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5月11日讯(记者 王娟 通讯员 天桥融媒刘如嫣)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落实“双新”“双减”要求,围绕济南市“新课堂”项目,响应区委、区政府“筑基赋能”活动号召,进一步优化区域基于标准理念的“有效课堂”构建研究,推动全区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深度变革,5月10日,天桥区召开中小学“品质课堂”建设启动会。
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庆华,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院长助理武先玲,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课程与资源部主任曲文弘,区教体局领导班子成员,驻区义务教育阶段市直学校校长、民办学校校长,局机关各科室负责人,区属各中小学学校校长、分管校长参加会议。会议由区教体局副局长马海燕主持。
刘庆华以《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为题,介绍了济南市“新课堂”项目。刘院长从“新课堂”项目的逻辑起点、目标归旨、内涵表征、推进计划等方面对“新课堂”项目进行了解读。他指出,新时代有了新要求,新背景面临新问题,新要求催生新课堂。“新课堂”项目旨在搭建青年教师成长平台,通过团队年轻化,过程科学化,培训系统化,参与多元化,促使青年教师在课堂上发展,在课堂上成长,让课堂有生长,帮助青年教师实现职业生命的卓越成长,最终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技能硬的青年骨干团队,创生一批具有鲜明济南特色的“新课堂”教研品牌和研究成果。
区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孟丽华强调,要聚焦“课堂”,充分认识“品质课堂”建设的重要性;要聚焦“品质”,充分把握“品质课堂”建设的关键点;要聚焦“落实”,充分保障“品质课堂”的落地实施。让“品质课堂”成为校长领导力发挥的主战场,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练兵场,成为研究成果应用的主渠道。
孟丽华勉励大家,用扎扎实实的行动承载起天桥学子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承托起区域百姓对优质教育的殷切期盼,把我们的教育打造成天桥最核心的竞争力和最闪亮的“金招牌”。
天桥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中学教研科负责人阚世平解读了《天桥区“品质课堂”建设实施方案》;从一项根本任务、两个核心目标、三个基本要素、九项教学规范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天桥区“1239·品质课堂”的基本内涵;从理解“有效课堂”和“品质课堂”的关系、理解“品质课堂”是由“品·质”到“品质”的升华两方面,深入分析了“品质课堂”的主要特征和构建逻辑;明确了研究团队建设、实验基地建设、研究联盟建设、教师素质大赛、信息技术创新、成果培育推广这六项重点任务和具体的推进步骤,为各学校开展“品质课堂”建设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天桥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教科室负责人张忠彦立足科研视角,从应然之需、实然之境、必然之道三个层面,为学校围绕“品质课堂”建设开展教育科研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方法指导。她通过数据和案例生动地说明,做有组织教科研就是打通“现实”和“理想”的突围之路,架起“实践”与“研究”的生长之桥,探寻“平凡”向“卓越”的进阶之梯。她强调,学校要聚焦“品质课堂”建设要求,在原有课堂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成果导向,寻找新的研究生长点,催生出新的实践智慧,形成新的研究成果。
济南市新课堂项目组教师代表陈玉姣作了《一片初心,从“新”开始》的培训心得分享。陈玉姣从“以心育‘新’,启航新程”“唤醒推动,求变求新”“做中求学,以知促行”“星星之火,起势燎原”四个方面,分享了培训所学、研学所悟与今后的践行之路。接下来,区域15名“新课堂”种子教师,将继续以奋斗者的姿态,引领带动区域教师探索“新课堂”,助力“品质课堂”,在探索实践中拔节生长、逐梦前行。
2023年,是天桥区“强基层、强作风、强能力”三年行动的“筑基赋能年”。本次会议引领区域全面开启“品质课堂”建设的新征程,是对“三强”行动的积极落实。“品质课堂”全面启动的号角已然吹响,必将为全区新时代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新动力、探索新思路、凝聚新共识,为“教育强区”的建设书写更加美好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