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吐槽又有作业了被踢出群聊:挑衅老师?“重罪”!
前两天在微博上看见一条没头没尾的热搜词:
“教育局回应家长发又有作业被踢出群聊”。
点进去仔细看了看,忍不住想感慨,人到中年养个娃, 真是“胡同里抓猪两头堵”啊!
没有人获胜
3月17日晚上,河南焦作一位小学老师,在三年级的班级群里发布了一则通知,要求学生们在(晚上)11点前完成一篇300字的电子版学习心得。
随后,有家长发了句吐槽:“家长又有作业了。”
消息发出半小时后,这位“头铁”的家长被移出群聊。
这位家长旋即发朋友圈吐槽此事,没想到第二天一大早,班主任老师又打电话来“兴师问罪”,语气生硬。
等到第三天,有新闻报道称该家长已经删除相关视频,而当地教育局的工作人员则回应称:“已获悉此事并介入,目前正在进行处理。”
事情不复杂,但确实有点意思,微博评论区的网友们直接划分成了几个阵营。
有替家长鸣不平的:
也有网友站在老师那边喊冤的:
更有一些人把矛头对准教育局,直接“宣判”:
在官方给出正式的处理结果前,我们可以先让子弹再飞一会……
不过从网友的反应里不难看出,其实没有人是这场“战争”里的获胜方,甚至可以说所有人都积怨已久:
无论是可能在公司就攒了一肚子牢骚,回家了还得替孩子写作业的家长,还是可能明明下班了又被领导拎出来布置“政治性”作业,还得面对家长负面情绪的老师,更别提那个九点、十点就应该睡觉了结果被要求接受教育的小孩子……
我们的教育模式和家校关系,怎么就变成了这样?
在这条新闻的评论区,还有人提到“现在的老师真的脾气很大”。
诚然,老师把发牢骚的家长移除出群这个行为是情绪化的,虽然也有可能是因为被迫加班心怀怨怼,但也可能是老师觉得自己的权威被挑战了,自恋受损的缘故。
所以要利用自己手中这点权力立即“报复”回去,从而把“场子”找回来,以抚慰自己受伤的自恋。
而且从评论区的反应来看,“老师权威不可轻易动摇”已不是孤例。
学校逼老师,老师逼家长,家长又能去哪里撒气?
到头来受苦的,可能还是我们的孩子。
“踢猫效应”
我有个朋友,暂且称呼她为奶豆妈。
奶豆是我们之间出了名的“捣蛋鬼”,让他安静坐五分钟简直跟要了他的命一样,以至于幼儿园都上不完——没有哪个老师能只盯着他,除了奶豆妈。
儿子的调皮程度远超预期,奶豆爸又常年在外地工作指望不上,于是奶豆妈重返职场做女强人的愿望硬生生被延迟了好几年。但她那时候没什么怨言,还美滋滋地跟我们嘚瑟:“男孩子嘛,有活力是好事!”
可惜这个想法很快就被现实打了脸——好不容易等到奶豆上小学,她自己也入职了一家新公司,以为一切都能好起来的时候,她开始每天收到奶豆班主任的“夺命连环call”:
“奶豆和别的小孩子打架了!”
“奶豆揪女孩子头发!”
“奶豆说他又忘带作业了!”
“奶豆这次考试不及格!”
从生活习惯到学习成绩,奶豆几乎没有一点能让妈妈省心的,可想而知,新工作还没上手的奶豆妈,在接到班主任电话时是多么焦头烂额……
快四十岁的人了,和上司请假时难为情,在办公室里被老师当众批评时也得赔着笑,想当初自己带孩子的怡然自得早就消散得干干净净,姐妹聚会时奶豆妈把饮料喝出了白酒的架势:
“老娘真是受够了!兔崽子让人操碎了心,结果他爹连影儿都没了!你说当初结婚生娃干嘛!”
大家苦笑、附和、叹气。有姐妹还给出自己的解决办法:“骂孩子啊!”
“老师骂你你就骂孩子!”
“肯定是他犯错了老师才骂你的!”
“这气咱不受着!”
听着真让人“心动”啊!我们被老师“拿捏”了,就回家“拿捏”自己的小孩——反正小孩子生命力顽强,打一顿骂一顿也不妨事,一觉睡醒还能跟在你屁股后面“妈妈”长“妈妈”短……
果真如此吗?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踢猫效应”,父亲在公司被老板批评了,到家他就臭骂了一通自己的孩子。孩子莫名其妙,心里也窝火,就踹了一脚家里的猫。猫逃到大街上,正好有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着急避让,却把路边孩子又撞伤了。
坏情绪沿着社会关系链条从强到弱依次传递,故事里链条最末端也最弱小的是那只猫,但现实生活里,这个角色往往是我们的孩子:
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必须依附于父母,又天然爱着自己的父母,所以刚被打骂完,也能凑上来亲亲妈妈抱抱妈妈。
可孩子们的恐惧和愤怒又能有谁来承接呢?
“踢猫效应”不仅仅是一种恶性循环,它甚至是一种心理疾病的传染——这条链条上的所有人都没办法对自己的情绪负责,既守不好自己的边界,又侵犯了别人的边界。
那我们该怎么处理坏情绪呢?如何面对老师的“兴师问罪”和“夺命连环call”?
家长要做“伞”,而不是“通道”
或许大家都知道《窗边的小豆豆》吧。
在我看来,小豆豆最大的幸运,不是遇见了巴学园和小林先生,而是有个温柔又坚强的妈妈。
小豆豆刚上一年级就被班主任要求退学,年轻漂亮的女老师把小豆豆妈妈喊到办公室告状,历数罪过:
书桌盖子开开关关、站在教室窗边冲过路人和小燕子打招呼、画画时弄到了桌子上……听起来不过是芝麻大点儿的事,却被班主任老师扣上“麻烦”和“干扰全班学生”的大帽子。
如果是我们,会怎样处理呢?
在办公室里推搡着孩子肩膀,拍打着TA的头,让TA给老师道歉,并要求TA承诺自己永远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然后请求老师再给一次机会。
这还不算完,如果老师同意了,孩子回班级前,八成也会听到我们恶狠狠一句“回家再和你算账”——眼泪、羞耻感、对于“算账”的恐惧,是孩子对这天的唯一记忆。
所幸小豆豆妈妈不是这样做的。
她听了班主任老师的这番“诉苦”以后,就开始四处奔波寻找新的学校——她不要把小豆豆继续留在这个无法理解孩子性格、也不能教会女儿学习的学校了。
而且她也没有告诉小豆豆是被老师劝退的,她既觉得年幼的小豆豆可能无法理解这件事,又担心小豆豆理解了这件事反而因此自卑。
说起话来温声细语的妈妈,就这么替小豆豆扛住了所有的事情,也正是因此,才有了后来关于巴学园和小林先生的记录。
其实,小豆豆妈妈的“扛”,是兼具了爱和智慧的行为:
她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小豆豆来回抬起桌盖只是因为好奇,好奇劲儿过去了就不会再这样;
她愿意包容自己的孩子,宁肯自己想办法找一个能理解小豆豆的学校,也不逼着小豆豆改变去顺从学校;
她还在努力呵护着自己的孩子,不因为小豆豆年纪小,就无视或轻视她的自尊心。
这又能给我们什么借鉴呢?
老师当然有布置各种作业的权利,也有找家长沟通孩子在校表现的义务(暂且不讨论其中的尺度、分寸问题),但家长不能只做传话筒。
孩子叫我们一声爸爸妈妈,我们总得为孩子扛些什么,例如替TA承担一些莫须有和不必要的“摧残”。
总而言之,我们应当是“伞”,而非“通道”,万不可承受了什么样的坏情绪就直接传递给孩子。
你越愤怒,你们之间的沟通渠道就越堵塞;你越平和、越没有评判,孩子就越容易接受你的想法。
或许凭空要大家这样做,家长们可能也想问一句凭什么:当年就被爹妈这么“踢”过,现在好不容易能踢别人了,不让了?
很简单,教育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事儿,你今天不愿意替孩子扛一下坏情绪,或者想走捷径,这可能都是在为明天埋下未知的雷。
所以还是辛苦一下,就当替明天的自己排雷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