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自闭症孩子进入青少年期后,面临着无学可上、无业可就、无处可去的尴尬局面。
很多家长都渴望自闭症孩子能够自立,参与就业对这些特殊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取经济收入的方式之一,从语言康复角度看,也是融入社会生活、提高社交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大龄自闭症青年的就业存在很多困难。“养老院嫌他小,孤儿院嫌他大,放精神病院孩子害怕”,电影《海洋天堂》里的这段台词就是真实写照。如何破局呢?
1、国外的企业运营模式。
企业运营模式一般由自闭症患者、家长、爱心人士联合或独立创办企业进入市场化运营,自闭症患者受聘其中的就业模式。比如日本的榉之乡:“榉之乡”是25年前,须田初枝女士带领二十一个家长,建立的一家自闭症设施。整个设施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初燕之家负责工作训练,福利工厂给自闭症群体提供工作的场所,GROUP HOME是住所,还有负责辅助的多机能型设施和对外的发达障碍者支援中心。给孩子们提供环境,让他们通过劳动,学会表达及管理自己的喜怒哀乐。从语言康复理念上看,日本的运营模式是最系统,最完善的。
2、国内的企业运营模式。
小星星洗车场:广西南宁爱心商人创办“中国最孤独的洗
车场”——小星星洗车场,员工主要为大龄心智缺陷人士。由于场地租金压力成本过高,盈利模式单一等多重窘境造成运营困难,小星星洗车场最终于被拆除。
“非儿戏”花房厨房:在广州,有一家餐厅,同时也是花店,叫做“非儿戏”花房厨房。餐厅的创办人是一位自闭症孩子的妈妈。“非儿戏”花房厨房是一个为自闭症孩子提供实
践,职业训练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庇护性就业工场。
3、公办民营模式
由政府出资或协助创办企业、社会组织等,由自闭症患者进行管理运营。这一模式的特点是
便于得到政府提供的场地、政策、服务等支持,不仅可以抵御一定的经营风险,还有利于扩大社会影响力,对周边或类似的企业进行示范、合作、帮扶。
“梦工坊”咖啡吧:上海的“梦工坊”咖啡吧,接纳多名唐氏综合征和自闭症青年就业,由街道提供场地和装修,咖啡吧成员“拎包营业”。自经营以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星妈私厨”:武汉的三个自闭症青年的妈妈联合创办“星妈私厨”,经营范围主要是糕点烘焙、简餐、饮料等制作和销售。在门店后厨配有食品加工间,由多名自闭症患者作为主要生产人员。总的来说,这种零售服务业的模式,对自闭症语言康复帮助比较有利。
“爱·咖啡”自闭症社会实践基地:上海静安公园内的“爱·咖啡”一开业,就因其帮助自闭症少年走向社会的实践备受关注,然而这家“孤独咖啡馆”开门仅一月却由于场地和营业许可等问题骤然关门。“爱·咖啡”自闭症社会实践基地在上海青少年活动中心重启开业,恢复了咖啡制作、销售,增加了帮助自闭症少年学习文化课程的功能。除了在青少年活动中心重新开业以外,“爱咖啡”还积极拓展营业合作方式,与社会上的爱心咖啡屋达成
了合作意向。未来自闭症少年的实习、就业范围将逐步扩大。
当下,自闭症患者的康复治疗和社会融入机制衔接不够紧密,部分大龄自闭症患者面临着“无处可去,无事可干,无工可做”的尴尬局面。希望我们身边能够更多公益救助资源倾向于这些特殊孩子,针对他们的社会适应,就业支持,养老托育,语言康复等方面,给予更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