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深圳市天图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图投资”)登陆港交所,显示私募股权基金扩充资本有了新途径。
9月28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网站发布《私募投资基金备案指引第2号——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明确,除创业投资基金之外的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的公司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后,基金可以通过公开发行或公开交易增持上市公司股票。
业内人士称,一方面,在公开市场募资或将为创新机构们带来壮大实力的新渠道,几年来本土创投机构受困于资金不足的问题有望得到一定改善;另一方面,放开了股权私募机构通过二级市场买入北交所股票的路径,有效增强了市场买方力量。但业内人士也表示,当前主要股权私募机构上市主要靠国资接手的情况仍需进一步改善,只有进一步获得市场认可,股权私募机构的募资投资困境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VC/PE寻觅上市路径
2023年上半年A股IPO市场分析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A股完成IPO上市的企业有173家,总募资金额达2000余亿元。作为这些上市企业的背后推手,众多VC/PE机构也表现出强烈的上市欲望。10月6日,天图投资在港股上市。该公司于2015年11月挂牌新三板,此次成功上市,天图投资成为港股市场首个上市的风险投资公司,也是首家“新三板+港股”两地挂牌创投机构。
毕马威最新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共有27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获得不同轮次的投资,较去年同期下降25%。其中,半导体芯片、高端制造、机械设备数量最多。上半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获得PE/VC投资5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6%,部分新材料、储能、半导体等细分赛道企业获得大额融资。
此外,从行业来看,2023年上半年投资金额前十的行业占PE/VC投资市场比重趋于稳定,占比91%。投资规模位居前五的是制造业、IT及信息化产业、能源及矿业、医疗健康、金融,分别占比17%、16%、15%、12%、9%。从细分领域看,高端制造业获得PE/VC投资33亿美元,位居制造业细分领域第一,半导体和电池储能技术获得PE/VC机构的投资金额大幅度领先于同行业其它赛道。
上市融资不具普遍性
深圳某股权私募负责人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天图投资上市对于一级市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从天图投资的发行来看,目前还是以国有资本认购为主,资本市场对于此类型公司的认可度较低,估值也较低。
就当前募资投资渠道现状,上述人士称,从募资端来看,我国的长线资金较少,民营资本逐渐退出市场,目前以国有资本为主,国有资本对返投要求较高,这样就导致GP的投资策略偏区域化,加大了普通合伙人的投资难度。从投资端来看,当前市场竞争十分激烈,项目估值水涨船高,压缩了GP的盈利空间。
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表示,在二级市场走势疲软的情况下,退出的难度加大,股权私募基金在场外融资难度也在加大,通过上市融资也就成为股权私募壮大实力的一种可选方式。但是股权私募机构上市并不具有普遍性,目前在沪深两市上市较难,即使在香港上市,融资规模也较为有限。
增加流动性是关键
尽管募资端与投资端的“双重利好”显现,但“活水”源头的流动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股权私募一方面可以促进产业发展,另外一方面为有限合伙人(LP)的资产带来增值,增加流动性,同时通过税负的降低来增加LP收益。”上述某股权私募负责人表示,“最新出炉的一些措施对于创投机构的流动性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后续为长线资金进入一级市场做好了准备。”
吴照银称,中基协的规定有助于增强北交所股票的流动性,也有利于股权私募基金的退出。相信随着北交所的交易规模逐渐扩大,股权私募机构也能通过北交所的退出机制改善融资状况,从而得到良性的发展。
此外,吴照银表示,利好措施有利于私募股权基金的融资,从而打通目前私募股权资本的融资瓶颈。但这也只是对微观个体的融资有利,要想私募股权市场的融资难问题从整体上得到改善甚至解决,还要依赖于资本市场的活跃度进一步提升。