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说得好“长江后浪推前浪”,当家长的,最想看到的场景,就是自家小孩能超越当初的自己,不过一般来说,这个不难,毕竟时代在发展,教育事业也在发展。
只不过有时候,学生超越家长的同时,除了超越家长的优秀,也可能会超越家长的调皮,比如同样面对“课本涂鸦”这个童年回忆,如今的学生可是大有把前浪拍在沙滩上之势啊。
达尔文:我真的会谢
提到课本涂鸦,那就不得不提课本插画了,尤其是一些副科的插画,往往是课本涂鸦的重灾区,一来上课容易分心,二来不容易被老师发现。
于是这篇讲达尔文发现物种进化论的课文,就成了学生的下手对象,简单一个小图案,配上一句吐槽,再加上一个表情,真的是绝了,感觉插画好像活了一样,达尔文:我真的会谢。
让人忘记原图系列
看到这位同学的课本涂鸦,真的可以划归到忘记原著的系列里面,光是看照片,真的是感觉不出来哪里是原图,哪里是吐艳,知道被学生魔改了,但是却说不好魔改了哪里?
脚下的滑板?手里的放大镜?天上的太阳?小孩头发上的火焰?还是后边那只山羊的表情,亦或者这些都是?真的是绝了,看什么都觉得合理,又看什么都不觉得不合理,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
老师:看来作业得加码了
这幅涂鸦作品,看上去不是在教材上的,更像是在练习册上的,原本是练习册对题目难度的一个小预警,结果被这位同学进行了二度创作,虽说调皮了一点,但是不得不说,画的是真得很生动。
要说学生的脑洞有多大,“课本吐艳”就是最好的说明,看到这位同学的“大作”,估计老师心里已经开始暗暗发誓:小样的,让你有时间画这个,作业给你加码。
“戴口罩”好像刻进大家DNA里面了
关于“戴口罩”这件事,大概是刻入到了所有人的心里,既然是如今,已经不会再有管理人员,提醒大家戴口罩,但是这个习惯好像就刻在大家DNA里,改不掉了一样。
本来插画讲的是“王二小放牛”的故事,结局并不美好,但是经过学生这么一改,真的可以让大家暂时忘掉故事的悲痛,而被这位同学的脑洞所折服。
这位同学,你是懂反转的
如今不管是小说,还是电视剧、电影,都讲究一个反转,好像只有反转一下,才能体现出来故事好的高深莫测,看来这一点,这位同学是真的领悟到了。
本来用于书上画的是一家三口和和睦睦地在一起吃饭,结果到了这位同学这里,直接来了一个故事大反转,这位同学,你是不是对美好的东西过敏?
杜甫:看我七十二变
看完大家的课本涂鸦,不得不说,脑洞都很大,绘画功底也很强,但是要说最厉害的还是杜甫,自拍比耶版杜甫、送水工版杜甫、超级马里奥版杜甫。
要是这么发展的话,杜甫可不是那个“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的杜甫,而是学会了孙悟空七十二变的杜甫了,学生们,能不能也别老可着一只羊薅啊。
虽然课本涂鸦看着好像是一件调皮的事,但好像每一代又都是这样过来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一种文化传承,但涂鸦可以,同学们一定要记住两点,否则好事变坏事。
其一,不要耽误阅读,有些同学为了追求完美,可能会让自己的涂鸦盖住课本原本的文字,这样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学生没有办法复习,到时候影响成绩,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平时的练习册也是一样,如果因为一时兴起乱涂乱画,导致老师讲题的时候,自己的卷子已经面目全非,完全不知道老师在说什么,损失可就大了。
其二,注意时间注意场合,如果同学们完成直接的大作是在课间时间,或者是在放学之后,导倒是还无伤大雅,要是发生在课堂上,那就真的就不能怪老师给大家作业加码了。
正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学生上课的时候偷偷搞小动作,遗漏了知识点,一次两次不觉得有什么,一旦习惯养成,那对学生的影响可不是一次考试,而是非常长久的。
话题讨论:你有过哪些优秀的涂鸦作品吗?欢迎留言评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