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现代教育报”即可关注我们
再过几个月,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们即将毕业,升入小学学习。最近,“幼小衔接”又成为了很多幼儿园家长群的高频词。作为幼升小孩子的家长,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该如何准备,引导孩子平稳、顺利地度过幼小衔接过渡期呢?
多引导多鼓励
做好幼儿成长的陪伴者
从时间上看,幼小衔接强调长程衔接。幼小衔接不仅仅指的是大班这一年的衔接,而应是从入园开始小中大班三年的时间进程,其中包括新生入园的入口衔接、中班的升班衔接、大班的出口衔接三个重要落点。长程衔接的做法可以帮助家长克服短期抢跑和成人主观意识的成长理念。
从幼儿角色发展上看,幼小衔接强化角色意识和责任担当:从宝宝到幼儿园小朋友;从小班弟弟妹妹到中班的哥哥姐姐;从中班哥哥姐姐到幼儿园里最大的哥哥姐姐以及准小学生。家长要学会引导孩子在生活中把抽象的角色融入具体的行动和准则。角色意识的过渡是幼儿成长的关键内驱力,是家长要高度重视的内隐发展线索。
从内容上看,幼小衔接强化以幼儿主动发展为核心的问题解决。幼儿园三年,每个年龄班都有具体培养目标、支持策略和重点活动开展。家长朋友特别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培养:
一是在时间管理方面,守时、按时来园和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事情至关重要,这是培养孩子坚持和持续专注的意志品质;
二是在物品管理方面,分类摆放、有序收放至关重要,这是培养孩子眼中有序、心中有数、合理取放的重要品质;
三是在同伴共处方面,学会介绍自己,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尝试多种方法缓解,学会用游戏的方式解决冲突,这是寻求公平解决问题、化解冲突的有效方法;
四是在主动做事方面,学会做计划-收集资料-记录实践-总结分享的全过程实践,获得做事全流程体验,这是培养孩子做事有始有终、过程中有序推进的良好习惯。在倾听习惯方面,学会从听见-回应到听懂-解读-照做的听讲习惯,培养孩子心神专注地倾听、理解、思维、表达的能力。
帮助孩子过好幼小衔接过渡期,作为家长,一是要相信孩子是一个主动向好、愿意发展的独立人,尊重孩子纯真至诚的想法,放手鼓励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中探索体验;二是要善于引导孩子为自己的想法付出实践,学习为自己的决定负责;三是做好幼儿成长的陪伴者,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孩子的每一个点滴进步,让幼儿的童年充满阳光、充满喜悦。
文/单金雪
(北京市东城区革新里幼儿园园长)
家园共育
让学习在生活中自然开展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附文中明确指出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准备,也就是我们“接”的具体内容:
一是身心准备;二是生活准备;三是社会准备;四是学习准备。
幼儿园为做好全面衔接,要做好习惯与知识技能的双重准备。例如:调查家长的困惑,缓解家长的焦虑,激发孩子们入学向往,通过主题活动从人、事、物三个方面对比和感受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本着“生活即学习,课程即游戏”的教育理念,大兴九幼每天利用晨间过渡环节进行一日生活游戏的计划表,每周一的劳动日;图书区投放“找名字”的卡片,数学区自制数的分解组成游戏板等;开展参观小学,组织“设计我的参观计划”“采访爸爸妈妈对我入小学的期待”“创设小学体验馆”“毕业倒计时”“我的小学准备(物质、精神)”“多彩的夏天毕业典礼”等活动。
家园共育方能更好地实现幼小衔接,这就需要加强幼儿园、小学、家长之间的联系,使其树立正确的幼小衔接教育观念,以便于为幼儿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打下坚实基础。作为家长,也要调整心态,做好准备,不焦虑、不急躁、不紧张。平时,可以有目的地和幼儿聊天。如“你长大了,就要上小学了,爸爸妈妈很高兴,家里有一位小学生了!”“上小学后还会交到很多新朋友”“小学有一个大操场和主席台”等等,让孩子对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充满期待。
在生活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知道什么时间需要做什么事情;其次,教会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交往方面,可以了解周围与孩子同龄同校的邻居,可以约好一同上学,有了熟悉的朋友,增强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安全感。其次,提高移情能力,多去理解别人的想法和做法,提升与他人的沟通能力。
此外,还需培养孩子的学习品质,保护孩子对新鲜事物有好奇心和专注力,如每日约定亲子故事时间、每天分享一件幼儿园开心的事等。
文/关海燕
(北京市大兴区第九幼儿园园长)
入学习惯提前培养
家校沟通很关键
上小学前,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带着孩子熟悉校园环境,让孩子快速适应校园生活。上学前,家长可以经常带孩子去学校周边走走,看看小学生在操场上的活动,听听教室中的读书声、歌声和笑声,让孩子对校园充满好奇和向往。校园开放日时,家长可以带着孩子走遍学校的各个地方。比如,告诉孩子卫生间分为男女,上下楼靠右行走;在教室能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等,建立孩子对校园的安全感。
此外家长还要有意识培养孩子入学的基本习惯。刚刚进入校园的小学生,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交友习惯。家长可以在家里为孩子规划一个学习区域,训练孩子独自摆放学习用品,独自收拾书包,学会物归原处。在与别人谈话时,看着对方的眼睛、不打断、不插嘴,学会认真倾听。这两个习惯尤为重要。家长要有意训练并监督孩子上厕所、用餐具吃饭等生活习惯,一定不要过度帮忙。孩子学得越快、做得越好,适应生活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在培养交友能力的过程中,多为孩子提供与小朋友交往的机会,要给孩子建立礼貌意识,主动邀请或参与小伙伴的游戏,愿意帮助别人、包容别人。这样,孩子会有更多的朋友,他的校园生活才会更加快乐。
在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一定要做好家校沟通。开学第一个月内,家长一定不要将自己的焦虑放大,要主动和老师进行沟通,家校配合,找到适合自己孩子成长的教育方法。同时还要创造和孩子交流的机会,让他跟您分享自己和集体的成功,校园生活中快乐的、有趣的事情等。这样有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塑造,思维也会变得更加活跃。
文/郝晓娟
(北京市石景山区古城第二小学德育副校长)
策划:娄雪
编审:郝彬
终审:王宇 苏金柱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