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米粒妈
自从米粒升到高年级,我就经常有事儿没事儿往初中家长堆儿里扎
之前写过一篇《跟小升初上岸超级牛校的妈妈聊了一晚,我失眠了……》,下面评论区一片哀嚎——
小学生妈妈瑟瑟发抖,初中生妈妈不能更认同,高中生妈妈脱口而出:米粒妈,更大的挑战在等着你!
只恨自己不是白素贞,被法海抓去雷峰塔,不仅能清净20年,出来直接就成状元他娘了,真·人生赢家。
(苦笑ing)说回正题。前段时间我又去骚扰了身边两个海淀妈妈,人家娃都已经经历过小升初的血雨腥风,成功上岸牛校了。
聊过之后,我这心里是五味杂陈,又羡慕又紧张又焦虑又庆幸。
复杂的心情,你们肯定能理解,但就是说我一普娃妈妈有啥可庆幸的呢?
我最庆幸的就是身边有这样靠谱的过来人妈妈,可以让我时不时取取经。
要知道,在海淀,没有一个学霸是“无辜”的,他们背后的家长都非常重视教育,所以你们懂了吧,从她们那里汲取的经验教训,含金量更高。
这次深聊之后,我又被震惊到了,立马把这几件事提上了日程,希望米粒上了初中之后能顺利过渡。当然了,我也把这些精华中的精华整理了出来,跟你们分享
效率为王
上了初中,就像上了发条,哒哒哒哒一刻都停不下来,米粒妈好朋友朵妈家的娃(也是个土生土长海淀娃),值日的时候都跟同学俩人相互考背诵。
科目多、作业多、考试多……据说初一第一学期算是人性化过渡,下午自习还有写作业的时间,从第二学期开始,对不起,作业回家写,每天下午换成考试,所有科目轮番上阵,铁打的孩子,流水的科任老师
然后每一科老师都“非常有人文关怀”地只留一点点作业,架不住学科多啊,这个一点点,那个一点点,不少孩子作业要写到大半夜。
这还是作业都会写的情况,如果上课没听懂,课后没解决,家长不给力,就完全抓瞎!
不过,朵妈家娃朵师傅上初中才半年,进步就超级大,上次月考,有三科都拿了班级第一名,我听了都为孩子的成绩感到兴奋开心。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个感觉,反正米粒妈是觉得,看普娃一路逆袭,比看牛娃获奖无数,更让人激动
好啦,说回正题,上了初中,孩子最缺的就是时间。
小学说到底只有语数英三门主课,外加体育和科学地位越来越高了,但小学的知识密度哪能跟中学比啊!小学六年加起来都不如初中一年难度上的跨越。
所以说,别等上初中,小学首要解决的就是学习习惯中最重要,但也最棘手的一点——提升效率。
如果做个投票,小学生家长最难以忍受的肯定是娃的磨蹭,明明20分钟能写完,人家用实力给你拖成两小时、三小时。
你第一遍暗示,第二遍明说,第三遍好言相劝,第四遍摆事实讲道理,第五遍河东狮吼……真的够够的了。
所以磨蹭这件事,大家尽力而为就好,毕竟老母亲的命也是命
咱们还有新战场可以开辟,在其它方面提升效率,节约孩子的学习时间。
一个是狠抓碎片时间,一个是利用好错题本。
关于碎片时间,米粒妈之前写过《海淀核酸排队“众娃相”:普娃和学霸最大的差距,原来在这……》,今天我想好好说说错题本。
小学阶段,我一直不主张大家给娃海量刷题,小学还远没到这个程度。
海量刷题容易让娃不断重复已经掌握的内容。
尤其数学,不同孩子接受能力不同。错题本最大的好处是,节省了大量刷题的时间,课本里习题要格外重视,然后是日常作业,单元测等等。
当天错的,不需要当天立马重新做,可以第二天再做,如果知识点没掌握好,基本还会错,这时候重新学习一遍这个知识点,看课本也好,找老师也好,看学习机、天天练、智慧课堂上的视频讲解也好,然后再重新做一遍错题。
一周以后,把一周前的错题再重新做一遍,如果没问题,就基本可以过了,如果还是错,继续复习知识点,然后这种错题一定要星标星标再星标,同时要把知识点相关的其它题型都练到,最后复习的时候,只看这类反复不过关的题就可以。
我觉得,一二年级大家可以随意,最迟三四年级,错题本一定要用上,每科都要安排上。
提前学
提前学这件事,我觉得没什么可讨论的,别杠,杠就是我对
关于英语,米粒妈已经说过无数次了,懂的都懂,而且懂的都已经行动起来了。小学把英语拉到涨停板(不是说一定要考过PET或者FCE,而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量往前多学一些),真的可以给初中节约大量时间。
但像数学,跟孩子的认知水平有关,我不会说让大家在小学把孩子的数学鸡到高考水平,这也不现实(有能的,但不在咱们讨论范围内)。
不过数学也不是什么都做不了,小学低中年级重点在提升数学思维(关于奥数,我之前单独写过《双减9个月后,聊聊要不要学奥数:对不起,我又要说大实话了……》),同时,课内数学,在孩子可接受范围内,可以循序渐进往前探一探,那么在五六年级就可以把小学数学过完一遍,之后提前预习初中数学。
到了初中,真的没有余力边巩固当前所学,边往下继续预习了,不少初中孩子是在寒暑假集中学下学期数学内容,这个“预习”的步骤如果没了,孩子脑袋空空去听课,靠老师课堂上讲一遍,真的大部分娃吸收不了,一个是节奏快,一个是知识密度、难度大。
学科与学科不同,英语尽力往前拔,数学根据孩子的接受程度。
还有一门课,小学多用心,能为初中好几门课打下基础。
初一的地理、生物,初二的物理,初三的化学,中考全科开考,哪一门你敢舍弃?不仅不能舍,还必须满分,毕竟现在的中考,说“1分=20操场”都不为过。
小学开始,娃就要进行大量的科普阅读,这种非虚构阅读不仅要泛读,还要精读,对语文也有帮助,一箭双雕。
另外就是古诗文,能往前赶就往前赶,大量读、大量背,三年级以上要理解着记忆,要能写、会译。关于古诗我写过《小学背会多少古诗文才够用?这套海淀娃的学习路径和方法,值得一试!》,大家可以再看看。
重视阅读,更要重视精读
前面说了数学、英语、科学,怎么提前学,那语文呢?
除了古诗文以外,小学6年对语文最大的贡献应该是阅读。
让孩子尽早实现自主阅读,然后广泛阅读。
横向,各种主题、题材,都要涉猎,虚构与非虚构1:1,纵向,对某些方面感兴趣,比如历史,比如自然科学等等,可以在这方面多做补充,扩大知识面。
另外一定一定一定要重视精读。
精读不是说做做阅读理解,刷刷题就是精读了,也不是说要到三年级才可以开始。
从五六岁开始,读绘本、读桥梁书开始,就可以精读了。
这时候的精读,不需要标注自然段,不需要提炼中心思想,可以边读边就着故事情节去提问,如果你是XXX,你会怎么做?XXX为什么会感到懊恼?让孩子带着思考去阅读。
另外故事讲完,可以让孩子去复述,会复述了之后,再引导孩子怎么用精炼的语言去概括。这时候思维导图比较管用,大家可以带着孩子画一画,厘清思路。
为什么要重视深度阅读?
很多孩子小时候也海量阅读了,但可能读了很多口水书,或者读的时候没有任何思考,单纯当个故事,看看热闹,就过去了。
但这种阅读,说功利一点,对孩子未来的语文阅读理解、写作,起不到任何提升作用,而且孩子整体人文素养也会欠缺。
上了初中,不少小学语文95分的孩子,考试只能拿80多分,家长和孩子还都觉得挺“冤”的,书我也读了不少了啊,之前语文成绩也挺好的呀。
小学成绩就是这么具有迷惑性,差的到初中更差,但好的到初中也未见得会持续好。所以小学语文一定要学扎实,从能力上提升,而不仅仅看分数。
立足校内,吃透课本
不管心气儿多高的家长,到了初中,全部乖乖回归校内。
中考现在的趋势,大家也能从这两年的分数和考试难度上看出来——越来越拉不开差距了。
去年中考有多魔幻,我已经写了。
所以聪明但不细心的孩子家长最着急,反而是踏踏实实的中等生,有更多的可能性。
题简单了,换句话说,不考察智商了,只要稳扎稳打搞定校内,就能在中考胜出。
所以小学阶段一定要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粗心,你就输了。
其实米粒妈见过几个孩子,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牛娃,跟那种奥数一等奖拿到手软的娃,完全不是一类。
他们可能没参加过什么课外拓展,就是立足校内,成绩也非常好。
我听一个同事说,她老家一个亲戚的孩子,去年考上当地最好高中的实验班,那所学校还出过两届省状元。
据说这孩子的初中语文课本都翻烂了,说是前前后后看了20几遍。
当然米粒妈不是说让大家去死记硬背课本,只是说,踏踏实实把课本吃透了,是完全能在中考上“称王”的。(当然到了高中,又是另一番挑战,这个咱们以后再说。)
说点具体的,数学课本里的例题习题要滚瓜烂熟,360度怎么考都能过关,一定要达到这种程度。英语,哪怕是原版娃,到了中高年级,磕语法、背单词,一样不能少。
语文要重视课文,每篇课文都要精读,而且提前要预习,没有预习,不带着问题去听课,上课非常容易走神。
所谓的“粗心”“马虎”,其实多半是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不用去跟牛娃比较,人家做了多少拓展,参加了多少竞赛,有多少培优班,普娃最重要的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先踏踏实实搞好校内,一样能出成绩。
最后,米粒妈想说,关关难过关关过,从当家长的角度来说,养娃就是如此,从孩子成长来说,小学、初中、高中都只是人生中的一小段路,一个起点而已。
该做的准备,咱们全力以赴,最后的结果,也要有勇气坦然面对,步子要准,心态要稳,只要大方向是对的,努力总会开花结果,或早或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