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月26日),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举办的劳动育人成果展示活动上,赋能中小学劳动教育的“3C”课程菜单发布。
为进一步上好劳动育人这堂“大思政课”,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积极与中小学开展合作。“3C”劳动教育是一次创新探索,聚焦时代新人培育目标,紧密围绕培育学生劳动认知(Cognition)、帮助学生掌握劳动本领(Capacity)、促进学生形成劳动意识(Consciousness)展开,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育人实效。
“3C”课程菜单划分为三大模块:学研结合,懂劳动之意、实践淬炼,习劳动之能、文化浸润,悟劳动之美,涵盖电子设备焊接、废弃物改造、上海绒绣体验等27门课程,赋能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认知、掌握扎实的劳动本领、养成自觉的劳动意识。
在成果展演环节,师生们通过讲述劳动故事、展示劳动作品、情景再现劳动过程等多样形式分享自己的劳动心得,表达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期许。
“曹路故事”区级传承人朱国钦老师和浦东新区“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成员苏勇老师精彩讲述全国劳模、“抓斗大王”包起帆的创新奋斗故事,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劳模精神;二工大食堂的缪良华大厨和师生代表共同讲述演绎美食中的劳动教育;计信学院赵媛熙同学和资环学院郭美成同学结合亲身体验向大家分享了同学们的劳动实践故事,并鼓励同学们不断夯实专业技能,增长本领才干,在劳动奋进中书写绚烂的青春篇章。
在一楼展厅内,亚博树莓派智能小车、机器人NAO等高科技智能专业产品;非遗剪纸、助农生态包装设计等作品;学生亲手制作的冷拼菜肴、师生电商直播间等十个展示区域通过劳动技能演示、现场操作、实物和平面展示、互动体验等形式,集中展现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结合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开展“3C”劳动教育的丰硕成果。现场参观的师生络绎不绝,纷纷打卡各展区,“沉浸式”体验和感受劳动的魅力。
推进构筑“大思政”格局下五育融合、学段贯通、学科交融、家校社协同的劳动教育一体化格局,市教委、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曹路镇相关负责人、校外劳动实践基地代表、劳动教育共建中小学代表等共同探讨“大思政”格局下大中小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新路径。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副校长丁力表示,立足“大思政”工作格局,思考大中小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路径,学校通过构建一体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实践育人平台,形成一体贯通的劳动素养评价标准,推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纵向衔接、有序开展。要通过发挥二工大劳模文化育人特色,打造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模式。在“3C”劳动教育理念下,未来将进一步夯实劳动教育课程,打造劳动教育特色项目,让新时代劳动教育成为塑造时代新人的必修课。
近年,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积极开展“双减”背景下中小学生“小课堂”,通过特色课程和特色活动充分发挥高校作用,深化大中小幼一体化思政教育。目前,已在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开展20门课程,共计190名学生参与活动,为880名中学生开展课后服务。
二工大各学院也积极将专业特色融入劳动教育之中,形成了“一院一品”劳动育人特色品牌。展演中,智控学院将科技创新与劳育完美融合,开展创造性劳动实践活动,为大家展示了学生自主设计制作的航模,进行了精彩的无人机表演。能材学院将专业知识融入中华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中,带领大家领略了使用新型材料——光子晶体制作走马灯的全过程。经管学院以情景短剧形式重现了直播助农的劳动实践故事,展现了青年学子运用专业知识助力乡村振兴的青春风采。外文学院将传统文化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开展非遗剪纸实践活动,用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向大家展示了劳动最美丽的深刻内涵。数统学院充分发挥学生的数学思维,采用AI绘制劳模画像的形式,引导学生感悟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艺术学院将红色文化融入劳动教育之中,现场分享“长征路”红色文创书签设计历程。高职学院学生代表分享参与“幸福市集”志愿服务活动的经历,表达了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志愿服务实践中的获得感。
作者:储舒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