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葛福安团队
独家授权语文阅刊发布
2023年深圳高三二模高分作文点评(二)
深圳市教科院 葛福安 编 2023-05-06
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清代思想家王夫之有句名言:“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定理”,可理解为不变的原理、规律;“定法”,可理解为不变的方法、策略。今天,这句名言仍然值得人们深思。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目 录
编号:09考生号:0306101678 得分:56
循定理,探新法
(标题简洁明了,直指中心。既包含了材料中的两个核心概念“理”和“法”,又用两个动词“循”和“探”道出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理”是“定理”,故当遵循,“法”可循理而变,故为“新法”。由是观之,标题其实已点明“理”是“法”的前提和条件,“循”理才能“探”法,“循”定理是为了“探”新法。)
清代思想家王夫之有言“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标点错误)今天,青山苍苍,国泰民安,此言对身处泱泱华夏的我们亦深有启发,复兴中华,应循定理,探新法。(首段先引材料,再站于当下的时代立场提出观点,回扣标题。首段内容言简意赅,然稍显单薄。因何要循理探法?若能再具体联系时代赋予的机遇、使命道出观点的必要性则更佳。)
循定理,是坚守不变的原理、规律。于人,它是坚守原则、传承美德;于国,它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是依循国际要求。探新法,是探寻新的方法、策略。于人,它是创新,是走向成功的阶梯;于国,它是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屹立于世界的基石。(此段是对论点的具体阐释。首先,作者照应材料,对两个关键词的内涵进行解释,接着,作者分别依照“是什么”的立论角度,从个人和国家两个层面展开论述于人、于国的不同内涵,形成语义的递进,这是对两个关键词进行高于材料的自主分析。定理与无定法,循理与探法,二者的关系呼之欲出,然而,考生在此段阐释概念之后并没有继续追加对“理”“法”关系的论述句,导致本段与下一段的过渡衔接不够自然流畅。那么,对开头两段的处理应该可以有以下方法:第一,可将第二段稍加精简,直接把释义部分放在首段材料句之后,而对关键词的拓展部分可放到后文的分论点段中再展开论述;第二,保留以上两段的写法,但是在第二段最后加入对“理”“法”关系的论述句,用以引出后文的论述。)
循定理,把握基准方向,方能砥砺前行。(分论点一)古有解缙,今有金庸,二人皆遵循厚积薄发之理,寒窗苦读,方有学富五车,一人写就《永乐大典》流传于世,名震京华,一人塑造仗剑走天涯的武侠小说,闻名于世。(此处表述有问题)北京同仁堂依循“品味虽贵,必不敢省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的古训定理,以至诚的商品,换来顾客的信赖,方有其百年盛名。于国更是如此,军事力量奠定国际地位,落后就要挨打更是公认的道理,正是西北那一声声巨响,是一位位隐姓埋名的科学家为中国走入世界舞台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今天,我们应谨记,遵循事物的道理是个人成功的关键,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是国家沿兴盛之路前行的必要条件。(此段为第一个论述段。第一句先点明分论点,从“会怎样”的角度阐述“循定理”的结果。接着,作者呼应前文对关键词的内涵阐释及论证思路,分别以个人、企业、国家为切入点,采用叙议结合的方式进行举例论证,用“遵循”、“依循”等词时时点题,紧扣论点展开具体论述。最后,再回扣论点,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角度总结循定理的重要性。)
然而,我们亦应思考,是否任何事情都要遵循古训、古法,却不顾实际呢?答案当然是不。(这一段是过渡段,考生用设问的形式引出后文第二个分论点。这种写法稍显平淡和生硬,其实可以采用让步段或反面论证的写法来衔接两个分论点,以展示作者更高的思维逻辑层级。)
探新法,以新方法、新策略解决问题,应当尝试。(分论点二)高锟提出从未被前人提及的光导纤维,大大提高了通信速度,解决一大世界难题,可谓为信息时代作出了巨大贡献。顾方舟将脊灰疫苗制成一粒粒糖丸,用新的方法解决了疫苗运输困难的问题,造福社会。故宫博物院开创文创产品,让文物“活”起来,宣扬了历史文化。他们用创新带来了发展,用新方法获得了成功。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今天,面对瞬息万变的世代,我们应以开放的姿态,不断探索新方法、新策略以期更快、更有效的取得成功。(此段为第二个论述段。第一句先点明分论点,从“怎么做”的角度提出呼吁,但表述有些拗口。接着,作者采用先叙后议的论述方式,先列举三个示例,再总结评议三个例子的共同点。最后,照应分论点,提出当下探寻新法的重要性。此段看上去论述步骤完整,但是,这一段在论述时并没有像上一段那样兼顾论述层次,从而没有呼应前文对关键词进行阐释的论证思路。)
负担那负担不了的风雨,跋涉那不堪跋涉的泥泞,承受那承受不了的痛苦,探索那探索不及的晨星。新时代,作为新青年的我们更应谨记循定理、探新法,共同谱写出时代的伟大强音!(结尾段开头用排比句的形式,但内容上缺少与上文的承接,也没有再次点题呈现关键词,所以笔锋陡转,略显突兀和仓促。最后突出青年立场与视角,再次点题,进行呼吁和展望。)
【点评】
这篇文章书写工整,字体秀雅,向广大考生展示了练字的重要性,看之令人赏心悦目;这篇文章结构清晰,议论规范,首段引材料亮观点,论述段有叙有议,叙议得当,反复出现关键词,有点题扣题意识,读之令人欣慰不已。
全文围绕“循定理,探新法”展开论证,作者对两个关键词的概念阐释比较深入,灵活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方法,文题与文章相照应,论证规范有梯度,语言流畅。执是之故,这篇文章得以在考场获得56分的高分。
然而,“虽比高飞燕,犹未及青云”,本文还有以下可以改进提升之处:第一,作者在拟分论点时缺少关联核心概念的意识,如果两个分论点能呼应中心论点所隐射的逻辑关系,让两个分论点之间也形成逻辑关联,则会让论述更为深入,也更能体现作者的思辨能力;第二,作者的论证语言非常流畅,但稍显平实,在论述段中,我们并没有读到大量丰富而复杂的复句,因此,作者若能多运用关联词和复杂句式来呈现逻辑句群,那么,其思维品质和语言表达力就愈能得以彰显;第三,需进一步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和衔接,层与层之间的呼应与延展,在此基础之上,可相应调整与丰富相关论述素材,使全文形成更为缜密的内在逻辑关系圈。
(深圳市第七高级中学 桑婷婷)
编号:10考生号:0307112447 得分:55
依理循规 变法移策 悟人生之道
(标题扣题精准,重点突出,值得学习)
清代思想家王夫之有言:“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放之今时今日,仍对我们有很大启发:认识事物,我们要按照其规律;改变、发展事物,我们要灵活运用方法。
(首段开门见山,切题精准。材料中先是引用王夫之的言论,再进行阐释,最后点出在“今天”依旧值得我们深思。第一段一一予以回应。命题要求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最后一句明确阐释了自己中心论点,什么时候要“定理”,什么时候要“变法”,清晰明了。起段语言准确流畅,合理运用特殊句式,使得语言干脆利落,不蔓不枝。)
依理循规,如夯高楼之基,其“实”为根本。(比喻论证,生动形象,言简意赅)
遵循事物的原理及其规律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阐释 “依理循规”是什么)古人云:“抽刀断水水更流(。)”正是因为流淌是水的本质,不变的规律,我们无法将其断之。(引用论证,阐释句紧跟其后。分析为什么要“依理循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基于对中国国情的把握;屠呦呦发明青蒿素离不开对基本质及原理的探索;北斗系统的成功是对天体之间运行规律的重要研究……(举群例进行论证,分析从国家层面到个人层面是如何具体践行“依理循规”。建议在举例的过程中,注意事例之间的层次感,例如按照“个人(屠呦呦)-集体(北斗系统研究团体)-国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三个层面层层推进)由此观之,规律的认识与把握是我们探索一切事物的基础,只有掌握了根本原理和规律,才能实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作小结,和分论点形成照应)
变法移策,如展大鹏之翼,顺“风”方得远。(比喻论证,和上文形成对照,语言整饬,朗朗上口)
在正确把握规律的基础上,灵活变通,合理运用不同方法以达目的。(阐释什么是“变法移策”)各国发展的历程中,其方法策略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美国所推崇的资本主义道路,实践证明了其在中国行不通;(举例精当)而让国人幸福感倍增的社会主义民主,也并非治国理政的“万金油”。(举例失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鲜明指出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立德树人,政治站位一定要准确。这里不如分析我们如何“顺风”、如何灵活变通,例如根据形势发展制定的 “双减”政策, “碳达峰”、“碳中和”百年大计等,一正一反,和前例形成对比,使得论证更加详实、充分。)因此,把握时势、基于国情的道路才能推动其发展。在五四运动爆发前,陈独秀看到了青年这一重要的社会力量,通过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呼吁青年用自己的力量改变中国社会,应“如利刃新发于硎”,他的主张成功推动了社会进步,掀起了青年热潮。他看到了当时青年渴望觉醒的力量,但如果将这种斗志赋予反动青年,那将迎来不可设想的后果。(事例对应“把握时势”,但在分析的过程中,没有突出陈独秀“变法移策”的部分,只是论证了“顺‘风’方得远”,如果侧重陈独秀在清末民初的政治背景下如何“变法移策”,找到社会主义道路,可能会更恰当。)因此,想要推动事物更好地发展,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非眉毛胡子一把抓。获得了正确的方法和策略,将其运用于正确的规律之上,亦使之蓬勃发展,兴盛不衰!
依理循规是基础,变法移策是手段。(合写“有定理”和“无定法”,点明两者之间的有机关联)我们搭建高楼,夯实基础才有巍然顶立;我们泛舟乘舟,顺流而下方致千里;我们建功立业,基于国情才能繁荣昌盛;我们振臂飞翔,顺风行之方致高远……(运用比喻,排比,文采飞扬;但在内容上对“人生之道”的阐释分析还不够详实,具体到学生个人层面,我们在生活学习中,应该如何“依理循规,变法移策”,缺少明确阐释。)
我辈少年郎,晔晔如扶桑,(化用诗句,紧扣题目中的“你”,点明青少年的身份和特征。)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犹应铭记王夫之之语:“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依照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认识事物,灵活运用方法、改变策略以发展事物。由此循序渐进,亦达人生目标,亦悟人生道义。(“起”与“合”相互照应,形成严谨的逻辑结构)
【点评】
本文是一篇较为优质的考场作文。
第一优,在于拟题得当。
标题紧扣“有定理”和“无定法”,“依”和“循”,“变”和“移”皆有点题、扣题之妙,再抽象之“道”延展至“人生之道”,体现了一定的高阶思维,值得借鉴。同时,拟题关联文章中心、文章内容、文章结构,甚至语用策略,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第二优,在于逻辑结构。
篇章整体结构清晰明了。“起”,引述材料,干脆利落,入题迅速。“承”“转”结构稳定,皆用比喻,对偶工整,形成规范。第二段到第五段为两个主论述段。主论述段在形式上相对统一:分论点单独成段,论述段紧跟其后;内容上选用层进式结构,先阐释是什么,再分析为什么,最后举例分析怎么做,首尾观点相互照应,结构清晰稳定。在具体事例分析上,第一个主论述段选用了群例论证的写法,第二个主论述段选用了正反对比的写法,并详细分析了陈独秀的事例。举例论证上详略得当,有错落丰富之感。“合”,总结全文,回扣观点和材料,表明青少年的身份特征与使命任务。起承转合,文脉清晰;扣题严谨,紧紧围绕试题材料行文。
第三优,在于符合题意,符合情境。
全文多次扣题点题,关键词高频率出现。8扣“定理”,7扣“变法”,着实亮眼。文章切题精准,符合情境。阐释“有定理而无变法”一句时,紧跟材料中的阐释句进行论证,多次举证当下时事,紧扣材料中“今天,这句名言仍然值得人们深思”,符合大时代情境。
第四优,在于卷面美观大方,书写端正大气,实为阅卷场上一股清流。
瑕疵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青少年的身份意识不够明确。
标题中已标明“悟人生之道”,结尾也有“人生目标”“人生道义”的词句,但是在行文中,缺少具体明确的阐释和分析。若然,写作更集中,中心更突出,更能落实、落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是辩证思维还有待提升。
第六段提出“依理循规是基础,变法移策是手段”,但并没有进一步展开论证,反而是“秀”了一把文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好文章”。
综合评价,本文入题快,简笔素养优;结构清晰,中心突出,使得本文虽面面俱到但有一定深度;文题照应、文中照应颇为充分,多次扣高频词,其精准写作、集中写作,值得考生学习。
(广东工业大学 汪雅蕙)
编号:11考生号:0307290045 得分:55
奉定理若圭臬,以万变顺不变
(该标题显示出考生对作文题材料中关键词意义的把握和理解,给人以审题准确的“第一印象”。但遗憾的是,用“顺”字表现“万变”之法和“不变”之理的关系有悖题意。此“顺”似为“顺应”,即“顺着趋势适应”之意,用万变之法“顺势适应”不变之理,语意不通。若改用“应”字,似可避免逻辑不恰的“风险”。)
清代思想家王夫之有言:“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定理”为不变的规律,而“定法”为不变的策略,放眼当下,时代发展瞬息万变,规律自在其中,不曾改变,而人们的方法却顺势而变,谛听圣言,吾辈当“奉定理为圭臬,以万变顺不变”,以定理为基、万变之法为梯,攀人生高峰,凌青云壮志。
(在文章第一段概括引用材料,顺势提出中心观点,是考场中一般考生不便轻意改变的的应有之法。这种“不变之法”反映的其实是应试作文的应有之“理”,这也是应试作文之“理”与“法”的辩证关系吧。在第一段,作者明确点题,而且在下文各分论的段首反复出现标题中的文字和中心观点,是一种“显性扣题”的理性“作为”,有借鉴意义。“当下”与“吾辈”则很好地体现了论述视角的“时代立场”和现实关照。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对标题作了“以定理为基、万变之法为梯,攀人生高峰,凌青云壮志”的阐释,对中心论点作出了更具体的“界定”,下文要为此展开论述。)
奉定理为圭臬,以找寻感悟人生定理,以此为基,方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攀人生高峰。(这是第一分论点的概括句,显示了分论与中心论点的紧密联系,表现了考生良好的文本“整体”意识。但“以此为基”的“此”意义不够明确。)世间变幻无常,看似变化万千,实则自含本质规律,万变不离其宗。且看伽利略坚持找寻力的规律,奉他所发现的原理为圭臬,留得千古流传之理,为后人之研究搭建桥梁。吾辈青年当学之,观察世事变幻,透过现象看本质,感悟世间规律,奉定理若圭臬,方能结合万变之法达到想要的效果,创建价值人生,得攀人生高峰。
(此处因段首概括句表意不够明确,以致全段论述不够集中,表意模糊不清。举伽利略发现“力的规律”且奉此发现为“圭臬”一例之目的语焉不详。是为赞伽氏“留得千古流传之理”为后人搭建“桥梁”而“得攀人生高峰”,还是要“吾辈青年当学之”,以“感悟世间规律”,“创建价值人生”?从行文逻辑看,似应为:伽利略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了“力的规律”,“得攀人生高峰”。但此与段首总括句“奉……为……,以找寻……”的表达不太一致,与中心论点意义相隔。)
以万变顺不变,顺应不变的定理,用万变之法结合时代趋势,方能用正确方法做正确之事,凌青云之志。时代趋势瞬息万变,在这猎猎风口,吾辈更当结合时代趋势,顺应时代之风,并坚持规律,顺应规律以达成功之效。(“顺应时代之风”,“顺应规律”,此二说皆可;而“顺应不变的定理”则难圆其说。)君可见邓小岚坚持对土地的热爱,坚信孩子们的歌声最是纯真美妙之原理,用多种方法,如带乐器、教乐谱等,顺着冬奥会之风,将太行山深处纯净的孩童之声送人冬奥会的开幕式,那一天,会馆上方飘荡着孩子们游鱼出听之声。
(用“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邓小岚一例论述“顺应不变的定理”以“达成功之效”,有“硬拽”之嫌;“孩子们的歌声最是纯真美妙”亦并非“原理”。)
奉定理若圭臬,以万变顺不变。定理与万变之法并非参商,二者互为支撑。定理为万变之法指引方向,指向正确终点,避免了违反规律的失败现象;万变之法为定理的应用、展示提供方法,不同的方式呈现出的效果不同,是为增添多样性。二者互相扶持,融于血肉,不可摒弃其一。惟有二者巧妙结合,吾辈合理运之,吾辈方能见得人生云销雨霁,彩彻区明,前往更远大的地方,为世界献出青年微光。
(此段着眼于“定理”与“万变之法”的辩证关系进行分析,有“更进一层”之意,显示出考生清晰的逻辑层次意识,可惜本段论述失之于泛泛。)
奉定理若圭臬,以万变顺不变。谛听王夫之圣言,吾辈当顺应天下定理,以万变之法佐之,共见繁花织锦、星明月霁。月明星稀,草木曼发,春山可望。吾辈点亮定理之星,以万变之法织就中华民族璀璨星河,共建复兴强国。
(结尾总结全文,以情境描绘展示“顺理”与“变法”的美好前景,收说理形象之效。)
【点评】
作为考场应试文章,本文最值得赞赏的有三:
一是作者的点题和扣题意识强。强化“扣题”意识可视作考场作文之“定理”。作者在文章的标题、各个文段的最“高光”位置不断地打出突显题意和论述中心的关键词,以此“强烈地”提醒读者(评卷人):我是扣题的。
二是主体立场和时代意识突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是行文写作的“定理”。本文开头就以“当下”“吾辈”等予以“告示”,在行文过程中又不断有“吾辈青年”“时代之风”等“宣示”宗旨,以此“炫示”作者的“任务”优势。这也让我们看到了高考作文训练的“成效”。
三是文章表现出作者的良好的语言积累。文中四字句或成语信手拈来,整散句和文言词语的运用有“七步”之敏。这也是体现良好“考生形象”的基础之功。
但本文的不足也比较明显。主要是重点句子的某些词义理解不当,用语不确,影响文章的说理逻辑。如,标题用“顺”来表达“万变”之法与“不变”之理的关系,有“马脚”之弊;又如,“圭臬”是准则之意,第二段“奉定理为圭臬,以找寻……定理”,表意含混不清,也可能是对“圭臬”理解不确而误用所致。
本文最后获得一类文“高分”,给我们的应试启示有二:
一、理解“应试”语境,明确“考生”身份,落实写作“任务”,十分关键。考场材料作文的不变“定理”为,把握材料意旨,理清逻辑联系,站稳时代立场,落实主体意识。本文在这一方面做得比较“完满”。
二、善用高光“C位”,突显“任务”意识,“炫示”审题优势,至为重要。考场评卷的特殊情境和要求,确认了考场作文“规范化”的必然“样式”。在文章“引人耳目”的地方“表现”自己“正确”的一面,是“约定俗成”的应试“圭臬”。本文在这方面也做得比较“到位”,以致于文章的某些并非“微小”之“瑕”也被有意“原谅”或被“无心”忽略。
本文是值得我们考前研究的具有多角度启示意义的“好文章”。
(广州中学 何国跻)
编号:12 考生号:0307290574 得分:56
恒守不变之底,争鸣可变之音
(标题以对仗,追求整饬之效;“不变”“可变”转译了原题中的“有定理”“无定法”之“定”;“底”“音”用了比喻,但是,所喻之本体,似乎不太明确。这种“转译”题目核心概念的做法,要建立在对等的基础上。这个标题的“转译”还是问题的。)
王夫之有言:“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疑之欲驳,而现流水千变万化,却总不免由高向低;繁花争奇斗艳,也难免一岁一枯荣,便有些许醍醐灌顶。思前想后,更觉诚斯言哉。将此理移之当代青年,当能勉励其恒守不变之底,争鸣时代可变之音。
(开头段之可贵者,在于写出自己“欲驳”而转向理解的过程。“将此理移之当代青年”,明确写作的价值指向,也甚为可取。观点与标题表达有致性,却也比标题有了更为明确的可理解意思:恒守(定理)不变的根底,争鸣时代可变(无定理)的声音——大致也能让人明白其意。)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唯不变的是青年奋发有为的意气和坚守远方星海的志气。
(分论点一,不变,或定理,指向“定理”的青年追求,也算是写作直入所拟正题,但是,此处看不出题目核心概念,而在下文再出,总觉得这里大于“定理”,其实这里应属于二级单位。)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定理,定的是青年成才成梁的成长规律,定的是家国繁荣昌盛的发展路径,定的是时代滚滚向前的恢宏大势。遵循原理,乘势而上,本身就是一种不变的定理,于不变的大时代之势下,坚守不变的坚强心气,青年方能于广阔天地施展一身本领才能。(这一大节分析阐释是本文能够得高分的初步展示,围绕青年发展之定理而透彻分析,见出思维深刻。)试看大学生村官杨宁,在苗寨为村民奋发探寻致富之路。由于不适应当地气候与土壤条件,她种下的葛根倒,辣椒枯。种植的规律在她面前锋芒毕露,咄咄逼人。杨宁不甘于碰壁退缩,反而硬起心气,敢卖婚房,敢为人先,循着各类指导,终紫了漫山糯米,撑了村民荷包。屡屡跌倒,不变的是青年有为本色;时过境迁,不变的是青年向上气势!(举例论证,新颖特别,分析到位)
循规蹈矩,一矢一的,而可变的是青年各取所长的姿态和绽放各自精彩的独特。
(分论点二,讲可变者——也是分论点一的必然延伸与拓展)
“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玉,不必采于昆仑之山。”绽放光华虽有其道,却永远不会定于一式,泥于一格。(与上一段相比,这里就缺少了对分论点二所应集中阐释的“无定法”而“求变法”的内容,因而,给人感觉是举例太过着急)“无臂飞鱼”郑涛,虽因失去双臂异于常人,亦能凭勤奋刻苦这一不褪色的品质勇夺残奥会金牌;生于大山的安旭,虽无优厚的外部条件,亦能经过思考探寻这一古来称赞的方式发扬传统木匠工艺,赢得无数褒奖。铸盾六十年,青丝到白头,钱七虎于默默实现价值;下田十余载,肤白至黝黑,李建武于实践中孕育稻浪。定理意味着成就总需守住某些品质,而无定法便剑指单一死板的活法之谬论,拥抱百舸争流,千帆相竞之繁景。(既然全文的写作指向是青年,那么,这里所举之例,是不是皆为青年之可变典型,还是值得细究一下的。)
揆诸当下,时代潮浪不可改变,个性青年大有可为。(这里又见“揆诸当下”!“揆”意思是“揣测”之意,“揆诸当下”即“揆之于当下”,就是“用当下的事情来度量考查这个道理”,显然是从理论到事实,从理论到现实的论证走向。但好像前面都在时时刻刻都在“揆诸当下”呢,因为前面所举例应该都是当下事。另外,这里“揆诸当下”的目的,应该是强调前面所论之正确,并不是关联现实的一个托辞,现在常见“揆诸当下”,明白其意再用,更不可滥用)我愿以一颗初心恒守青年不变的底色,我愿以一声嘹亮争鸣时代发展的华章!(给人匆匆收尾的感觉)
【点评】
本文属论述类一等文。
文章开篇点明“疑之欲驳”,随后又言“些许醍醐灌顶”,还原了作者“思前想后”的周到的思维活动。开篇交际意识浓厚,“将此理移之当代青年”完好地落实了“当下”“今天”的时代情境要求,“勉励”是作者与广大青年“我们”的对话。文章观点清晰,立场鲜明,谓语动词“恒守”和“争鸣”彰显其对题意分析鞭辟入里。
第二段紧承开头,“意气”和“志气”是面对“定理而无定法”一言应有的精气神,为下文论述“定”与“不变”张本,可以说,“气定”方可“神闲”。
第三段阐释“定”的要义“遵循原理,乘势而上”。本段完成了对关键词“定理”的考量、斟酌,举了一个较为新颖的例子——大学生村官杨宁。着重看其结果“紫了漫山糯米,撑了村民荷包”,在观点的基础上,辅之以充足的理据,使本段结尾“青年向上气势”不显突兀。
第四段再进一层,论“可变”,不否定“定”的作用,而以“各取所长的姿态和绽放各自精彩的独特”巧妙地形容了“变”“无定法”。
第五段引经据典,文采飞扬。综合运用郑涛、安旭、钱七虎、李建武四个新颖的素材,理据阐释有序工整,注重在归纳中得出结论“‘无定法’剑指单一死板的活法之谬论”,例证毫无堆砌之感,体现了作者对于素材高超的选辑能力。
结尾“我愿以”振聋发聩。文章一气呵成,逐层分析了“不变”“可变”,展现了“恒守”“争鸣”的前例或情境,情感带动力较强。
全文高屋建瓴,骨架整饬,思想丰赡,视野开阔,笔力遒劲。略有不足之处在于:文章论据类型略显单一,但仍不失为一篇非常优秀的考场作文。
发展等级打在“丰富”。
(点评:深圳市翠园中学 高映东
夹评:市教科院 葛福安)
编号:13考生号:0308201138 得分:57.5
理定如山岳,法变如川流
(标题用两“如”,一山一水,让人想起2004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山的沉稳水的灵动”,用这两个比喻,能让人很容易理解“有定理”与“无定法”。这种对作文题目核心内容“直译”的方式,在考场写作中,是避免误解的简截之法。)
船山先生有言:“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理者,不变的原理规律;法者,多样的方法策略。理须定,法可变,诚哉斯言!且看定理如山岳,法变如川流,构筑神州形胜,气象万千。(开头段,三个层次,引材料,简析之,明观点。不过,这里的观点,更多是对王船山先生名言的比喻式“翻译”,离“观点”“态度”还差那么一步。)
定理如岳,奠定古今行事成败、天下更替兴亡的根基。撼山易,撼理难,倘若逆理而动,罔顾原理规律,则不免在“天道”的五指山下不得翻身。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理的变化绝不依赖于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是万物演化的依托。你且看,马克思一卷雄文,为人类揭示了社会的发展规律,不以为然者有之,叶公好龙者亦有之,更有甚者将其肆意解读,妄加扭曲。最终落得身败国亡,反观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行出了一条人间正道,岂非定理如岳的绝佳例证?
(此两段分析论证“有定理”,有阐释,有引用,有例证,句式也活泼,整齐长短皆用——这都是给人思维很清晰和语言有功力印象的好做法)
变法如流,激荡日新月异,图变求新的浪潮,若无流水的滋养,只怕巍峨的高山也要失去孕育新生的活力。方法和策略得当,正是对“理”的顺应与应用。
“天地趋势而日新。”早在战国,古人便发现了“流水不腐”的至理,而这也成为一个变革的时代的注脚:商鞅高呼着“便国不法古”,为世间留下了强秦的神话。揆诸近代与当世,孙文以“变”,打开近代中国进步的闸门;改革开放乘“变”,书写中国新的历史篇章……
(此两段分析论证“无定法”。也是给人丰富的视野、灵活的思维、多样的语言的印象)
当然,尽管定理如岳,但在高山遮蔽了天空的仰望,也不妨效法愚公移山的精神;诚然变法如流,但东流的“一江春水”也不应向西改道。定理与定法,不应成为非此即彼、可以偏废其一的单选题,它们应当成为和谐的交响,在时代的主旋律中共振同频。
(用“当然”一词,让文章思路有了转的一层,转向关联,转向融合,见出整合思维之功力。)
近代《东方》杂志曾向读者征集:你心目中的中国样子是什么?百年激荡,面对风云再起的时代,我辈青年,当坚定心中理之山岳,畅通行止法之川流,在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新时代中,绘就神州的新面貌,书写当下的时代的宏伟答卷!(这一段很有意思,虽然也是“青年立场”的写法,但是,以“心目中的中国样子”为话题,明确吾辈青年之当为,而且紧扣前文所言之理,有些从理论到实践,从认知到行动的意思。当然,这多少弥补了文章重“知”轻“行”的弱点。)
理定如山岳,法变如川流,劝君明斯理,此中有真意!(最后一段,倒也能够强化出写作这篇文章的目的:劝君明此理。)
【点评】
本文属论述类一等文。
文章开篇即紧密结合材料,用“船山先生”代指王夫之,说明作者对王夫之有一定了解。随后阐释了“理法”二字的含义和关系“定与变”,“且看”二字引出下文,体现了作者观照现实意识。“定理如山岳,法变如川流”两个明喻巧妙地揭示“理法”的特征,分别是沉稳和灵动。文章开篇观点清晰,立场鲜明,凝练有力。
第二段紧承开头,对“定理如岳”进行进一步阐释——奠定社会运行基本逻辑的根基,从而由此及彼,让读者从“定理如岳”切入反例例证,即驳论段。此段贵在并没有照搬政治原理,不囿于机械套用唯物辩证法或扩写材料的窠臼,有思维层面的明显提势。
第三、四段阐释“理的变化”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加以甄别,“万物演化的依托”是非常精准的表述,本段完成了“理的变化”的分析,并不否定“定理如岳”,只是更应肯定一以贯之“变法如流”的精神。此段用正反两个例子展现思辨精神,但分析不够深入,“不以为然者”尚可懂,“叶公好龙者”令人费解,“反观”后的语句论证不够严密,论述不够充分,即论据信息量不够。本段结尾扣题,强调法的运用是一种“制天命而用之”。“方法和策略得当”,成就了党自我伟业,亦行出了一条人间正道。
第五段再进一层,举战国、商鞅、孙文、改革开放为例,结合当今时代,彰显青年身份,证明“天地趋势而日新”,至此,文章完成了 “无定法”思辨的任务,言之有据,言之成理。
第六、七段呼应标题“理定如山岳,法变如川流”,讲“法理”非互斥的单选题,而是双选题,是一种“共振同频”,此番言论让文章的思维之光熠熠生辉。第六段借“近代《东方》杂志呈向读者征集”凸显当下意义,表明“无定法”仍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极好地揭露了今天王夫之所言的启示意义,即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结尾重申观点,呼吁侪辈,“劝君明斯理,此中有真意”具有交际意识,收束简洁有力。
本文能够准确理解且综合运用材料,理据阐释有序工整,注重在比较中做出选择,逐层分析了“法理”关系,情感充沛,思想深刻,站位高远,笔力雄健。
略有不足之处在于:文章从理到法的过渡部分论证囫囵吞枣,让人不明所以,特别是对“理”的顺应与应用一段没有深刻分析,成文字数还需增加,论述的信息量需要更充足一些,但仍不失为一篇非常优秀的考场作文。
发展等级打在“深刻”。
(点评:深圳市翠园中学 高映东
夹评:市教科院 葛福安)
编号:14考生号:0310204046 得分:55.5
循定理拓方法,应万变之时代
(标题表达出材料的三个重要信息点:概念内涵+逻辑关系+现实关照——表意清晰明确,值得借鉴学习)
王夫之曾言“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于变与不变中演进发展,面对今之多样社会,今之多变时代,遵守定理,开拓方法,方能以不变应万变,稳立于人类文明。与(于)时代发展的坐标系中,书写崭新华章。(首段引用材料,围绕作文的“初始概念”——“定理”与“定法”展开,理解到位,写法规范。)
时代的滚滚浪潮向前推进,社会的多样之姿不断衍生,遵守不变之定理是开拓新法的重要根基与源泉,而开拓新法则是发展不变之理的拔高与升华,两者相辅相成,合则共生,统一于新时代的浪花与海洋中。(分析材料,进一步对“定理”与“定法”关系的思辨,是写作的思维必选项。)
遵循不变之理,为开拓进取与砥砺前行筑基。不变之理是原理、规律、亦是贤之哲思,今代之道理。(这里值得肯定,核心概念的内涵的理解很重要,假如阐释不清楚,会影响文章的得分。)古语云:“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勤勉不懈与常思进取是成就事业与人生的先决条件,放之今代仍是如获圭臬,助力个人发展的不变箴言;“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常忧常劳为民族复兴,国家发展作重要保障,而放之不管,置之不理则会奏响国运衰微,凝滞于历史长河的靡靡之音。(这部分从个人和国家层面入手,虽显示出写作者的阅读面,但私以为对“定理”的理解比较片面,让文章缺少了向深处探求的力量。)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青年唯有思进取,勤于耕守,方能不辍于社会发展,国家唯有砥砺自强,务实为民,方能屹立于时代浪潮中,掌握国运之舵,书写人类发展新章。(依然从青年和国家两个层面谈,很立体。)
开拓多变之方法,为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稳牢方向。多变方法是策略,是态度,亦是协(携)手共进,共赢时代机遇的全新选择。(这部分是作文思辨的重点:即强调我们在遵循定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方法和策略。)面对当今变局之世界,中国与各大发展中国家携手并进,共谋和平发展之道,从雅万高铁到外贸会中给“最不发达国家的摊位”,我们以和平、和谐之姿,拥抱多样之世界,为自身与他国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从中欧班列从零突破万列,到如今沙伊握手言和,中法关系翻开新篇章,都离不开共同发展中的多样之法,治世之道。(作者适当的关联到现实生活,显示写作者对现实的关切深度。)吾辈青年,(“吾辈青年”写作思考主体的出现,让析理与文章的青年立场融合。)我们生长在多样发展的当代世界,目睹了以多变之方法行合作共赢之道的盛世中华,在个人发展中以多样姿态行稳致远,方有方向和榜样,当以全新眼光拥抱未来,拥抱世界。(作为现实关照部分,略显单薄,可以另起一段,让整篇文章结构更合理。)
遵循不变之理,开拓多变之方法,方能以不变应万变,行稳致远,将小我融入时代大我,书写人生发展,国家与民族复兴新篇章,拼就时代宏伟蓝图。(结尾提升,再次回扣材料中三个重要信息点,但感觉和前文有些雷同,可以用比喻性、形象性的语言做结,以增加文采。)
【点评】
本文对题意理解非常准确。其准确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对材料关键词“定理”“定法”的把握,第二是对“今天,这句名言仍然值得人们深思”的回应。
整体关照全文,首先是作文标题中“循定理拓方法,应万变之时代”,表达出材料的三个重要信息点:概念内涵+逻辑关系+现实关照,也显示了对王夫之名言现实意义的思考;其次是行文结构相对清晰,且每个主体段落在提出分论点后,都阐释了核心概念,并关联到现实生活,显示写作者对现实的关切深度。
语言整散结合,并融合了一定的文言色彩,大量对称的语句镶嵌在行文中,使得语言鲜活灵动,有节奏感;也显示了写作者日常积累的丰富。
作为考场限时作文,这篇文章在观点的逻辑层次、剖析的深入与阐述的严谨等方面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且完成两个主体段后就转入结尾,略显仓促;同时在论据的选择和使用过程中,前后内容关联不够紧密,部分内容过于孤立,叙述简略粗糙,不够形象具体。
(东莞市第六高级中学 耿丹)
编号:15考生号:6252460542 得分:55
定理须遵记,定法善变通
(标题采用小对句,亮明观点。“理”不变,所以“遵记”,“法”无定,当善“变通”,切合题意。但是,“定法善变通”语意矛盾,既然是善变通,可能就不是“定法”,作者标题的意思,是不是可改为“守定理为至理,变定法为活法”?)
清代思想家王夫之有言:“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定理便为不变的规律、道理;而定法却(“却”改为“则”)是不变的方法、策略;人生亦是如王夫(加“之”)所言那般,遵天下之定理,无须用固之定法。(本段功能为引材料,出观点。其引材料部分,直接“抄”,似乎有些“粗暴”,不妨简单换言之;出观点,“人生亦如……”,王夫之所言为“天下”,当然包括“天下之人生”,那么,这可以看成一种“启示”或“拓展”,这似乎就决定了下文的写作方向,那么,我们看看,下文是不是在这条逻辑线条下进行的。)
遵天下定理,固吾辈身心。(分论点一,“固吾辈身心”的确是从“人生”角度来确立分论点的,再看下面对分论点的分析论证,是不是紧扣这一句分论点呢。)
“不临高山,方不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泉,方不知没溺之患;不临巨海,方不知盛浪之患。”(应为“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记不准可以间接引用,孔子说……另外,此句和观点联系不紧密。)不亲自感受,怎么明白那世间处处藏縕(改为“藏蕴”)的定理?(引用固然惊艳,但还在于引用后的阐释分析句的表达。这句亲自感受……明白世间定理,是讲定理从何而来,因何而得,而不是分析“定理”为何,这似乎有偏移之相)正如居里夫人那般,潜心钻研几个春秋,亲身感受锅炉器具的赤热,方成就探索出“镭”的壮举;正如袁老苦苦支撑着年暮的身躯,亲身下地观察稻势,才能荣获“稻父”之称;正如那多次夺冠的徐梦桃苦心拼博,与冰雪亲密的次数不计其数,最终才能稳坐金牌的宝座。观古之芳躅,合今之轨辙,吾辈青年理应同历史前辈们那般遵定理,固吾辈身心。(这一段引用、例证齐发,结句为“同前辈那样‘遵’定理”,但是,前面的分析更多的是从“得定理”的角度来分析,引用和例证与结论句有偏差。其实,居里夫人、袁老和徐梦桃的事例都可以扣紧观点,他们不正是遵循了化学原理、生物原理、运动原理么?如果不遵定理,就不会取得让人瞩目的成就。)
定法善变通,方知路不同。(分论点二,“方知路不同”,也能扣“人生”,但重点是“知”,看变通“定法”如何走向“知路不同”,不是变通定法为了做好事,有成功吗?所以,“知”止步于“认知”,似乎思维还可以再提升。)
生如逆流,一苇以航。人生如同逆流而上,就算是乘着一颗(“颗”改为“叶”)芦苇也能航行而上;善用方法也能走出不一样的人生之路。(这句话说得对头,“走出不同的人生道路”,这就意味着分论点并没有表达好)二零二二感动中国人物中,便有这么一个组织,“银发知播”的成员们用与众不同的方式,在短视频中传授大众科学知识,无疑不是(“不是”改为“是”)用另一种方式,展现他们暮年的才华。就像李白那般“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豁达,前方道路千千万,何必单行那一支(“支”改为“条”);就像“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言”那般开朗,勇于对抗的不懈;(这几处的事例,都能证明是“变通定法”吗?可能不能)就像鲁迅所言“寄意寒呈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那般的热忱,对抗反动势力的不同途径。(鲁迅先生的这句名言,是讲“变通”的事吗?可能不是)(本段语言虽有文采,但语言所表达之意,并不能充分论证分论点,有些引用名句和举例事实,并不能指向分论点,这在情况默写中,这样填写是不会得分的,这样的引用,也是合适。看来,引用和举例,都要经得起逻辑的叩问才行。)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从古至今,许多定理也不曾被人遵循。(看来,文章要进行反向论证了。这也是起承转合的“转”的写法,也是文章思维突转的一种方式)秦二世本应可治国有方,但却因其相赵高“指鹿为马”从中搅混,而其又未有遵循心中定理的本心,最终落得个亡不知处的下场,这便告诉我们应遵循心中定理,才可并肩齐行。(其实,这个倒数第二段的写法,更需要转向现实,转向当下,毕竟题目里有“今天,这句名言……”的语法)
前路漫漫亦灿灿,在如今时代,吾辈青年应遵记定理,善于变通定法,要“岁月悠悠,衰微浮于表面,热忱如火,颓废必致灵魂。”那般在时代如火的推进中,展望未来。(去掉“要”,把引用提到段首,去掉“那般在”)(扣观点总结)
【点评】
本篇文章得高分,应该是有相当运气的成分。或者说,写作引用、例证等炫彩的方式有了某些成效,但是,从模拟写作的角度看,我们更应该发现问题,或者考生去避免一些“不讲逻辑”之处,来把文章写得“讲道理”,“讲逻辑”一些。
如果作者能明确自己的文章观点“人生亦是如王夫之所言那般,遵天下之定理,无须用固之定法”的话,那么,文章应该指向“人生”这一范畴,或者领域,或者话题,来谈王夫之这句名言的当下意义与价值。毕竟,这句名言在今天的得得人们深思,是写作的必然任务。那么,在此基础上,作者所建立的两个分论点——固吾辈身心、知路之不同——应该与观点句“遵天下之定理,无须用固定之定法”建立强关联,即明此理,吾辈人生如何如何。
但是,整篇文章在这方面,是缺少明确的意识的,或者说,建立强逻辑关系的意识是弱的,因而,所引用的语句,所举的例子,以及之后的分析,是有些牵强的。
(秦皇岛市青龙一中高越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葛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