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做家长的,带娃的方式都不一样。而年长的长辈,和年轻的父母在带娃问题上,更是差距甚大,毕竟老人们的带娃方式、理念,都是从他们那个年代过来的,和现代年轻人的带娃理念和方式大有不同。
有时候,因为带娃问题,两辈人还可能因此而产生一些误会甚至争执。
“闹腾女儿”被爷爷照顾后,秒变“乖孙女”
小雨自从有了女儿之后,对女儿的照顾是无微不至。不过,就算是如此,女儿也经常会“闹腾”,这让小雨一直觉得带娃比较累。
公公婆婆看到小雨的情况之后,便想来给小雨帮忙带孩子,而小雨自然是比较欢迎的,一是孩子的爷爷奶奶来了之后,能够分担自己的带娃压力,二是自己的身体恢复的也差不多,快到上班的时候了。
于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就从乡下搬到了小雨家,帮助小雨带孩子。
不过,两代人的带娃方式毕竟有很大不同的,所以时不时小雨就会因带娃问题和二老产生一些意见相左的时候,虽说最终都在两方的协调之下过去了,但是小雨总觉得公公婆婆带娃的方式会出现问题。
果不其然,有一次,小雨在家哄孩子睡觉的时候,孩子怎么都不睡觉,结果爷爷抱着孩子回到卧室,一会儿就听不到孩子哭闹的声音了。
小雨内心非常的疑惑,毕竟自己身为妈妈都哄不好的孩子,为什么孩子的爷爷一哄就好呢?
之后,小雨就静静的走到卧室门前,从门缝中想学习一下孩子的爷爷是如何带孩子的。但是,这一看不要紧,可把小雨气坏了。
原来,孩子的爷爷光着膀子抱着孩子靠在床上,让孩子依偎在自己的胸前,俨然一副“吃奶”的样子。
这可把小雨给“恶心”坏了,一是这样的场景真的令人“无法直视”,二是现在正在给孩子戒奶,但是爷爷这么一搞,戒奶将会很困难。
当然,小雨最在乎的还是这种场景带来的“冲击力”,让小雨觉得很“丢脸”,于是小雨推开门就虎生生的走进去,然后一把抱起孩子,怒吼公公:“离我女儿远点!”
孩子的爷爷面对这一幕,显得有点不知所措,甚至有点迷茫,不知道为什么儿媳妇会突然生这么大气。
后来,全家人一起沟通的时候,爷爷才知道是自己的行为“太过分”导致儿媳的发怒。
而爷爷本身也是很在乎颜面的,在知道自己的行为于他人眼中是非常“龌龊”、“恶心”的行为之后,也在小雨家待不下去了,随后便和孩子的奶奶收拾行囊回了老家。
为什么老人带娃,经常会出现一些“奇怪”的行为?原因有3
老人的育儿经验,可能不适合现在的年代
老辈家长生活的年代,和现代是存在较大时间差的,那时候的社会情况、人们的生活状态等等,都和现在大有不同。
所以,老人们在那种环境下积累的育儿经验,很可能无法完全应用到现在的生活环境中,这就可能导致老人带娃的时候,出现一些“不合理”的情况。
老人的人生阅历丰富,但这也导致他们可能会存在盲目自信
大部分的老人都存在“盲目自信”的表现,虽说有不少的老人并不是主动的“倚老卖老”,但丰富的人生阅历,也会让他们打心底觉得自己比年轻父母更懂得带孩子。
所以,老人在带娃的时候就可能会因为这种盲目的自信,而出现一些错误的行为,甚至危险的行为等。并且,老人还可能会因此而疏忽年轻家长的建议、提醒等等。
老人年事已高,思维、行动都可能会出现问题
老人年事已高,而人们年龄大的时候,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思维敏捷性,都会产生一定的降低。
而这时候老人的反应速度、思考问题的全面程度等,都可能会变得比较弱,在带娃的时候就可能会出现一些令人“不能理解”的行为。
老人帮子女带娃时,年轻家长不能当甩手掌柜,要注意2件事
年轻父母最好自己带娃,但是有时候真的抽不开身,必须要老人帮忙的话,也需要注意这几点问题。
注意采用恰当的方式沟通、交流育儿理念
一定要注意和老人交流、沟通,经常性的询问老人带娃的状况,从交谈中获悉老人带娃的理念,从而针对不符合现代育儿环境的部分,进行引导性沟通。
在沟通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肯定”老人的想法,这样老人会觉得我们和老人站在“同一阵线”,在这以后我们说的话就是“建议”而不是“责怪”了,老人更能听得进,也会仔细琢磨其合理性并接受了。
注意,千万不要和老人“硬杠”,不要觉得自己是对的,就对老人肆意责怪,这样无法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老人将会很难接受。
注意关注孩子和老人的身体状态
虽说平时是老人带孩子,但是我们也需要时刻注意孩子以及老人的身体状态。
注意孩子的身体状态,主要是为了避免老人照顾孩子的时候使用了不当的行为,比如比较经典的“狂穿衣服热捂”、“把饭嚼碎了为孩子吃”等等,让孩子能够得到健康的成长。
注意老人的身体状态,是判断老人带娃的可行性,一旦老人的身体经常累、带娃力不从心,或是有其他疾病等,就需要让老人停止带娃,一是避免老人健康受损,二是避免带娃过程中让娃遭遇危险等。
写在最后
老人和年轻家长,其实都是爱孩子的,爱孩子的心是不用质疑的。只不过因为方式的不同,可能会引发一些争议。
所以,老人在带娃时“犯错”,我们应该理解和谅解,而不是斥责与吼骂,你说对吗?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