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速天气 资讯 是什么让我们的育儿生活日渐疲惫?

是什么让我们的育儿生活日渐疲惫?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童行书院(ID:tongxingplan) 童行书院是为3-12岁孩子提供系统性通识教育的课外学院,致力于成为儿童通识教育的引领者。

“我们能谈一谈吗?”数月前,又一次深夜冲着孩子发完脾气,试图说服她早点睡觉之后,我再次陷入了愧疚与自责。

待孩子终于结束了哭闹睡下,我喊孩子爸爸过来,希望两人能够坐在一起谈谈心。

“我刚才又没有收住情绪。你说这是为什么呢?明明心里特别清楚面对孩子的情绪崩溃,我应该沉住气,看见并接纳她的情绪。

共情的方法,要让情绪自然流淌,我早已背得滚瓜烂熟。我也知道她其实已经非常困了,再撑一撑就睡了……可是为什么我就是在这种时候做不到心平气和、保持耐心呢?”

“因为你真的特别累吧。”他不假思索地说,“自己觉得疲惫和烦躁,就没有足够的耐心和好情绪去应对孩子的哭闹了。”

孩子爸爸的话一语中的。回想了一下,“身心俱疲”是近期育儿生活中屡屡冒出来的感觉,好像也没有做很多事情,却总觉得心情沉重。翻一翻和朋友们的日常对话,我惊讶地发现和我有同感的人似乎还不少:

“养个孩子真难。”

“好心累啊。”

“如果早知道养孩子这么麻烦,我当初可能就不生了。”

这些感慨先后从对话框中蹦出过。

我甚至还在社交网络上看到网友于深夜写下这样一段话:“孩子大了以后,我的母爱激素明显减退,感觉自己不那么爱她了,但出于责任,我又被迫爱她。多么复杂的人类感情。”

我当然爱我的孩子,我的朋友们亦然。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都是为人父母之后开始学习育儿理论,自诩或者立志要比父辈们懂得更多的科学育儿知识,避开育儿坑。

尝试照顾到孩子的方方面面,从最初的吃喝拉撒睡到之后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我甚至还报名参加过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试图更深入地了解儿童的发展。

我自认为是佛系母亲,崇尚顺应天性的理念,自然地屏蔽了因为竞争意识而引发的可能的焦虑。

我曾深切地期盼过,有了各种科学育儿理论加身,或许育儿之路可以走的更为从容淡定一些。

可究竟是为什么,我偶尔会惊觉地发现:不知道从何时起焦虑与烦躁已经悄然潜入了育儿生活的日常,时不时地会冒出来?

自己常常在期望收住情绪时发生崩溃,犹如大坝决了堤,又因为对自己的失望而陷入了自责与愧疚呢?为什么,我们都曾或多或少怀疑甚至后悔过自己生了孩子呢?

后来,我偶遇了几篇有关“育儿倦怠”的学术论文,至此解开了心中由来已久的困惑与疑问,也对于自己曾经反复陷入过却不自知的状态有了新的认知。

在一篇名为《育儿倦怠:它是什么以及为什么重要?》(Parental Burnout:What Is It and Why Does It Matter?)的文章里,作者介绍了“育儿倦怠”这一概念。

该概念的诞生追溯到本世纪八十年代,由比利时发展心理学教授Isabelle Roskam和Moïra Mikolajczak共同提出,学术界对于它的系统性研究却是最近十年才开始出现的。

人们好像只听说过“职场倦怠”,原来学术界还存在“育儿倦怠”这个名词?没错,“育儿倦怠”一词的英文是“parental burnout”。

字典中“burnout”有两种释义:一是指燃油耗尽,熄火;二是指精疲力竭。第二种释义其实非常形象:如果把育儿比作开车,育儿倦怠就意味着自己已经燃油耗尽,指示灯提示需要加油了,否则后果你我可想而知。

究竟何为“育儿倦怠”?

Isabelle Roskam和Moïra Mikolajczak撰写的论文开篇指出,人们通常期望育儿是一种美好的体验,殊不知这个过程本来就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不小的压力。

当父母承受着长期慢性的压力,却又缺乏资源去应对压力源时,育儿倦怠就可能出现。育儿倦怠通常有以下三个特征:

简而言之就是承受育儿倦怠的父母会“感到身体与精神均被掏空”,脑子里的弦总是绷得很紧。

这篇文章还总结了“育儿倦怠”的六点风险因素。风险因素不意味着它们必然会导致“育儿倦怠”,只是表明育儿倦怠的大概率发生可能与这些因素相关:

我拿自身偶尔的“失控”状态对比了“以上描述,发现十分吻合。论文中还提到,根据统计显示,美国当前至少有350万父母正在承受着育儿倦怠。

《纽约时报》的网站上一篇名为《倦怠如何成为美国父母的常态》(How Burnout Became the Norm for American Parents)的文章也印证了这一观点。

近些年由于新冠疫情全球蔓延而先后触发的居家隔离政策,更是加剧了育儿倦怠。换句话说,这种现象其实非常普遍,你我陷入其中也不足为奇。

哪怕不去阅读学术论文或者各类文章,我们也可以想象长期处在这样一种状态里可能会给自己以及孩子还有身边人带来的负面影响。

就好像前文中提到过的比喻,一辆燃油耗尽了的车不去加油,还想继续在路上跑,无异于天方夜谭。

我们怎么做才能从这种育儿倦怠中解脱出来呢?

在阅读了很多指导文章也经历了长久的亲身实践之后,我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也期望在此分享给阅读这篇文章且同样受困于“育儿倦怠”的朋友们。

如何克服育儿倦怠?

“育儿倦怠”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产生于长期的压力积累,非一朝一夕出现的。

早期的信号可能包括疲劳和越来越频繁的烦躁等等,当我们发现自己在面对过去不容易生气的事情上越来越失去耐心,极其容易一触即发时,当我们常常在面对孩子感到“压力山大”,焦头烂额时,当我们时常在育儿生活中遭遇挫败感,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时,或许我们应该警惕自己是不是已经遭遇了轻度甚至中度的“育儿倦怠”并及时采取措施。

上文中提到过的《纽约时报》的文章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当理想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差距变得让人难以承受时,“倦怠”就会出现。”

这一点也适用于“育儿倦怠”,因此,让自己从育儿倦怠中恢复过来的方法,始于放下对“完美”的执念。

放弃尽善尽美的执念

我猜想这一点写出来,大家的反应会是:我从来也没想过要做一个完美的人啊!是啊,我们都清楚,这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人。

但是这样一种认知或理念,却并不一定能够阻止我们在无形中跌入 “做完美家长”的陷阱。

拿我自己而言,孩子小时候我在所谓的“睡眠问题”、“哺乳问题”以及后续的“辅食喂养”和“疾病护理”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学习理论,进行甄别,不断实践。

再到孩子大了之后开始学习养育知识,了解儿童的发育与发展,回想一下,有时候好像陷入了一种“用力过猛”的状态。

我不是在否认学习这些内容的重要性和功用,只是通过自我反思之后发现,其实很多努力背后无形中也包含着一种“完美主义的倾向”——害怕自己漏了任何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担心自己哪一点上没有做好,焦虑于错过了什么好方法,以至于影响甚至耽误孩子的发育和发展。

媒体上常常会塑造或者报道一些“超人妈妈”、“全能妈妈”的形象与范例,导致我们可能会自叹不如,总觉得自己在育儿方面没有竭尽全力,做的还不够好;育儿公众号里每天都在推送最新、最权威、最经典、最流行的科学育儿理论,我们生怕自己错过了任何一种育儿的“好方法”和“秘诀”。

教育公众号里总是在分享前人的经验,关于择校,关于学习方法,兴趣爱好的选择和培养等等,无一不是在为父母们提供“指导”……

我们像是进入了一场寻宝游戏,努力搜集着大有用处的宝物,却忘了自己并非“超级英雄”,总有不堪重负、背不动宝物的一天。

再加上时不时能听到以下脍炙人口的名言:

“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伊坂幸太郎

“当父母容易,做父母难。”

——威廉·布施

我们自己都不清楚打从什么时候起,早已被追求完美的理念给裹挟甚至吞没,深陷其中却不自知。

而对于孩子呢?没错,我扪心自问确实不鸡娃,也没有过因为孩子在课上的表现不满意而失望的情况。

我曾在一个群里见到一位妈妈因为孩子学围棋效果不理想而大发雷霆,彼时我看到她怒不可遏时还在暗想,我和她不一样,我不会对孩子如此施压。

然而当我认真进行了自我反思之后,发现自己对于孩子也并非没有抱着完美幻想,而这种幻想就在于,我常常忘了她“只是一个孩子”,而不是一个“缩小版”的成人。

孩子就是有孩子的天性,她的大脑还处于逐渐成熟的过程中,还未拥有强有力的工具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很好地进行逻辑推理。

她会有形形色色的情绪突然上来的时刻,会有自己独特的诠释世界的方式且未必为大人所理解。

而我在很多场景里,却不切实际地期望她能够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举止得体。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完美主义的倾向”呢?

英国儿童心理学家及精神分析学家D.W.温尼科特(D. W. Winnicott)曾提出过一个名为“good-enough mother”的概念,国内心理学家曾奇峰将其翻译成“60分妈妈”。

这个概念原本是针对如何帮助孩子从依赖过渡到独立而提出的,但是我觉得用在让自己放下对完美的执念上也十分有帮助——当妈妈足够就行,不求完美,并且过犹不及。

拥有自我放松的时间

除了为人父母,我们自己本身也是独立而鲜活的个体,却常常在琐碎的育儿日常中忽略了这一点。我们从来不会忘记孩子有需求,却习惯于忽略自己的需求。而一旦大人与孩子需求之间的不匹配形成了冲突或较量,无形中又会加剧育儿倦怠。

英国著名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其代表作《一间自己的房间》当中写道:“女人想要写小说,她就必须有钱,还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

我想,在育儿这件事情上亦然,当妈妈的总是需要“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当然,爸爸也是)——不一定是真正实体上可供自己独处的空间,这个“房间”也可以代表一种让自己彻底放松身心的方式,它可以是正念冥想,可以是阅读,可以是任何兴趣爱好,甚至可能就是十分钟的放空,总之它是让自己暂时从育儿责任中抽身出来,关注自身需求的一条途径与媒介。

不久前,我约了学生时代的室友共同回母校走一走。毕业近十年,自从她先后有了二胎,我也生育之后,我们虽同在一座城市,见面的机会却屈指可数。

那天我们散着步,她脱口而出:“我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单独出来过,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了。平时下了班回家要忙老大的学习和老二的吃喝拉撒。周末要陪老大上兴趣班,学琴画画,还要顾及老二……”

“不是有老人帮忙,孩子爸爸也能搭把手吗?”我脱口而出问道。

“甭提了……”我的提问让她瞬间打开了话匣子,开始倾吐积攒许久的“苦水”,末了,她仿佛自我总结般地加上了一句:“或许我就是比较爱操心的命吧。”

“没时间”和“没精力”,是很多妈妈常常会发出的感慨,哪怕家中有助手,依然觉得放不下,因为放不下而更加感到身心俱疲。

法国心理学家伊莎贝拉·费利奥莎(Isabelle Filliozat)曾写过一本著作名为《理解孩子的语言》,当中几乎花了所有篇幅来帮助读者们理解孩子的笑、哭泣和害怕这些情绪,却不忘在最后几页提醒父母们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她写道:

“我们的确要把新生儿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们可以多关注自己的需求。否则,父母的牺牲对孩子来说就是一剂毒药。你肯定会怨恨孩子,会感到疲惫,会失去个人空间,而且可能会越来越没有精力应对他。你应该好好休息、充充电、交朋友、做运动、出去约会、好好照顾自己,这些都很有必要,否则一点点小挫折就会让你大动肝火。”

是啊,当我们生活中的字眼里太频繁出现“育儿”这个话题甚至为之所困时,或许是时候让自己寻求办法抽身出来,摘掉身上那个“某某妈妈”或“某某爸爸”的标签,真正做一回自己了。

寻求身边资源的帮助

及时向另一半寻求精神和实际帮助或者找小伙伴共同遛娃这些缓解育儿倦怠的方法,我想大家都能够想到,平时也一定在实践,我在这里就不赘述。在这个部分我想特别提一点,有时候我们的求助对象也可以是自家孩子这一点。

举个例子,尽量放手让孩子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以此减少自己需要代劳的事情;尽量让孩子参与原本父母独立完成的事,有了孩子的参与,很多事情就显得不那么枯燥乏味,自己也减轻了很多心理负担,同时还能增进亲子关系。

比如,以往女儿想吃松饼时,我总是直接上手给她做。后来想想,或许我可以邀请女儿与我合作完成,甚至进一步鼓励她“自我服务”,自给自足。或许当我们逐步引导孩子走向独立时,我们会发现其实他们早就渴望已久能够上手一试。就像女儿最后自信满满地把准备好的松饼液倒入锅内,我们共同等待松饼出锅的那个时刻里,我看到了她眼中闪着期待与自信的光。

多多放手,简化生活,增加与孩子共处的趣味性,这是我近几个月来屡试不爽的缓解育儿倦怠的良方。

多回忆为人父母的快乐

嘿,这不是给自己注射“精神麻醉剂”,多进行这样的回忆的确能够极大地预防育儿倦怠。

我常常在自己的手机里发现女儿自拍的视频,每一段都令我忍俊不禁甚至捧腹大笑:有时候她戴着圣诞帽唱着学校晚会上表演过的歌曲,有时候挥舞着五星红旗“深情献唱”《歌唱祖国》,有时候朗读喜欢的绘本,每一次看到它们时,我的内心总是满满的惊喜,不时涌起一些感动。

某次将视频转发给家人时,我加上了这么一句:“未来每一次觉得自己快要因为孩子的言行而生气时,我都要提醒自己首先翻出这些视频来看一看,想一想她的可爱。”

曾经在一个节目里听到主持人和嘉宾连连感慨,四五岁的孩子喜欢每天粘着父母不离身,等到青春期时,你再想和他们亲近,大多已经不可能了。这种论断自然不是绝对的,却不可否认这一现象的普遍存在。

看一看自己的生活,女儿当前不正处于这个喜欢粘着爸爸妈妈的阶段吗?试想一下,现在形影不离的时刻,或许在日后都会成为我们时常想念却不会再回来的美好日常,有什么理由不多多珍惜我们相处的时光呢?于是我现在总是特别留心记录我和女儿的日常,无论是文字的记录,还是影像的记录。

每当在育儿日常中快要失去耐心时,我都努力提醒自己回忆一下养育生活中的美好,以这种方式首先帮助自己平静下来。待到有了一个冷静思考的头脑,看待问题兴许能够换一个角度,眼前的一些“问题”早已不再是问题了。

诚然,大多数父母确实享受陪伴孩子,也认可有了孩子的陪伴之后,自己多了一个幸福与快乐的源泉。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很多时候孩子也会给我们带来烦恼、压力、困惑和痛苦。

为人父母确实会经历许许多多的辛苦和磨难,养育的过程中也会遭遇诸多挫折。有时候我们脑子里的弦绷得过紧,难免会陷入“育儿倦怠”。

当我们注意到自己这辆车已经燃油耗尽,需要加油时,不妨暂停一下,为自己添加一些燃料,好在之后重新上路。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John Gottman)曾在他的书中写过一个有关索菲的案例,当中提到,通过触碰自己的消极情绪,索菲能更好地指导孩子处理愤怒、悲伤或恐惧等消极情绪。“正如飞机上的安全提示说的,你必须先给自己戴上氧气面罩,才能帮助自己的孩子。”

育儿中也是如此,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学习的,未必如何更好地去爱孩子,毕竟我们已经知晓了太多育儿理论和方法,我们要学习的,也许应当是如何更好地爱自己——认清自己的需求,看到自己的需求与孩子的需求之间的冲突或不匹配。继而权衡利弊、进行取舍,尝试化解这种冲突。

更好地爱自己,就像是给自己首先戴上了“氧气面罩”,有了这样的前提,才能更好地照料孩子。

简耕教育自2016年成立至今

一直在支持父母、为父母赋能

现在,我们将七年经验整合为

我们的年度父母社区

点击了解详情

让做父母这事儿简单一点

让养娃这事儿轻松一点

参考资料:

童行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童行书院(ID:tongxingplan)】由世界科幻雨果奖得主郝景芳发起,涵盖科学、人文、艺术、思维4大学习领域,为3-12岁儿童提供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通识启蒙课程,通过探索型跨学科融合学习,让儿童思维宽广,思考深入(think big, think deep)

▼ ▼ ▼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su173.com/alarm/a38493.html

期望,什么,生活,育儿,感觉,情绪,父母,压力,儿童,孩子,情绪,父母,妈妈,孩子,Roskam

极速天气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期望,什么,生活,育儿,感觉,情绪,父母,压力,儿童,孩子,情绪,父母,妈妈,孩子,Roskam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期望,什么,生活,育儿,感觉,情绪,父母,压力,儿童,孩子,情绪,父母,妈妈,孩子,Roskam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