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建设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决定着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问题,特别是学生身心的发展和学业的提升都离不开一个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然而,当今不少学生所出现的心理问题较为频繁、特点不一,需要教师运用专业的心理指导技能去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与及时的干预和引导,以避免心理障碍的延申。本文力求从多个角度介绍一下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指导的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从儿童发展心理学去看,许多孩子在成长的不同阶段都会呈现一些心理特征和轻微的障碍,家庭教育中亲子关系的作用是很明显的,不少问题学生的背后总会有一些问题家长,所以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保持恰当有效的互动沟通、并提出积极的建议是很有必要的。
从青少年所表现的常见心理问题来看,大致有以下特点:
1,厌学、注意不集中占比较高。主要多为学习习惯上存在问题,对于一些知识点不能够独立理解消化,需要别人的帮助和激励。这个问题有的家长采用体能训练的方式让孩子提高注意力,但由于形式的单一,不能让孩子引起兴趣从而收效不佳。
2,恐惧焦虑感强,情绪起伏不定,缺少安全感,封闭自己。对别人缺少信任和欣赏,喜欢独自玩耍。这种问题的产生需要老师从家庭、个体、社会等多个维度去评估学生的情况,建立适当的疏导方案。
3,冷漠、情绪化是很多原生家庭孩子的性格特点,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在日常中很少有要好的朋友,不愿意表达心声,遇到烦恼或不开心,常常表现出愤怒,甚至谩骂、殴打等发泄方式。
4,逆反心理是很多学生青春叛逆期的现象,其部分孩子所表现的反应会较重一些,特别是不听任何人的建议,故意抵触,即使知道自己做错也不会承认。很在意别人的评价,表现非常敏感,情绪也很不稳定。
综合以上几点,建议老师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抽时间针对这几类常见问题进行方案的研修,掌握一些系统化的心理辅导技能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利用学校所营造的家校育人机制,定期与家长做好沟通,强化他们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只有家校同步,才能保障学生心理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
如果你对心理健康指导师报考学习感兴趣,可关注公众号小马职考,共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