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是出题者,我们是答卷人。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我国的能源转型正在呈现出一幅壮阔的画面。
截至2022年底,我国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25.6405亿千瓦,全国全年总发电量86941亿千瓦时。其中,依照目前风电和光伏的发展情况可以预测,新能源将很快在整个发电结构中起主导作用。
具体来看,2060年装机容量、用电量大概为:新能源在装机容量将在60-70亿千瓦左右,其中光伏约在45亿千瓦以上。新能源在装机容量及发电量上将占据主导作用,这是我国能源转型的主要标志。全社会总电量各机构预测不一致,大致在16万亿-24万亿kwh,其中新能源占比在60%以上时,至少在10-11万亿kwh以上,其中,光伏发电量约在5.5万亿kwh以上。
在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下,如何营造健康的发展环境,建设协同的光伏产业链,促进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3月29日,在北京举办的“2023光伏产业链生态大会”上,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新能源事业部张晓朝给出了答案。
光伏产业健康发展,产业链的协同必不可少。张晓朝分析指出,从原材料到各类成品,再到集成和用户,位于产业链的不同位置有着不同视野。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在协同发展上,关注度是不一致的,既有共性也有差异。企业该如何打造高质量的产业链,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对于光伏产业链的协同,张晓朝提出四点总体认识。
首先,企业文化差异、企业诚信度高低、价值取向等,均对产业链协同有重要影响。
企业之间的竞争其实是文化的竞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个好的企业文化,会带来勃勃生机。企业是为社会承担责任,还是为个人承担责任,这种价值取向会影响整体企业的发展。
其次,产业链下游的经营理念认识和管理行为偏好,对产业链上游的产品质量、生产经营等影响力大。越是靠近产业链下游终端用户,影响力越大。
第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协同发展上,关注度是不一致的,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共性是都关注性价比、产品竞争力、服务质量等。差异化方面则体现在,终端用户更多关注系统效率、产出能力。供应链上游还更多关注创新能力、营销策略等。例如,2018年,张晓朝便在一个项目上安放了矩阵N型异质结电池,对比显示各方面的效率和性能都很高。2021年5月,张晓朝在关于光伏的一份报告中指出,N型电池,如TOPCon或者N型异质结将在2022年下半年快速增长。市场验证了这一判断。在下游产业链上,企业也不约而同开始进行这样的创新。
第四,行业主设备供应商的技术进步和性价比,会对下游开发商选择性有影响。
鉴于以上问题,张晓朝对光伏产业链协同促高质量发展给出五方面建议:
首先,统一思想认识: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产业链的每个环节做好自己的事。
其次,产业链上每一个环节都有义务和责任,做好国产化产品和自主可控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
第三,创新技术需要全产业链的协同和支持。在基础研究上加大投入,并耐得住寂寞;在成果转化需要有敢第一个吃螃蟹的精神。
第四,摒弃低水平无效率的竞争态势。下游企业尤其是终端用户理性的有效价值取向理念作用尤为重要。
最后,基业长青的经营理念。每一个企业都应当有做百年老店的愿景,尤其是在企业文化建设投入、诚信度维护等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