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掀涨停潮 AI又行了?#
三次IPO折戟后,人工智能企业第四范式$第四范式$终于在第四次递表港交所后通过聆讯,并于9月28日正式挂牌。
IPO前最后一轮融资时,第四范式的估值约为30亿美元。挂牌当日,开盘涨13.5%,报63.1港元,截至发稿,最新股价58.5港元,总市值达271.5亿港元。
第四范式是2021年12月30日商汤$商汤-W$挂牌后,近两年来第一家登陆港交所的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考虑到今年大模型掀起人工智能2.0革命的背景之下,第四范式又是港股市场中较少见的AI股,具有一定稀缺性的第四范式引起了不少投资者的注意。
此前截至9月20日,第四范式孖展超购7倍,孖展金额7.7亿。
作为第二家登陆港交所的AI股,不少人将第四范式与商汤做比较。同属于九年前成立的上一代AI新贵,两家分别是决策类人工智能和视觉人工智能的龙头,但也同样在如今的大模型时代遇到挑战。
二级市场上,商汤上市以来距发行价已跌近70%,上市首日市值逼近1400亿港元,如今只剩不足500亿港元。有商汤在先,第四范式的上市前景也变得复杂起来。
01.曾经的资本宠儿
为了第四次IPO能够顺利通过,第四范式显然做出了不少努力。
5月8日,港交所曾披露,第四范式修订了公司整体协调人名单,除4月24日公布的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外,进一步委任建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招商证券有限公司及招银国际融资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为其整体协调人。
增加整体协调人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发行按照计划完成。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指出,整体协调人在港股上市过程中发挥着路演、询价、定价以及承销协调的整体性作用,新增三家整体协调人,对公司上市而言可以增加股票的整体销售能力,并增强协调人之间的竞争性,促进发行计划的完成。
此外,第四范式此次IPO发售股份占比全部股份的4%,募资约10亿元,新华资本、中关村科学城、澜起科技三家基石投资者认购了约7.6亿港元,占比达70%。
柏文喜告诉36氪,因为基石投资者的投资行为通常比较长期和稳定,基石投资高占比,可增加市场的稳定性和流动性。同时,也会很大程度压缩上市前期的流通比例。
从第四范式的融资历程来看,其在一级市场称得上畅通无阻。从2015年开始,第四范式每年均获得至少一轮融资,即使是在2019年的人工智能寒冬时期,公司也强势获得两轮融资。
招股书显示,第四范式此前共完成11轮融资,累计融资额约为70亿元,公司估值从2667万美元增长到29.52亿美元,五年内增长高达108倍。
其中最受市场关注的,是第四范式背后的投资名单首次同时囊括了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五大国有行。
业务模式上,第四范式将自己定义为“以平台为中心的决策类人工智能提供商”。招股书显示,截至2022年,决策类人工智能赛道中,第四范式以29亿元营收市场份额居于首位。
如果按照人工智能具体应用场景分类,人工智能市场大体可分为四类:决策类、视觉类、语音语义类,和AI机器人类。而这四大类的市场规模占比大致为,视觉类AI 42.9%、决策类AI 23.6%、语音语义AI 17.5%、机器人16%。
也就是说,第四范式为第二大人工智能赛道的龙头企业。赛道天花板是否会成为企业发展的限制,在大模型竞争中会有进一步的答案,也将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02.定制之惑
第四范式的业务板块,主要分为先知平台及产品、应用开发及其他服务两大板块,前者是第四范式主推的AI产品,后者是面向企业的AI解决方案的定制服务。
招股书数据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2020年至2022年三年间,定制业务营收逐步超过了先知平台业务。先知平台营收占比从65.7%掉至48.4%,而定制业务从34.3%,升至51.6%,成为公司第一大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