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近30年的老牌“民校”苏州外国语学校自2018年开始不断向外拓展版图,多所分校落子,其中位于昆山市的分校昆山昆城外国语学校去年参加首次中考即获昆山市第一,首届国际高中毕业生即100%被世界TOP100名校录取,其中超过80%的学生被世界前50院校录取。在国际教育新高地昆山,一所新创民办校如何实现逆袭?
今年,昆山昆城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昆城外”)高中国际部首届17名学生即将毕业,录取成绩首战告捷。新建校,生源怎么来?顶思了解到,昆城外的生源多样化,有本校初中部直升的,有参加了中考没考上高中的,还有一直在私立学校接受教育但没走上正轨的......
学校高中部校长张凯坦率地表示,招生没有刻意“掐尖”或者“抢生源”。学校在招生时设定了学生“素质模型”,其中包括“自信、善良、阳光”。张凯认为这类孩子属于“非学术类A+人才”,往往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术挑战。“如果素质模型还要加一条,那就是要打过胜仗。”张凯说。
张凯解释,打过胜仗意味着学生也许学习不好,但是在某一个领域有自己的专长并且能够专注。“比如有的孩子喜欢打游戏,那他能把游戏玩到什么程度?不是王者也至少得是个青铜。这样的孩子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至少能做到专注和执着。对于这部分的孩子也可以优先录取。”
另外,还有一个素质模型是,学生的抗挫力。“我们经常问学生,在你的学业当中,你经历过哪些挫折?是如何克服的?一定要举一个具体案例,这样能够了解学生能否迎难而上,知难而进。”
这次拿到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录取的Lex同学,初中时期综合学习水平不出色,自控能力比较薄弱,在游戏娱乐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到昆城外学习后,竟然实现了“学渣逆袭”。
如何帮助普通学生走向名校?
张凯总结了三点“战术”:
第一,以终为始,早规划。
对于一贯制学校来说,从初三开始进行升学指导规划。假设学生的目标是帝国理工学院,那他就要知道雅思、学术成绩等在高中学习的不同阶段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早规划,可以让学习更有目标性,学习更有针对性。
第二,启动培优及扶差计划。
在高中IG阶段,不分行政班,专门抽取10-15人,定点培优。另外,对于后进生,让每个孩子都不掉队,夯实基础,逐级递进。类似这样的分层教学和分类指导一直贯穿于高中IG到A2的整个阶段。
第三,冲名校,重背景提升。
比如,申请美国方向或英联邦顶尖名校,综合素养的培养要更加突出。而另一方面,随着ChatGPT的出世,文书生产和创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面试”则变得更加紧要。因此,对于冲名校的学生,要重点抓“面试”,突出重围。
无论是国际高中还是初中,昆城外都非常“出成绩”。对于一所新创校,这其中有什么样的秘诀?
张凯称,这首先和学校整体的教育理念相关。学校希望孩子能够真正学会学习。在初中,学校有将近20个社团,这些社团伴随着学生从初一到中考一直不停,激发孩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另外,这些社团也能帮助学生从他律到自律,由学会到会学三种状态转变。在高中,同样有活动社团和学术社团,用社团来反哺教学。比如有的高中生经济学总是学不好,那学校就会有经济学社团,开展各种活动和各种项目,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对学科的兴趣。
另外,张凯认为好老师才能实现高质量的教学。目前,昆城外高中部有23位教师,硕士研究生以上占85%,有4位博士及博士后。教师团队除了要有“领头羊”,也要齐头并进。昆城外和苏外母体校实行教育教学教研一体化,学校定期派教学团队前去苏外本部学习,参加本部教研,与苏外本部资源共享。学校每一周每个学科都在进行教研,教研以同课异构为核心,不同老师上同一堂课,这样可以检验出教师的差距和不足,也能够看出他的优势和成长空间。
学校对此建立反馈考核机制。张凯透露,今年高中部的重要工作还要完善通案。学校会有个别能力非常突出或者个人风格很明显的老师。对于这样的老师,考核的关键不在于他的个人水平,而是能否带领整个教研组每一位教师共同成长。
最后,还是要回归到昆城外教育的最大特色——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学校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无条件地爱每一个孩子。张凯回忆,有的学生雅思第一次考试4分及以下,那就只能从记单词开始。每个学生英语基础水平不同,那对他的要求就不能一样,否则就不公平。基础好的学生每天记50-80个单词,基础不好的学生记30-50个单词。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大的激励,有利于提升他们的自信和动力。同样,平常考试或者家庭作业,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就不能用同一套卷子,做同样难度的题目。
“分层教学理念越来越普遍,但是分类指导,分类评价不容易,这恰恰能够让每一个孩子找到正确的定位。”张凯说。
1994年,苏州光华教育集团成立了苏州国际小学,后更名“苏州外国语学校”。2002年,苏外被评为“江苏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初中”,苏外中学部被批准为“苏州市首批双语教育实验学校”。优秀初中毕业生可选拔到新加坡华侨中学、南洋女中就读剑桥高中国际课程并享受全额奖学金,直升英美学校。该校是较早一批试水国际化教育的民办学校。学校多年办学经验已经在家长圈积累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2018年,苏州光华开始在江苏多地布局,开设“苏外”分校。
昆山昆城外国语学校原名苏州外国语学校昆山校区,2021年正式更名。依托“苏外”品牌,学校首届招生爆仓,目前幼小初高各学部总计3000余名学生。但随着摘名“苏外”,学校日后的竞争力在哪里?
张凯认为,对于任何一所学校,能否将教育理念落地,是最重要的,这决定了学校的大方向。而对于新校来说,学生稳定很重要。稳定比招生更重要,服务优先,服务至上。
对于学校来说,核心服务仍是教学,在此基础上,不能忽视围绕教学服务的四种锦上添花的服务。
第一,打牢家校关系。国际高中部所有的决策都把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每周昆城外都要举行校长会客厅,和10个学生进行座谈。张凯还另聘了3位校长助理,这三位助理在行政级别上超越普通一线教师,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参加老师的教学会议,直言不讳地提出孩子在一周内面临的困难,老师如何解决等。国际化教育要让孩子能够和老师及领导平等对话,这是国际化教育最基本的阶段。
▲张凯校长和学生们进行座谈
在家校关系上,依据“教学透明化进步可视化”的原则,家长要了解孩子在学校一点一滴的状况。另外,学校要把家长纳入整个教育共同体中,让他们在高一下学期成为半个留学专家。张凯提到,今年的工作目标是针对家长开展11次线上留学分享。比如,美国留学是否安全?不同类型的孩子适合什么样的大学等。只有家长和学校同步,才能让国际教育这条路走得更稳更顺畅。
第二,师生情感服务。很多老师上完课就走人了,但昆城外要求老师课前课后要和孩子打成一片,只有情感注入之后,师生之间的粘合度才能增加。老师每天要和2-3位学生聊天,不谈学习,只谈家常。学部要对老师进行监管考核。起初,老师的内驱力不强,毕竟是教学之外的工作。但是一旦老师认识到一个问题,可能很快就转变了心态。这个问题是,想让学生稳定,就要让学生喜欢老师的课,那就得让学生喜欢认同这位老师,这就要求师生粘合度要增加。一旦学生不稳定,那么可能一切都归零。
张凯在从业中发现,现在国际学校学生流失的情况并不少见,有时会达到10%甚至更多。他认为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服务没有做到位,服务的核心是教学服务,第二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不到位。其实老师关心学生,和学校关心老师是一样的,如果学校不关心员工的日常生活,等到他违背制度再去处理,员工的内心是抗拒的;同样老师如果日常不能够和孩子们在生活的场景中打成一片,不能在学习和生活中关注关心孩子,当孩子有了问题,又怎么会听从老师的教导?
第三,用户外课堂和社会实践反哺教学并增加师生粘合度。户外开放教学让孩子们走出教室,摆脱枯燥乏味的教学,这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在快乐中学习。学生还要去偏远地区进行社会服务,孩子在相对艰苦的条件下生活学习后,才能从内激发学习的动力。
第四,学校提供持续的升学指导服务。从IG到A2不间断。升学指导中心为每一位学生量身定制学业规划,制定重大考试时间进度,并给予全程个性化辅导。职业导师提供全程生涯规划,挖掘学生潜力,准确定位人生目标;为每一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袋,规划最合适的升学路线,协助申请理想的大学。
结语
昆城外地处昆山,昆山虽然是县级市,但是经济实力强劲,除了政府投入,也是外商投资的沃土,人口多元且集中。根据顶思统计,昆山目前有10所国际化学校,是国际教育的新高地。在这样一座城市办学,学校该如何匹配?
预约探校:关注【顶思】公主号,回复【昆城外国语学校】即可
图源 | 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