筑国家矿产资源‘安全防线’。”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认为,在美国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美元大幅度贬值已成趋势。国际矿业开发正是实现我国庞大的外汇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手段。并建议:“经过这些年的实践,当前比较合适的方式应该是民营企业先“走出去”,在获得资源尤其是大规模的优质资源后,国企再跟进,与民营企业形成矿业集群,共同开发。”

农业安全关系国计民生。面对当下日益复杂的地缘政治局势,保持我国有限钾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钾肥行业健康发展已成为新课题,如何最大化发挥好老挝钾肥生产供应基地的效用,为我国粮食安全生产形成更长期稳定保障也值得我们好好研究。

记者:张勇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su173.com/alarm/a43113.html

专家建议:对我国有限的钾资源应实行保护性开采

极速天气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专家建议:对我国有限的钾资源应实行保护性开采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专家建议:对我国有限的钾资源应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