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房地产主管Sophie Van Oosterom
为了将全球暖化幅度控制于1.5°C以内,《巴黎协定》制定了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2030年前减排45% 的目标。该协定于2015年签署时备受赞扬。现实是在这几年间没有太多变化。
聚焦转型
房地产需要在2030年前实现运营净零排放,并在2050年前达致净零隐含碳排放。
若要有效地实现转型,及时达到上述标准,房地产业界将面对一些重大阻碍。预计于2050年前落成的建筑中,40%的楼宇及75%基础设施仍未建好,而这些新建筑在运营期间必须实现净零排放。
转型的目标也包括隐含碳排放量,业界须在2030年前减少其排放量至少40%,而重点项目的排放量则至少须减少50%。到2030年,所有新建筑于运营期间必须实现净零排放。再者,目前欧洲有80%的建筑直至2050年仍然存在。因此,业界需要在2030年前就每项建筑完成或开始进行改造,才能实现上述目标。
统一及实用性,如何实现净零排放
在2015年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上,超过190个国家就气候行动达成共识,但各方对落实该协定的实际要求有广泛的诠释。因此,各个政府设定的指引及行业标准并非完全一致,导致净零目标无法及时实现,难以将升温幅度控制于1.5°C以内。各方需采取一致和有针对性的行动,而新兴市场也须参与在内,因为这些市场占全球约85%的人口,而且经济及人口预计将会急剧增长,发展状况也将会有明显差异。
最大的发现或许是,房地产业界将重心放于数据收集及能源效益标签上,而非注重如何在现有生产过程中实现减排。当然,如果没有收集足够数据,减排将无从谈起,但仅因碳排放量的数据分析报告便能获得满分或绿星级的评价,或使业界产生虚假的安全感。
减少实际排放仅可透过针对整座建筑、其运营及废弃物处理方面采取行动,才得以实现。减排的实际行动主要取决于最终投资者、物业经理及租户之间的合作。
减排行动涉及什么?
要减少运营碳排放,需要租户、物业经理、业主及投资者互相紧密合作,透过计量、安装LED照明、优化楼宇管理系统 、改良供暖和通风系统,以及测量结果达致减排目标。
要减低隐含碳排放,则需将整座建筑的价值链,从设计、建筑材料、施工方法及运输过程以至建筑的运营过程,进行碳分析。这将会提升物业价值链的价值,有助碳捕捉技术发展,延长物业的生命周期。
为实现减排目标,业界观念须永久改变。对建筑进行“翻新而非替换”,而且须按现行情况设计建筑;为“实际使用”而设,而非停留于“理论”的层面上。
节能途径:行动等级
资料来源:施罗德投资,仅供示例
除财务分析外,碳也需要成为关键的评估因素。在考虑利润前,必须评估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透过使用明确的碳价格可解决这个问题。尽管业界普遍认为,购买碳抵消并非为房地产组合实现净零排放的最佳方式,但我们认为摒弃这种方法的理据并不成立。
有人认为,购买碳抵消以将碳排放降至零的方式在经济上并不可行,甚至有损财务回报。然而忽略了一点:实际上,碳排放的成本已经存在。换言之,虽然节省时间,但气候变化将会对房地产业造成巨大破坏。我们不能假设社会甚至该业界本身会无限期地接受同行“搭顺风车”处理成本问题。
我们资产承销时应纳入隐含排放成本,以确保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为资产在未来的长期可持续财务表现做好准备。
对于这些与房地产组合碳排放相关的隐含成本,自愿性碳抵消在市场上的交易价格可以作为替代指标。总结我们的研究成果,业界可以考虑利用隐含碳成本按抵消定价,筹备足够资金应付所需的资本支出,实际使碳排放减少约70%。
环境将以某种方式令我们付出代价
行业需摆脱“不要超越目前”的心态。我们有机会透过自我监管为所有持份者带来理想成果,并鼓励各资产管理公司不要只注重短期利润,而是放眼于与长远相关的资产和表现。
免责声明
以上如有提及证券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或撤资之建议。
本文件仅供参考之用,并不打算作任何方面的宣传材料。本文件不应视为提供投资意见或建议。本文所载的意见或判断可能会改变。本文的数据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施罗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不保证其完整性或准确性。
投资涉及风险。过往表现未必可作为日后业绩的指引。阁下应注意,投资价值可跌也可升,并没有保证。汇率变动或会导致海外投资价值上升或下跌。就新兴市场和发展较落后市场的证券投资所涉及的风险,详情请参阅基金说明书。
提供本文件所载数据,目的只是作为参考用途,不构成任何招揽和销售投资产品。有意投资者应注意该等投资涉及市场风险,故应视作长线投资。
衍生工具带有高风险,因此只应适合经验丰富的投资者。
本基金受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认可,但其认可资格并不意味获官方推荐。
本文件所载资料仅提供予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商业银行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相关法规发行的理财产品投资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投资者。投资者在投资本文件内提及的任何项目前应细阅相关文件,如有需要请透过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商业银行及/或其它专业顾问寻求专业咨询。
本文件由施罗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刊发,文件及网站未受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检阅。
施罗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香港金钟道88号太古广场二座33字楼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