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变化。技术成熟+市场需求推动光伏业进入快速发展期,逐步成为新增电力装机的主体。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2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87.41GW,同比增长59%。
原材料方面,随着硅料经历“深V”后重回下降区间,以及碳酸锂价格的持续走低,一直以来辖制光伏和储能的原材料瓶颈被打开,将进一步刺激下游需求的爆发。
今年春节后,随着济南展、北京储能展、PAT研讨会等一系列行业盛会的召开,光伏行业的四大趋势逐渐露出水面、成为业界共识。而作为光伏逆变器与储能系统“双龙头”的阳光电源,正在凭借多赛道综合优势,在“十四五”光储快速发展过程中持续抢占先机。
风光大基地强势推进
作为全球最大光伏产品生产制造国和应用市场,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迅猛。中电联报告显示,今年的全国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可能达到100GW。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也指出,今年国内新增装机大概率在95-120GW,潜力巨大。
根据近日印发的《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全年风电、光伏装机将增加1.6亿千瓦左右。光伏方面,要求推动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并网投产,建设第二批、第三批项目,支持新能源电力能建应建,能并尽并、能发尽发。风光大基地的强势推进,将有力推动新能源大规模、高水平发展,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完成“十四五”规划任务。
索比光伏网认为,当前全国范围内新能源大基地项目稳步推进,2023年地面电站可能超过分布式,重新占据新增装机中主要份额。但与此同时,各类大基地项目也面临着投资成本高、建设周期较长、设备可靠性不足、运维效率低等关键问题。
为了解决大基地应用难题,阳光电源将集中式逆变器和组串式逆变器的优势结合到一起,推出了“1+X”模块化逆变器新品类,每个单元1.1MW,可以按照“搭积木”的方式进行模块化设计,最高达到8.8MW,在降低系统成本的同时增强运维便捷性。根据业内技术专家的解读,模块化设计和应用技术的深度创新将成为未来重要趋势,既能充分适配复杂环境电站项目,又能大幅降低度电成本,实现电站投资收益最大化。
分布式新市场需要新策略
在大型地面电站高歌猛进的同时,凭借经济性、靠近用户侧、清洁低碳等优势,分布式光伏的市场潜力不断被发掘。2022年,全国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51.11GW,占比58.5%,创历史新高。
2023年分布式光伏形势如何?尽管部分省份提出“分布式光伏配储能”、“中午时段改为低谷电价”等政策,对分布式光伏推广带来不利影响,但从全国看,分布式光伏的市场空间依然十分广阔。正如索比光伏网副主编尹也泽所言,分布式光伏重心南迁已成大势所趋。在经济发达、工业制造用电量大的江浙沪粤等地,企业安装光伏的意愿相对更强。此外,许多省份在夏季用电高峰可能出现限电,安装光伏成为部分企业实现连续生产的“法宝”,此时节省电费反倒不是他们的核心诉求。
面对灵活多样、高度分散的分布式市场,后期运维是重大挑战。在分布式领域,阳光电源通过不断迭代产品、升级服务,让客户省心、放心。阳光电源在江浙沪粤地区已经有多年布局积累,形成了完善的服务体系和渠道布局,特别是在广州和杭州建立的服务中心,大大缩短了与客户直接接触的距离,通过优质的服务提升品牌认知度。产品方面,阳光电源完成多品类覆盖,全新一代CX逆变器、PowerStack液冷储能系统、180kW集成充电桩、新一代阳光云……在业内唯一实现“光储充全栈自研、数据互通”。在供应方面,则依据渠道需求和实际情况,以强大产能为后盾,灵活保供。
IGBT供应考验企业管理水平
IGBT属于光伏逆变器的核心部件,光伏行业的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IGBT的需求。根据国信证券预测,预计2021年至2025年全球光风储用IGBT市场规模将由74.8亿元增长至250亿元。
遗憾的是,近些年由于种种原因,海外IGBT大厂对中国的供应受到影响,且IGBT产能供应未能及时提升,供应紧张状况或持续至明年。根据商富昌电子最新公布的2023年半导体产品Q1货期显示,英飞凌、IXYS等主流功率器件原厂的IGBT产品及其相关配件交付期平均在50周左右,最高达到54周。
阳光电源高级副总裁顾亦磊博士向索比光伏网表示,由于供应商扩产周期较长,跟不上需求节奏,去年国内中大功率逆变器芯片供应紧张,且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缓解。但对阳光电源而言,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由于公司多年以来持续加大全球供应链安全,强化供应链管理能力,与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本身供应链体系已经非常健全,且提前预测到了这种情况,通过提前锁定订单,最大限度保证供应安全。
光储融合趋势明朗
与传统能源相比,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存在间歇性、波动性。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持续提升,对储能的需求也成倍增长。北京储能展上,电力系统专家指出,新能源加配储能可以起到“负荷调节、存储电量、削峰填谷”等一系列作用,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必然要求。毕竟,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是一个大前提,不容有失。
据索比光伏网观察,目前各地分配光伏项目建设指标时,往往会提出配套储能的要求。其中,大部分省份配储比例在8%-30%之间,时长1-2小时为主,最高可到4小时,且要求越来越高,带给电站投资企业的成本不断攀升。
除了成本,面对高速发展的国内储能市场,储能安全也成为业界高度关注的话题。对于这一问题,阳光电源高级副总裁吴家貌表示,作为储能行业龙头,阳光深耕储能17年,对系统安全有着深刻认知:储能安全不仅指人身资产安全,还包括并网安全、运维安全、收益安全。同时,储能系统核心设备众多,电池系统≠储能系统,储能系统相当于储能电站,想要实现全链安全,就必须尽快摈弃简单叠加的传统集成方式。基于此,阳光电源首提“三电融合”理念,深度融合电力电子、电化学、电网支撑技术,通过专业集成,来打造极致安全的储能系统。目前,三电融合的代表产品——阳光液冷储能系统PowerTitan,已在美、欧、日、澳等多个国家应用,全球发货6.5GWh。
据索比咨询的数据,2022年中国企业储能系统全球出货量50GWh+,而阳光电源位列储能全球出货量榜单首位。北京储能展上,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储能企业排行榜》也显示,阳光电源的储能系统、储能变流器全球出货量已经连续七年蝉联双项冠军。可以预见,随着光伏、储能深度融合趋势的加快到来,未来阳光电源光储业务还将迈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