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中职生在幼年时期因父母外出打工被迫与父母分离,无法与父母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一方面,他们的需要、情感无法得到及时反馈,与父母之间因为隔膜和陌生产生阻抗;另一方面,爷爷奶奶的溺爱使他们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心理和无拘无束,纵容自己,易怒易暴、行为偏激的偏差行为。内心的封闭、自私的个性、易怒的情绪和行为使他们出现性格上的缺陷和心理和行为上的障碍。下面是一个典型的中职生行为障碍的案例,在积极引导、行为纠正过程中,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方法。
一、学校表现情况
马超,男,16岁,2016年9月就读我校机械专业,聪明、学习不认真、上课的时候不遵守教学课堂秩序,对批评过他的老师采取极端的抵触情绪,甚至厌学。因此,老师们对该生束手无策。
二、家庭背景调查
经调查,我了解到,马超的父母在外务工,马超一直由奶奶照顾,由于老人对孩子的过分疼爱,生活琐事全部包办,马超在家以自我为中心,霸道任性,爱发脾气,心浮气躁,沉不下心来学习,喜欢到处乱跑。因为与父母交流过少,缺少父爱和母爱,对父母冷淡,情绪激动时会恶语相撞。
三、案例分析
我初步判断,马超的行为问题主要包括自私,不良习惯、多动依赖、品德行为等。马超缺少与父母间的情感交流,奶奶对其娇生惯养,形成了他以自我为中心,有求必应,自制力差的个性。马超虽物质条件优越,但内心孤独、空虚,形成了乱花钱,厌学等不良行为,逐渐发展成为问题学生。
四、咨询方案的制定和个案处理
辅导前,针对马超的不良行为和隔代抚养现象,我认真分析其因,决定从他的家庭教育环境入手,对其进行充分的心理沟通、交流与指导,采取措施如下:
(一)真诚接纳,用同理心去倾听
(二)交往辅导,用典型事例树立自信
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犯错的过程,犯错误不可怕,只要及时觉察总结,勇于承认改正错误,心灵才能成长。在与他谈心的过程中,我不断暗示给马超这样的思想,引导他理性地看待自己的错误。我与他真诚交流并肯定激励,及时了解他的想法,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我有意与他聊到师哥师姐的成功案例,用计算机行业的榜样人物如何刻苦研究、忘我工作、一举成名的经历点亮他的希望之灯;用以往学习成绩并不理想,但经过努力最终成为世界名人的故事燃起憧憬未来之火。“用沟通滋养心灵,让真爱完善人格”,使他懂得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充满信心,努力奋斗,就能实现目标,成为一个健康向上的具有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学生。
(三)技术辅助,用空椅子技术疏通心理
根据他形成以自我为中心,无法去体谅、理解、宽容父母的根源问题,我运用与他人对话式的空椅子技术,让马超设身处地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领悟到父母的良苦用心,找到自己抵抗父母的原因。在操作过程中,我摆放两把椅子在他面前,他坐到一张椅子上面,扮演自己,对父母讲述内心的孤独、空虚和想得到父母的爱但是得到的只是批评和指责的痛苦,以及自己平时的不良行为和面对父母、老师、同学指责的感受;然后坐在其它椅子上时,扮演父母,从父母的角度说出内心想对儿子说的话,如此形式展开对话,三番交流,他终于理解了父母为了他有外面艰苦的环境里打工的目的,当父母无私的爱完全表露出来的时候,他掩面哭泣,向父母承认错误,达到了消除他的对抗、逆反心理的效果。
(四)家校结合,用缺失的爱点亮学生的天空
有位专家说过:“一个孩子的问题100%是父母的问题”。父母的言传身教,家长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均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家校配合是改善孩子健康心态的最根本的途径之一。因为马超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父母对其有着较强的恨铁不成钢的心态。面对儿子表现不好或成绩不理想时,父母对他只有责骂、惩罚,使他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甚至对父母是一种仇视。而奶奶的过分溺爱又造成了一种严重的心理不平衡。我以同理心帮他宣泄情绪,引导他理解奶奶及父母对他的爱是真心的,只是表达方式不当。让他明白父母的苦心,从而感受父母的爱。
一是从思想上建立亲子关系。同时,我通过有效沟通与孩子父母建立关系,向他们传授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和亲子教育的方法和技巧,让他的父母接纳孩子,做到理解信任、及时肯定、支持和鼓励孩子。我首先与其奶奶沟通,让她明白一味的溺爱只会害了孩子;然后与其父母交流,让他们懂得只有接纳孩子的行为,有效地把爱传递给孩子,才能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二是从行为上接纳自己的孩子。心理上的障碍扫除了,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建立规则意识,我让马超自己订立一个与家长沟通的生活计划,如:为奶奶分担一些家务、给邻居及同学、朋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然后,让奶奶和父母对马超在学校或家里表现好的地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形成积极的心态,为后一步彻底打破他固有的的心理状态奠定基础。
(五)爱与感恩,持续激励促其改变
生命来自父母,成长来自关爱,一生的成就来自感恩。爱与感恩是一个人成长动力的源泉。有一次,我曾问过他想对我说声谢谢吗,后来他每次见到我,都会主动表达感谢,因为,我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唤起他的感恩心。他奶奶打电话对我讲,他在家里主动的给奶奶洗脚,洗衣服,与奶奶抢着做家务,不再乱发脾气,也不乱花钱,也不乱跑,喜欢上了学习,孩子的进步非常大。
(六)激励赏识,转变厌学和抵触心理
有心理学家研究结果表明:发现一个孩子的长处并不难,关键在于能否及时、恰当地给予激励和促进,而激励与促进的关键在于赏识。我与班主任杜胜祥老师作了专门的探讨,并把我们的方案告诉了执教该班的所有老师:无论上下课都用鼓励,赞许的语言表扬他的点滴进步。一周后,马超的厌学与抵触心理有了极大的转变,不仅自己进步了,而且也热心帮助同学,在班级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和人际关系氛围。
五、咨询效果评估和案例反思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往往会影响他的品质、性格乃至一生。面对青春期的中职生,我们不仅要引导他们学好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通过马超心理引导案例,说明教师以一颗真诚博大的爱心持续关注他们,才能重新唤起学生的自信,让孩子学会自尊,让他们的自我价值感极大的增强,才能使他们走出不良习惯的束缚,从而产生成长的内在动力,实现自我成长,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生活。
【参考文献】【1】钟友彬.中国心理分析.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2
【2】杨小薇.教育研究方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 王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