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开始,每个家长似乎都得了育儿焦虑症。
学区房,辅导班,家长群,作业题,随便哪一个都是触动家长焦虑的开关。
引起育儿焦虑的这些事
也许是古有孟母三迁这个榜样的力量,有关学区房的焦虑一直都排在育儿焦虑的第一位。
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千万出头的学区房是早已常态化。
每位准备看房以及在看房路上的家长们,绞尽脑汁在自己能承受的价格内寻找最好的房子。最后,如果只能选“老破小”,为了孩子的学业,也只好接受。
买,还是不买,早就不是引起焦虑的源头了。如何买,能买到什么样的,才真正让家长耗尽心血。
最近,我身边很多以往秉承“放养”“快乐童年”的佛系家长朋友们,也不淡定了。
看到周围的人都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不禁感叹,内眷问题早就蔓延到小学生的学业中了。
一边感叹,一边研究线上和线下辅导班的利弊,逐步让孩子参加各种试听课程。
佛系家长们,终究没抵过育儿焦虑,孩子们的快乐童年提前结束了。
如果说学区房和辅导班是阶段性的焦虑,那么家长群和辅导作业就是日常焦虑了。
家长群就像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在去年,一位爸爸在镜头前怒退家长群;另一位爸爸在家长会上崩溃痛哭。
第一位爸爸是愤怒让家长批改作业而老师不作为;第二位爸爸是因为在家长会上被老师点名,指出他经常不回复家长群里的消息而情绪失控。
他一边哭一边说,自己加班开会辅导孩子作业,有时真是回复不过来群里的消息。
我身边很多朋友都会置顶家长群,生怕错过什么消息。然而,群名上出现小红点时又很忐忑,孩子今天的表现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这家长群,真是看和不看都焦虑。
最近有代表在两会上建议,取消小学低年级书面家庭作业。这个问题引起了家长们的广泛讨论,并且有近80%的家长不同意取消家庭作业。
辅导作业,讲不明白,气得跳脚,家长焦虑;不留作业,孩子放羊,家长心里没底,不能不焦虑。
逃不过的育儿焦虑从哪来
重视下一代的教育,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谁也没有想到,到了我们这一代做家长,重视已经变成焦虑了。
焦虑源自不想亏待孩子。记得今年寒假期间,我给孩子报了个在线数学辅导班的试听课。课程顾问老师后期积极跟进,几次电话沟通中,她提到最多的词就是“弯道超车”。
“您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在假期里通过上我们的课程,实现学习上的弯道超车吗?”
是啊,谁会不想呢?
哪些秉承“快乐教育”的父母加入报班大军,哪一个不是想“弯道超车”呢?就算不能“超车”,能保证不“吊车尾”也是可以接受的。
哪怕能起到一点点促进成绩的作用,家长也是开心的。
学区房的卖点同样如此。我们想给孩子最好的,不希望在孩子教育这件事上留有遗憾。否则,消费主义话术也不会轻易就能贩卖家长的焦虑。
焦虑也源自攀比。说到攀比,这似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是天性。全看心态是否能调整好。
80后的小时候,攀比基本上是在亲戚,邻居,同事这个熟人范围内。
现在的小朋友的压力就大了,互联网让信息的获取变得及其容易,家长们主动获取教育信息的变得很容易。
加上各种大数据和个性化推荐技术的广泛使用,有关教育的信息你不想看,APP们也会精准奉上。
这时,攀比的范围自然囊括了陌生人。本就对孩子寄予厚望的家长,看到这些信息,如何不焦虑呢?
焦虑还源自激烈的社会竞争。最近,黄圣依和杨子夫妇在《婆婆妈妈》这个节目上,就教育理念进行了讨论。
妈妈黄圣依主张对孩子严格要求,除了学校课程,该上的兴趣班一个不能少。
爸爸杨子则认为应该“快乐教育”。
最新一期节目里,连婆婆都感叹,做黄圣依的儿子太累了,不仅要上学,钢琴,街舞等艺术课程一个也不能落。
显然,爸爸的“快乐教育”并没有被执行。
黄圣依发微博说,由于时代大环境的影响,孩子必然会辛苦一些,压力也会大些。
她做这些,并不是想剥夺孩子玩的时间,而是希望孩子在儿童时期多尝试和学习,培养时间观念以及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明星父母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尚且舍得打磨锻炼孩子,普通家长更不可能让孩子贪图安逸。
经受过社会洗礼的父母们,亲身经历的社会竞争的残酷。我们总是希望孩子多学一些,多掌握一些技能,将来的生活能过得容易些。
家长总是想把最好的给孩子,因为爱,因为担心,因为对比。
重视教育是好事,但过犹不及。
这种焦虑的情绪在家庭中蔓延,受到伤害最大还是孩子。
其实,很多自卑,畏首畏尾,不自信的孩子的背后,都有过度焦虑的家长。
调整心态,放弃焦虑式育儿
家长如何摆脱家庭教育中的焦虑呢?可以分别从心态和行动两个方面开始。
首先,放下所谓的愧疚感。家长是第一次做父母,孩子也是第一次做人。大家相互陪伴,一同成长,有错就改,充分享受人生道路上升级打怪的乐趣,岂不更有意思?
一个总是觉得亏欠孩子的家长是养育不出自信乐观的孩子的。
我们要相信孩子,尊重孩子,良性的亲子关系,有助于真诚的沟通。这样才能更了解孩子,才能做出对孩子最好的决策。
其次,与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奋斗目标,最好是阶段性的。不要给孩子定太长远的目标,比如让孩子“上清华北大”之类,这样的目标太久远,不容易看到成效,也不容易激发孩子努力的动力,跟孩子一起制定阶段性的合理目标,比如这次孩子考了第20名,那么制定一个下次考第10名的目标,不是让孩子更能快速看到劳动成果?
当他看到只要努力就有回报,那么他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还有一点很重要,家长要理智地看待自家宝贝和同龄人的差距,并且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接受自己,努力提升自己。
与其说一些刺激孩子的话,比如“你看某某英语说得多流利,你看看你”这样的话,还不如跟孩子一起找到学英语吃力的原因:
缺乏老师指导,那就考察英语班;
缺乏监督练习,那就订学习计划,家长定期监督并考核孩子;
缺乏兴趣,那就带孩子走出去,多看看世界,激发学习的兴趣。
总之,行动是治愈一切焦虑的良药。
最后,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大环境,单纯逼迫孩子无异于揠苗助长。持续学习的能力,不怕挫折的意志力,以及面对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等,这才是我们能留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焦虑只会让心态崩溃,家庭氛围糟糕,这是性价比非常糟糕的事情。痛苦了自己,束缚了孩子。
我们家长也可以适当放手,给心灵喘口气的时间,这样才能高质量地陪伴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