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期间,旅游市场加速复苏势头强劲。火热的表现进一步稳定了消费者的出游预期,提振市场信心,业内预期,今年旅游市场将持续向好,呈现逐季加速回暖的趋势。
在此背景下,二级市场旅游板块的投资逻辑成了多家机构关注的重点。
五一出游热情大升温
随着五一小长假结束,文旅部也披露了最新数据。
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0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同比增长128.90%,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0.66%。
具体而言,游客出游半径、跨省酒店预订量、景区门票量均呈现不同程度增长,旅游市场回归上行通道。
据携程提供的数据,今年五一假期旅游市场正在释放积极信号:用户飞行距离达四年来巅峰,出游半径较去年同期增长25%,跨省酒店预订占比超七成,国内景区门票量同比增长9倍,较2019年同期增长超两倍。
出境游方面,从携程整体订单量来看,五一假期出境游整体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近700%,出境机票、酒店订单量分别较2022年同期增长近900%、近450%。这个五一也是近三年来出境游规模最盛的小长假。
一季度补偿式出游释放之后,五一出行市场的火爆反映出了真实需求的回归与成长。旅游半径扩大、出境游订单量飙升、多项数据达到甚至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这代表着旅游消费信心全面恢复,旅游市场迎来了从市场复苏到高质量发展的转折点。
多条产业链同步受益
旅游消费需求井喷,旅游消费品质也在稳步提升。
文化和旅游部表示,五一假期,文博看展、文化演艺、国风国潮热、博物馆打卡等成为旅游新风尚,演艺、展览、博物馆等消费场景受到旅游市场青睐,演唱会、音乐节所在地周边的酒店预订量同比升高。
由此来看,旅游在周边消费场景的溢出效应愈发明显。这也将带动吃、住、行、游、购、娱一整条产业链的复苏,诸多产业将因此受益。
首先,餐饮业消费热度持续高企。
美团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前三天,全国餐饮消费规模较2019年同期增长92%,部分餐厅重现排队等位超过1000桌的火热态势。淄博烧烤带动零售平台盒马鲜生烧烤类商品周环比增长241%,重庆、长沙、苏州、南京四个城市的烧烤类商品销售周环比增幅更是超过350%。五一假期,餐饮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2.8%,行业整体恢复水平已经远超过去三年同期的水平,甚至超过2019年,这将为餐饮市场持续复苏带来利好。
其次,购物、服务消费市场保持火热。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全国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与去年相比增长24.4%。其中,服务消费和商品消费同比分别增长28.7%和19.5%,反映居民消费意愿增强。此外,增值税发票数据还显示体育健康类服务消费增长较快,其中,体育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3.9%。健康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7.8%。
此外,文娱线下演出竞争激烈。
据大麦网数据,五一节假日期间,大麦开售的项目数超1500个,同比增长2.5倍,覆盖了全国130多个城市和700多个场馆,初步估计有超150万观众走进现场。电影市场方面,五天假期内,我国电影五一档票房达15.19亿元,日均票房第四次破3亿元,230万的总场次打破五一档场次纪录,人均观影1.19次也打破五一档人均观影次数纪录,电影市场回暖势头明显。
出行板块三大投资逻辑
从二级市场角度来看,五一假期热门旅游城市和景区已经人流如潮,预估今年的旅游业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可期。
数据显示,在A股19家旅游业上市公司中,2022年仅有天目湖、宋城演艺、丽江股份3家公司实现盈利;但在今年一季度,19家旅游业公司中有10家公司实现盈利,其中9家公司一季度实现同比扭亏为盈,峨眉山A今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更是同比增长1486.05%。
目前,五一旅游市场的火爆显示消费需求回暖,增强了旅游市场的信心和稳定性,多项积极信号表明,旅游市场已经回到正常轨道上,旅游产业链上市公司今年中报及年报业绩可期。
第一季度旅游业快速回暖,第二季度五一假期市场火热,叠加暑期旅游旺季临近,国内出行复苏将为旅游业上市公司带来业绩弹性。同时,旅游资源供应恢复和机票及燃油成本的显著降低,第二季度旅游市场预计步入预期增强和供应优化的新阶段,避暑旅游可能达到甚至超过疫情前同期水平。
在此背景下,中航证券认为,出行板块将迎来困境反转+行业去杠杆+供给出清三大投资逻辑,景区酒店、免税等线下出行消费火热,复苏势能强的国内出行链头将率先受益。
①旅游板块:旅游半径持续扩大,境内外游加速回暖。看好优质景区和旅游产业链完善的企业中青旅、天目湖、宋城演艺;
②酒店板块:龙头酒店逆势扩张,开店持续放量,不断夯实内功,头部效应凸显,直接受益行业复苏,业绩弹性可期。建议关注锦江酒店、首旅酒店、君亭酒店;
③免税板块:看好海南免税新店有望带来更大的客流增量和业绩提振。建议关注中国中免,免税龙头地位稳固,中长期投资价值不变;开启免税新征程的王府井、海汽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