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往期内容
2023年11月,一场可怕的“赛博瘟疫”席卷了各大高校的贴吧社群。
他们的病情有些奇怪,不祸害人,只盯着自家的贴吧头像(即校徽)。他们会将原本校徽中的内容去掉,然后添加包括《东方project》等一众二次元作品的角色,并乐此不疲。
图为如今人大的贴吧头像
起初,没人在意一个小小的贴吧头像的更换。它可能只是一个民间管理者的个人喜好、一波小小的恶搞或是一群东方厨的狂欢,直到所有高校开始纷纷学习效仿,开始更换头像或是将其提上日程,直到这场“赛博瘟疫”已经开始和每个高校息息相关。
这场互联网瘟疫,后人称之为——“高校贴吧头像东方化异变”。
高校头像异变
高校贴吧换头像,说来其实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早在虚拟团体A-soul热度最出圈的那段时间,其旗下的VTB嘉然就曾经在各大高校的校徽中央占据一席之地。
而这次“东方异变”,其实早在几年前就在江西农业、广东财经等大学有了萌芽。这些学校早早就对头像进行了更换,只不过由于未迎来互联网流量的窗口,而未引起太大的火花。
注意图中时间
直到几个月前,同济大学贴吧(吧友称其为济吧)将贴吧的头像换成了琪露诺;几天前,他们隔壁的复旦大学吧(简称蛋吧)也开始搞事,将吧内的头像改成了同样出自东方的那位“十万一次”的巫女博丽灵梦。这种名校整活的“头部效应”,开始随着互联网的曝光而迅速扩张——至此,“东方异变”事件算是正式开始。
很快,上海交大、人民大学、中山大学等等等等一大批高校开始行动起来,在贴吧里换上一张又一张富有东方小人风格的头像,古明地恋、西行寺幽幽子、上白泽慧音……就这样“寄生”在了他们的校徽之上。
中山大学的校徽,可爱捏
但很快,这种“东方异变”就已经开始脱离了东方的范畴。
随着异变的扩张,一些不同于东方的古早二次元ip也纷纷出现,呈现出一种“群魔乱舞”的纷乱态势。国内的两所头部大学——曾让无数学子幼年时纠结该上哪一所的清华和北大,分别将头像换成了魔法少女小圆里的晓美焰和鹿目圆,其画风的高度一致说是情侣头像似乎也不甚为过。
接着,古早的二次元开始进化为泛二次元,开始面向更多类型群体的角色——比如浙江大学,就请来了游戏《蔚蓝档案》的看板娘优香,让自家校徽承受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而湖南大学和中南大学则召唤出此前在novelai吧乱杀AI跑图的“猫和老鼠队”,试图再现当年猫鼠队的辉煌……
而这些头像的更换,也不算是一次简单的图片迭代。如果要做个比喻的话,它就像一处战壕的旗帜从一方变成了另一方,那这战壕之中的一些人员自然也要有所变动。
与这头像更换相对应的,是贴吧内生态的变化。
各大高校贴吧内原本关于校内生活事务那些正经但略显死气的讨论,如今已经变成了抽象集中且混淆的大舞台。除了带有一些学校特色的讨论之外,所有学校似乎一夜之间就被“孙笑川吧”“复制粘贴吧”等抽象系贴吧所占领了。
一套水贴的模板,能传播数十个高校贴吧。在短短一天中,你能在看见四十次学校之间的联姻邀请、七十次“花一百万参观大学值不值”的讨论以及一百二十次“变男娘-亮学风”的校园男娘展活动通知。
我并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大学的贴吧里会高频率出现“男娘”与相关的活动字眼,可能玩贴吧的男同居多(?)。
单个校园贴吧的热度,可能远不如孙吧等当红互联网贴吧,可当聚集在一起时,他们呈现出难以言说的力量,今天你可以是北京大学驻二三本的外派人员,明天你可以顶着北方的ip跑到复旦大学一边自嘲带专一边找乐子。这一切都宛如抽象世界的“日不落帝国”。
就这样,各大贴吧的头像开始延伸出无穷多的花样。这些校徽就像是顶流游戏中的人(涩)气角色,成为了大众创作的宠儿。从东方到古早二次元,再到泛二次元和抽象文化,一个学校的校徽总会浮现千百种花样设计,为校内外人所见得。
——直到某天,他们才发现,原来厦门大学的狠活已经早早终结了比赛。
因为,厦大的贴吧头像,是丁真。
为了安全起见我们还是给这位打个码吧
知识学爆!
被分解的文化符号对于单个学校的贴吧来说,这种“更改校徽”更像是一种灵光乍现与整活需求的交相辉映,他们几乎不会想那些乱七八糟的深层意义;而即使是一小群学校贴吧开始这样做,我们也可以将其定义为亚文化之内的小规模狂欢。
——可当所各所大学乃至中学都纷纷兴起,去试图更改自家的校徽之时,这种行为就会具有更多可被解读的含义。
因为这些魔改校徽的行为,本质上构成了一种解构行为——对各大高校那原本严肃文化符号的解构行为。
你可能还记得,之前天津大学招生办的一次整活。
他们以《原神》中的角色可莉为引,将其融入本校的招生宣传视频之中,其后现代行为,让一群人满脸疑惑地扣出了问号。
这种看起来与正常逻辑和固有印象不符的行为,我们一般会赋予“抽象”二字——而这种抽象的本源,便是对固有印象的解构。
这些抽象行为的直接原因,在于话语权归属的转移。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更多大学生能被“看见”、贴吧等非官方正式社群的话语权都开始掌握在年轻的大学生手中;而学校对外的官号也被很多年轻人运营着——而他们恰恰又是当今互联网上最活跃的群体之一,所以他们无可避免地为互联网沾染、为各种乱七八糟的文化所沾染。
无论是校徽魔改,还是上面这些整活,它们都像是一个缩影。其代表的意义在于,在一定程度上分解学校曾经那“正式”“严肃”的形象,转而更加向着互联网的土壤靠拢。
——而校徽,恰好很适合当一个被解构的对象。
一所学校的非物质文化符号,至少会有校徽与校训两个。可校训总是抽象的,它又没有logo,单拎出来一个也没人关心它出自哪里;只有那有着直观的形象且设计独一无二的校徽,才能更好高度代表一所高校的存在,才能更好地被整活。
这些新时代的“校徽”能提供一个直观的乐子,也能带给你新鲜的感觉。
原本的校徽大都严肃且凝练,它们包含着历史的沧桑,也有着更多的象征意义。就像鲁迅先生设计的北大校徽,便兼具了“以人为本”“民族脊梁”“青出于蓝”等较为正统且严肃的解读。
而当这些校徽被解构为二次元角色时,原有的历史涵义就被分解了,它更现代化,娱乐性上升,严肃性则无限下降——所以,围绕这些“校徽异变”的争议,也一定不会断绝。
你很难界定这种解构行为的好与坏,将它归类为普通的一种二创、赞赏新时代大学生的活力也好;上纲上线的批判其行为,说校徽不适合被这样二创也好,两者似乎都有说的过去的理由。而局外人对于东方痴人和泛二次元人们这一行为的嘲笑与争论,也不会停止——是为“异变”。
当然,上面这段不要当真,发言这位是贴吧的知名反串人,是“贴吧脑缠排行榜”中排名T0的存在
而你我都知道,我们之所以称其为所谓“异变”,是意味着它终有恢复正常的一天。
这场“异变”的最终结果会如何,学校官方是否会出手制止这一行为,我们无法确定,它总会因学校而异。我唯一能确定的是,这一定不会是互联网对高校文化符号解构的终点。
图为同济大学的“济兵证”,其原型为showmaker吧的“秀兵证”
这场整活之所以叫“东方异变”,只因为最开始的媒介恰好是东方而已。校徽中的角色可以是东方,也可以是原神王者方舟或FGO……校徽上是什么角色、二不二次元都没有那么重要——
唯一重要的是,这些角色,被放在了校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