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背景:
Y同学,14岁初二男孩
经与家长沟通了解到:
· 1-4岁,基本是爷爷奶奶带大,但是同父母生活在一起;
· 4岁-至今,由父母抚养;
· Y同学12岁六年级,妹妹出生;
· 从三年级成绩开始下滑,到六年级成绩急速下滑;
· 六年级开始青春期叛逆,逆反;
· 亲子关系紧张,与家人有过多次的矛盾。
入学后,经过15天时间的测试与观察:
· 学习技巧不足
· 亲子关系紧张
· 朋辈社交技巧不足
· 自信心不足
· 情绪困扰,烦躁
· 生活作息不规律
· 沉迷手机
原因分析:
进入青春期后,Y同学自我意识逐渐发展,对于事物开始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强烈需求自我独立的同时,又渴求依赖抚养人,最初对于独立的渴求,以一种坏的方式表达,企图让家人不再管自己,以此获得自由。
但是,获得自由的同时,又渴求父母的关爱,得不到关爱时,这种矛盾的心理就显得格外强烈,因此在于人关系上变得格外针锋相对,在具体行为上的表现为,在自我愿望,以及自我发展受阻,会出现激烈的情绪反应;
其次,妹妹的出生对于Y同学而言,是某种竞争与威胁,加上Y同学本身相对敏感,加剧了Y同学内在不安全感与敌对水平,表现出更差的自我给外界。
调整方向:
学生自我认知水平相对较高,内容较为清晰,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自己对事物的理解,也有自己来到这边的目标。
针对Y同学的情况首先通过心理咨询辅导,调整学生旧有思维方式,使其认识到自己的心理状况,内在逻辑和对周围的认知,帮助学生找出导致现在结果的源头以及他的应对方式,更新学生认知水平。
其次通过团体心理辅导以及平时和文化课老师的教学互动,使学生重燃对学习的兴趣,保持学习的节奏。
再次通过一对一文化课补习,增强其学习的自信,为能够正常回学校生活和学习做准备,最终落脚点还是学习和自信心的养成。
最后,行为训练贯穿始终,让身体体能增强,有一个精气神。日常生活习惯的训练和走路说话等细节调整,拥有一个精神饱满的风貌传达内在力量。
离校反馈:
现实层面来讲,在校期间没有手机等电子设备可供使用,因此,这一维度上已基本戒断;
心理层面来讲,有了自己的业余爱好,对于网络的需求程度有所降低,也能够认识到沉迷网络的危害,自认为、会合理把控用网时间;
Y同学基本能够清楚的认识自己,对未来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较为清楚的规划,明白学业对自己的意义及其重要性,对学习的态度有所转变,能够自觉安排学习;
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需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明确在与父母交往过程中自身行为表现的心理根源,以及该行为模式对于亲子关系的影响,自己会克制自己的情绪、行为,也愿意承担一些家庭责任。
跟同学相处良好,在学校建立了自己的人际关系,也会表达自己的需求,在人际交往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