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班”对于家长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很多家长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兴趣班呢?”“给孩子选几个呢?”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家长,同时也给孩子带来烦恼。起初家长们的目的都非常单纯,就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使孩子更加开心快乐地过好童年生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长们在选择兴趣班的时候,不自觉地赋予了“兴趣班”更多的功利意义。这些不自觉的目的背后,透露了家长们不合理的信念和心理需求。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偏激的认知
兴趣班的好处和作用不言而喻。然而有些家长却偏激地认为,孩子的兴趣爱好越多越好,这样他们就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将来就会更有能力。所以,他们就不辞辛苦地给孩子选择各种兴趣班。有些家长在孩子还上幼儿园时,就给孩子选择了三、四个兴趣班,把周一至周五晚上安排得满满当当的,甚至周末也还有安排。这种填鸭式、堆砌式的做法,不禁让我们为孩子感到辛苦和可怜——孩子太不容易了!这种对兴趣班的偏激认识和错误做法,使得兴趣班失去了原本的“兴趣”之意。
2.错误的教育观
有些家长执拗地认为,自己的孩子就应该比别人优秀,更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不注重家庭教育,反而唯“兴趣班”是命。他们把教育、培养孩子的责任统统推给了社会上教育培训机构设置的各种“兴趣班”。这种不合理的教育理念,不仅忽视了孩子健康成长的规律,而且破坏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不仅给家长们自己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烦恼,而且也对孩子们造成无形的伤害。当然,孩子迫于家长的压力,也会参加那些家长选定的兴趣班,但多数只是疲于应付。他们已然失去了对兴趣班的兴趣,兴趣班已经变成了“对抗班”。
3. 竞争与攀比的心理
家长们最初单纯地以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目的,在这个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渐渐地变得不再单纯了。无处不在的竞争和攀比心理,已经向孩子们的世界伸出了魔爪。家长们在比谁的孩子更优秀,谁的孩子学习成绩更好,谁的孩子兴趣班更多,谁的孩子能力更强。这些家长原本就对孩子的兴趣没有太多的关注,也不了解孩子真正的需要是什么、喜欢什么样的兴趣班、有没有天赋等,但是一听说某同学报了 一个兴趣班,就跟风攀比。
4.弥补缺憾的心理
有些家长为孩子选择的一些兴趣班,从表面上看是为孩子好,其实是为了弥补他们自己内心的缺憾感。那些兴趣爱好大多是家长们小的时候没有机会学习的兴趣爱好。于是为了避免这种遗憾,他们开始以自我为坐标为孩子选择兴趣班。
那么家长为孩子选择兴趣班的时候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呢?
1. 关注孩子的兴趣点和天赋,选择适合的兴趣班兴趣和天赋,应是家长在选择兴趣班时的重要参考标准。只要孩子对这个兴趣班有更多的兴趣,即使没有天赋,也可以报这个兴趣班。有了兴趣的牵引,孩子就会去认真地去学习、去体会,也能够达到开阔视野、拓展能力的目的。
2.平衡孩子兴趣的“质”和“量”, 选择适量的兴趣班
孩子的兴趣班并不是越多越好,关键是要有真正的兴趣牵引。培养孩子有益、适量的兴趣爱好,不可多,也不可繁杂。过多,则会消耗孩子过多的精力,导致兴趣爱好不再是兴趣爱好,反而成了孩子们的累赘,对兴趣班就产生了排斥感和厌恶感。
总的来说,家长在给孩子选择兴趣班时,要利用好“兴趣”这一个有利的因素,以兴趣为牵引,尊重孩子的选择和需要,注重“质”与“量” 的平衡,培养孩子持久而有益的兴趣爱好,关注孩子兴趣爱好的长期发展。让孩子易于接受,且能够长期积极保持的兴趣,这样的兴趣爱好才有可能成为终身的爱好或者能力。这样的兴趣班,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兴趣爱好的培养基地,也是家长的正确选择
“清培商领院”小编“朵儿老师”编辑发布若有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